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靜超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當前,我國糧食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但糧食供需形勢仍處于緊平衡狀態,供求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化為結構性矛盾。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永恒的課題,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進入新發展階段,黑龍江省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應在確保糧食供給總量充裕基礎上,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通過實施取消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雙軌制”價格等多項改革措施,在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 年,我國對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制度,伴隨著后期玉米、大豆臨時收儲政策等調控手段的實施,在保障國家糧食充足供應、穩定農民種糧收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當前,我國糧食連年高產穩產,且庫存充裕。2021 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超過750億公斤,連續11年位列全國第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我國糧食市場曾一度出現產量、庫存量、進口量“三量齊增”現象,庫存高企但優質糧供應不足,國內外價格倒掛,糧食銷售困難。
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糧食購銷的市場化改革是核心與重點。《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強化糧食市場化購銷,發揮國有糧食企業收儲主渠道作用”。根據經濟學原理,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構成市場經濟的三個基本要件,糧食購銷的市場化其本質在于回歸糧食價格的供求決定本源,通過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市場在糧食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方面,糧食購銷市場化有利于對糧食生產經營形成倒逼機制,促進糧食產業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受國際糧價和國內高庫存影響,國內糧價短期內的下調趨勢將有助于激活下游加工產業,促進糧食加工業的發展。除此之外,糧食購銷市場化也有助于降低政府支出,緩解政府收購壓力和財政負擔。
《決定》指出,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農業強省為目標,深入實施現代農業“十二項工程”。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新突破,黑龍江省要在深化農業改革中走在前列,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基礎上,以糧食購銷市場化為契機,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龍江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在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上,穩步推進糧食購銷市場化。以“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分類施策、訂單收購”為導向,推進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的漸進式改革。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稻谷、小麥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品種,宜審慎推進市場化購銷,以避免因全面放開市場而產生次生風險。當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要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避免因過度去庫存帶來糧食價格劇烈波動而損害農民利益。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政策空間,在不違背國際農業規則前提下,逐步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健全“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機制,加快倉儲物流智能化改造升級,推動倉儲、物流、加工等糧食流通各環節有機銜接,培育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促進糧食領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為依托,實現糧食安全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同步推進。糧食生產若片面追求產量,將會在保障糧食總量供應的同時付出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同時,農業面源污染、黑土地質量退化將令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受到影響。因此,必須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促進糧食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針對區域性、階段性出現的“賣糧難”問題,應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促進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打好非轉基因、綠色、有機“三張牌”,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和標準化生產,強化品牌營銷,引導消費升級,確保更多百姓吃上放心糧和優質糧。
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糧食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決定》明確了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升級工程”,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提出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150 家,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集群規模突破萬億元。黑龍江省糧食產業“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居多,糧食精深加工規模小,但發展潛力大。黑龍江省發展糧食精深加工具有得天獨厚的原料優勢、地域優勢和成本優勢,對于延拓產業鏈、推動農業結構升級和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發揮國有糧食企業收儲主渠道作用,鼓勵多元糧食經營主體共同發展。完善國有糧食企業儲備調節和應急管理的核心職能,有效發揮穩市場、保供應和保安全的重要載體作用。深化黑龍江省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健全糧食收儲管理體制機制,增強市場適應性,提升影響力和控制力。引導和鼓勵糧食加工企業、飼料生產企業和個體糧商等多元糧食經營主體入市收購,通過引入競爭機制,發展壯大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糧商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推動糧食產業國際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