
日常生活中,鼻子有時會產生瘙癢、噴嚏之類的反應,很多人會揉揉鼻子或摳鼻子來起到止癢效果,也有一部分人,總是控制不住的挖鼻孔,就算沒有鼻屎的存在,無聊閑暇的時候也想摳一摳,覺得這樣才舒服。
但是,鼻孔不是你想挖,想挖就能挖,小心有大隱患!挖鼻孔也不是個好習慣。那應該如何科學清理鼻子呢?快一起來看!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說“鼻屎”是怎么來的。
鼻屎其實是鼻腔分泌物。我們的鼻腔里布滿了粘液腺,會不斷地分泌粘液,這些分泌物的出現,主要是為了保證吸入的干燥空氣變濕潤,不會刺激到呼吸道,同時擋住外來的灰塵和病菌。隨著我們的呼吸,粘液中的水分就會被蒸發,再加上灰塵的混入,“鼻屎”就形成了。
但在挖鼻孔的時候,指甲是很容易損傷鼻粘膜的。而粘膜下就是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如果傷的層次稍深,鼻血可就要流出來了。
除了流鼻血,經常挖鼻孔還容易導致鼻腔敏感,更容易感染病菌,出現打噴嚏、過敏等癥狀。特別是手上沾有細菌時,感染幾率更高。比如: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鼻結核就很常見;肺炎鏈球菌也可能通過鼻孔進入呼吸道而引發肺炎。
另外,經常挖鼻孔的人,鼻毛會變少變稀,人體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就會被破壞,很容易導致感冒和流感發生,如果鼻腔內反復出現破損面和潰瘍,還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風險。
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潔能力。
清理鼻涕和鼻屎時,可以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對于有鼻炎或者鼻塞的患者,洗鼻器沖洗也是值得考慮的方案。
如果鼻腔里有硬物,可以用柔軟的清潔棉簽蘸上一點干凈的水或者淡鹽水,滾動清潔。
一旦出現鼻部不適癥狀、或反復流鼻血、或回涕帶血,要及早到專業耳鼻喉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耽誤病情。
其實不然,流鼻血仰頭只會讓鼻腔內已經流出的血液向后流到咽喉部,無法達到直接止血效果。相反的,鼻血經過咽喉部,當流入消化道時會產生惡心嗆咳,刺激消化液反流,使人體產生不適,鼻部短時間出血量大時,還容易吸嗆入氣管、支氣管,出現阻塞呼吸道的風險。
流鼻血后,正確的做法是微微的低頭,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翼,等待大約2-5分鐘,就可以止住了,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冷敷鼻根。
挖鼻孔這一動作,在物理上是不會導致鼻孔變大的,但是如果鼻前庭反復發炎,導致組織增生,就可能會改變鼻部的形態。
雖然挖鼻屎那一瞬間的感覺確實很爽,但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不要亂摳鼻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