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敏 張鼎成
(大慶油田質量安全環保監督評價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某油田在頁巖油開發地面建設中大力推廣“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橇裝設備的應用不斷擴大,其種類越來越多,使用數量不斷上升。橇裝設備的整體預制和安裝對提高油田建設工程施工效率、保障油田生產安全平穩有效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橇裝設備設計、制造、安裝、驗收等各環節工作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頁巖油建設項目中《橇裝設備質量監督工作導則》的應用情況、取得成效以及對導則的修訂建議。
某油田頁巖油建設工程涉及各類橇裝設備42臺套,主要是工廠集中制作,現場整體安裝,工廠化、模塊化特點突出,存在著發生設計、制造環節質量保證體系和標準不統一,現場安裝工作界面不清等問題,是橇裝設備質量監督導則推廣應用的合適對象。
按照導則,重點對設計文件中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核查標準采用是否準確,有無采用廢止標準或誤用標準的情況,內容是否違反了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監督檢查情況:部分橇裝圖紙設計文件中未明確機泵、容器等動、靜設備安裝執行的標準及驗收規范,導致一臺臥式設備的生產制造過程中,生產廠家未在該設備的滑動端涂抹油脂進行潤滑,違反了國標中的相關要求[2],經廠家與設計單位溝通,設計單位采用聚乙烯四氟板代替潤滑油放置于滑動端,解決該問題。
按照導則,重點對企業資質、使用材料、焊接及無損檢測[3]以及系統試壓進行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情況:部分橇內管線焊縫外觀成型不合格,存在余高超標、表面砂眼等問題;
部分橇內工藝管道存在采用冷煨彎管代替彎頭、管道支架安裝方式不規范等違反設計文件要求的問題;少數焊縫底片存在圓形缺陷超標情況。
通過檢查發現管道安裝、焊接類的質量通病仍未杜絕,但此類問題通過監督部門的指出以及責任單位的整改,都得到了有效的閉合,尤其是在無損檢測抽檢方面,合計抽檢了15臺套橇裝設備的35道焊縫,底片的一次合格率為97.1%,與2020年工程質量大檢查期間橇裝產品射線檢測抽檢合格率相對比,焊接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按照導則,重點對橇裝設備參建單位現場安裝中的安裝界面劃分情況進行檢查,同時檢查安裝界面接口責任實施情況,主要是與安裝界面有關的地基基礎、工藝及設備、電氣等接口部位是否按照劃分的責任實施,實施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監督檢查情況:與往年相比,在安裝界面的劃分上,參建各方責任更為清晰,建設單位為生產廠家與現場施工單位明確了安裝界面,同時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中也明確的指明了施工界面,未發現有類似往年的橇裝設備防雷接地安裝未明確施工責任主體,以及預制基礎與現澆基礎責任界面不清導致橇裝設備本體與基礎間懸空,單個基礎受力情況與設計工況不符的質量通病。
按照導則,重點對橇裝設備壓力試驗、聯合試運轉情況及質量控制資料進行了檢查。
監督檢查情況:施工單位試壓方案編制詳細,試壓工藝流程正確。
本部分未在導則中體現,但在現場監督過程中發現,該項目涉及13臺套橇裝設備屬于《產品駐廠監造目錄》[4]中的監造類設備,在項目監督交底階段,按照質量監督規范,項目監督部在監督計劃中設置了設備監造的行為質監點,有效提示了各方參建責任主體,避免了由于建設單位經驗不足,未進行委托監造的質量問題。
通過在該項目中“導則”的應用,實現對頁巖油開發項目中橇裝設備的質量監督進行前移,打破以往只限于進場驗收抽檢和現場安裝質量監督的界限,做到了橇裝設備的全過程進行質量監督,切實提高地面工程橇裝設備的安裝速率和安裝質量,提升建設單位對橇裝設備的使用滿意度,實現全過程質監點覆蓋率和到位率100%目標,保證橇裝設備監督工作質量,并形成質量監督的閉環管理。
建議設計單位針對橇內安裝的動、靜設備的安裝及驗收規范進行明確,可以根據現行的國家和行業標準進行采標,同時也可以采納生產廠家的企業標準對該部分施工工序的質量標準進行優化;強化對工廠化制作過程質量監管,特別是對影響橇裝設備本質安全的材料檢驗、焊接無損檢測等環節要進一步加大質量控制;建議在導則中加入“設備監造”質監點,并對監造的重點進行要求,可以根據Q/SY 1134《產品駐場監造規范》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產品駐廠監造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要求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