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認為挺開放、和上初中的女兒關系也挺好的母親,發(fā)現(xiàn)女兒的朋友圈屏蔽了自己,感覺大受打擊,便寫信問詢。在這封信里,我看到了一位母親的沮喪。本來,你一直認為自己和孩子是交心的朋友,沒想到,在孩子那里你卻是被屏蔽的對象——人家每天發(fā)10條朋友圈,可1條都沒想過讓你去看一看。
這種落差,確實一時半會兒讓人受不了。這個落差里,既有你對自己是否是個好媽媽的懷疑,也有面對青春期孩子不再與你親密無間心有不甘。
此外,是不是也有一份高興?孩子在生活中可以和你談天說地,在網(wǎng)絡中也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她對于在什么地方該說什么話,和誰該說什么,和誰不該說什么,很有想法和決斷啊。
再說屏蔽父母也算是朋友圈的文化之一,孩子是懂行情的。再完美的父母,孩子也希望保持一定的邊界,畢竟少年人的勃勃生機就是向外的。何況也沒有那么完美的父母,對吧?
有些父母會擔心,被孩子屏蔽,就很難了解孩子,遇到困難也不能及時提供庇護。這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們也知道,了解一個人,不可能只靠朋友圈。真正的關系是內心情感的流動,是平時在一起的相互支持和認可,讓孩子清楚地知道,遇到事情時你始終是她的靠山。
面對正在長大的孩子,我們有時候只能故作大方,吞下這些距離。
(據(jù)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