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學娜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 世紀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歷經百年黨史被證明了的實踐經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動了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有其理論、歷史和實踐邏輯。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當它播撒到正值黑暗與苦難的中華大地,照亮了這個古老民族的理想之路。中國為什么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百年黨史給出了回答。這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源于中國革命的需要,源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源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連相通,在精神理想層面能夠相互契合。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人們所追求的最終社會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中國人自古就追求的美好社會愿望。當然,有所不同的是,古人所指的大同世界只是中華民族的美好社會理想,而共產主義是經過馬克思科學論證的社會發展必然結果。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引下,經過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奮斗,在建黨百年時刻,我們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中華民族的千年夙愿,而今正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身蘊含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邏輯必然。當馬克思主義播撒到中華大地,其基本原理被中國早期的革命先知所接受,這首先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面對的文化范式,也成為衡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程度的一個尺度和標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實踐論》《矛盾論》,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光輝著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結果,也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也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先進理論指引。只有打通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文化之源,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是活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教條化的、本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中華文明歷經幾千年卻未曾中斷,其頑強生命力在于其能夠自我革新、不斷求變,以開放圓融實現吐故納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液中,流淌著自我革新、應時而變的文化因子?!兑捉洝分耙住睘樽兓?,由其衍生的“變通”“革故鼎新”“自強不息”“與時偕行”等精神遺產,折射出在中華文明的源頭,就已經種下了革新的文化基因和種子。文化革新也需要在與外來文明的碰撞中實現流變?!昂秃?、有容、共生”是中華文化獨特的精神特質,這鑄就了中華文明的開放性和世界性。由此文化特質推動,中華文明能夠不斷吸收不同文明,演進發展。由此文化特質決定,中華文明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是流動的而不是僵化的。從西漢開始,儒家學說由一家之言上升為國家意志,但并未就此裹足不前,而是不斷與法道相融合??v觀中華文明史、中華文化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文明不斷吸收外來文明,中華文化不斷吸收外來文化,不斷實現自我革新、演進,在吐故納新中不斷發展的歷史。自我革新、求變發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固有屬性,當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碰撞,吸收其科學的理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邏輯。
1840 年鴉片戰爭之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化蒙塵。面對新的世界變局,新的文化范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唯有進行現代轉型,才能實現新生。當神秘的東方古國,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多種文化涌入,美式的、英式的、俄式的、日式的等等,文化多元,交織錯亂。這如同中國革命在救亡探索中面臨多種主義的選擇一樣,中華傳統文化往哪里去?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不僅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也照亮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之路。中國共產黨擎起馬克思主義大旗,也意味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啟了創新性發展之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提供了正確方向。當然,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中,如何實現現代轉型,開出現代文明之花,還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指明了具體路徑。創造性轉化,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適應性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典型的農耕文明,是適應傳統社會生產力模式和社會需求而生發出來的一種文明形態,其精神主旨是服務于封建統治集團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釋文化發展規律,把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人民屬性、社會屬性釋放出來,使一個為封建統治集團服務的文化,創造性地轉化成為人民、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新文化,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之中。創新性發展,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性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所形成的文明形態,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所蘊含的方法論,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與當代中國實際和世界發展需求的結合中,綻放現代文明之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世界發展作出新的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