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竑
2021 年第24 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深刻闡明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戰略部署和重大舉措,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闡述了黨中央對于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肯定人才對于黨執政興國的重要作用,始終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來看待人才問題,始終強調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
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才的重要地位提高到戰略高度,始終將人才資源視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就是重視人在生產力結構中所具有的決定性意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和嫻熟運用。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標方向。在2020 年9 月12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四個面向”的人才工作目標方向,為我們培養和使用人才指明了重點和方向。堅持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點任務。必須全方位培養好、使用好人才,運用科學的培養人才方法,確保正確的用人導向是促進人才工作順利發展、人才隊伍科學合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戰略重點。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須破除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改革體制機制的方法來釋放我國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把人才從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不斷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努力吸引全世界各方面人才融入中國的發展建設之中,這體現了我們黨在堅定不移推進民族復興大業中宏闊的人才視野和戰略眼光。堅持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會條件。改革開放以來,從提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到提出“尊重創造、尊重創新”,從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四個尊重”到如今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我們黨的人才工作思路和人才政策一以貫之的是對人才的熱切渴求以及尊重、關愛人才的博大胸懷。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領和思想保證。不斷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是堅持人才工作的價值引領,實現人才素質不斷提升和人才梯隊健康發展的重要思想保證。這“八個堅持”,極大深化了我們黨對我國人才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以高度的歷史自信和歷史智慧深刻回答了我國能夠抓住難得歷史機遇、應對嚴峻挑戰的各項有利條件:第一,我國現在正處于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創新最活躍的時期,準確把握了歷史方位;第二,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這兩個方面的政治優勢,是確保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第三,我國在基礎條件方面還具有三個有利條件,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現重大突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應用研究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擘畫了實現目標的“三步走”路線圖,對2025年、2030年、2035年三個時間節點需要完成的階段性任務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仍然存在‘破’得不夠、‘立’得也不夠的問題?!币髨猿謫栴}導向,重點解決多年困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首先,當務之急是要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做到真授權,而且授權要到位,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其次,要積極為人才松綁,轉變傳統觀念,從重管理轉變為重服務、重支持、重激勵,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規律,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最后,完善人才評價體系,解決人才評價體系不合理問題,抵制不良風氣,注重原創導向、需求導向、市場導向,推進院士制度改革。
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把建設戰略人才力量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笔紫?,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是戰略人才力量中的“關鍵少數”,要堅持實踐標準和長遠眼光,善于在科技創新主戰場中發現和培養戰略科學家。其次,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建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特殊調配機制,圍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組織協同攻關,優化領軍人才發現機制和項目團隊遴選機制。再次,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全鏈條培養制度。最后,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體系,為我國成為制造業強國提供人才保障。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要錨定2035 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遠景目標,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首先,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當今世界人才的競爭首先是人才培養的競爭,中國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要全方位培養人才,滿足龐大的人才需求,形成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既要聚焦解決基礎研究人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問題,也要培養造就一批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國問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人才。其次,加大人才對外開放力度,把握自主與開放的辯證統一關系,既要堅持以我為主,自成體系,也要堅持全球視野,打造世界一流水平,使人才培養渠道實現多元化、立體化。最后,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既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又要創新機制、搭建平臺激勵人才,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