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 張海軍 孫愛功 劉嘉嘉
“供電公司通過對農場電網的改造升級,將電力線路覆蓋所有道路,為農場安裝太陽能路燈提供了電力保障,為農戶、企業實施電氣化農業和電動車提供了動力支持,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也帶活了美麗鄉村發展和綠色低碳發展。”2022年3月29日,江蘇沭陽縣青伊湖鎮人大主席左建對沭陽縣供電公司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工作人員劉嘉嘉說道。
青伊湖農場始建于1948年10月,原隸屬于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11月經江蘇省政府批準歸沭陽縣屬地管理,現改制為沭陽國有農業企業。2020年3月以前,該農場的電力線路一直由農場自有供電站運維,用電設備老舊嚴重、戶均容量不足、供電半徑長、低電壓、頻繁跳閘等嚴重制約著農場經濟發展。
2020年3月8日至12月30日,沭陽縣供電公司全面完成農場電網升級改造工作。9個月內改造10 k V架空線路18 km,新增及增容變壓器53臺,400 kV線路32.82 km,接戶線52.18 km,低壓用戶2660戶,企業用戶30戶,累計投資2741.36萬元,全面消除了以往用電存在的“卡脖子”現象,充足的電力極大滿足了農場經濟發展和客戶用電需求。
電力充足了,生產的動能也要加碼。既要水美山清的“青山”,又要鄉村振興的“金山”,農場企業在電氣化生產上,找到了轉型之路。
“在電網改造期間,我們持續跟進調研農場用能情況,大力宣傳電氣化大棚、電烘干、電制氧等農業電氣化應用場景,讓企業‘電改’和‘改電’無縫銜接。”沭陽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劉建說。
江蘇歡騰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騰云飛一直對電氣化農業很有興趣,聽了工作人員介紹,得知電氣化農業的高效、節能、環保、安全等優點,他立即決定將企業的生產線進行電氣化改造。
“現在電網已升級,用電容量再也不用愁了,非常感謝供電公司,我們正在建設電氣化大棚作為水稻育種試驗田,在動工前供電公司便將線路延伸至農田處,為我們解決了沒有電源的困難,不僅節省了投資成本,而且建成即可投產。”談起電網升級改造帶來的用電便捷,騰云飛充滿感激,我們還將種子加工改造為全電成套設備實現自動化生產線,在原來熱泵烘干機基礎上,增加了電動提升機和輸送機,烘干效率提升了3倍。
除了歡騰農業,青伊湖農場目前有0.02 km2水產養殖場已全部實施電氣化養殖,增加了16臺電動增氧機和5臺魚塘投飼機,有效改善了水質條件,提高魚苗成活率、攝食強度和放養密度,使畝產大幅度提高。
“以往,我們農場里的加工廠是柴油機帶動的,鍋爐是燒油的,污染空氣不說,錢花得也不少。現在可好了,電氣化烘干、電氣化養殖、太陽能路燈、小型電動車、無人機噴灑農藥等等,全都由電替而代之,空氣得到了凈化,電能生產動力更足,效率更高,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了。”農場農戶劉二匡深有感觸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