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全媒體記者 曹 眾
“哈爾濱工投集團作為哈爾濱工業戰線上市屬國企主力軍,將以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跳起摸高、奮楫篤行。”這是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哈爾濱工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銘山的鏗鏘之言。
劉銘山曾兩次臨危受命擔任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空調)和哈爾濱工投集團(以下簡稱哈工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且都傳奇般地用僅僅5 個月時間扭轉局勢,創造了哈爾濱市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示范標桿的神話。這位“破局立勢者”,不是在啟動改革,就是在做改革攻堅最難的收尾工作。哈空調的“破繭成蝶”,就是他的神來之筆。屈指算來,2022 年剛好是哈空調“脫星摘帽”后的第三年,也是哈空調成立70 周年。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劉銘山是如何帶領哈空調向死而生、華麗轉身的?又將如何把握機會并擘畫哈空調乃至哈工投集團的未來呢?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劉銘山——這位引領哈空調銳意改革破局、成功步入十億級規上企業發展“快車道”的國企領導者。
《奮斗》:2018年7月,在哈爾濱新一輪東北振興和工業強市的戰略實施中,您接過了哈空調“帥印”,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哈空調原領導班子進行了集體免職,這一舉措在全市工業系統和所屬企業都引起了巨大震動,這也讓哈空調員工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對于國企改革的堅強決心。有人說,您是“三斧”定乾坤,寫下了哈空調看似不可能的“鳳凰涅槃”改革故事。請您介紹一下哈空調是如何開展三項制度改革的?
劉銘山:談三項制度改革之前,有必要先說說哈空調的歷史。哈空調創建于1952年,是中國最早從事空冷、空調業務的企業,在70年發展歷程中,為我國空冷換熱行業填補了50余項空白,成為國內同行業中唯一的“國字號”企業,也是哈爾濱市國有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工業制造類企業,位居中國空冷行業龍頭地位,被譽為“中國空冷器的搖籃”。它曾經歷了中國“空冷行業”先行者的輝煌期,也曾因體制機制問題,進入了經營出現危機面臨退市風險的低谷期。
在改革前,哈空調曾連續兩年半巨額虧損達3.1 億元,接連兩次重組未果。2018 年前7 個月,公司僅完成產值2.4 億元,企業被“披星戴帽”,面臨退市摘牌。按照中央對國企改革“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和“兩個一以貫之”的要求,我在組建公司新領導班子的第二天就啟動了三項制度改革,一周內就完成了公司組織機構重建和中層干部隊伍重新競聘上崗工作,將部門由31個縮減到20個,形成了“三個中心兩個部門”的新格局。原57名中層干部減員27人,減幅47%。引入中層干部考核及年度末位淘汰制度,先后有7 名中層干部被免職、降職,真正實現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搶椅子”局面。對原657 名正式員工進行全員選崗競聘,共減員223人,減幅達34%,形成了“員工能進能出”新機制。2018 年9 月,哈空調開始執行新的薪酬分配體系,既體現同工同酬,又體現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形成了“收入能高能低”的新模式。三項制度改革的實施為一度低迷的哈空調注入了新的活力,生產車間開始滿負荷運轉,機聲隆隆、焊花四濺,各部門齊心協力,主動加班加點,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點燃了哈空調重塑發展輝煌的信心。
《奮斗》:三項制度改革后,哈空調生產經營發生了哪些新的變化?
劉銘山:2018 年7 月以來,我們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不斷強化市場化運營機制,持續提升企業制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切實讓“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成為常態機制,催生了內生動力,激發了企業發展“源動力”,使哈空調“老樹新翻楊柳枝”,闖出一條“涅槃重生”之路。2018年,企業產值由改革前的2.73億元增長到7.81 億元,實現利潤2084 萬元,增長123.81%,主營業務實現扭虧為盈;2019 年,企業產值邁進10億元規上企業門檻,利潤突破5000萬元,增長113.55%,實現了“脫星摘帽”顛覆式跨越發展;2020年,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各項經營指標逆勢增長;2021 年,企業實現總收入10.5億元、產值10.6 億元、利潤6007 萬元,主營業務盈利實現“四連冠四增長”。
《奮斗》:當前,哈空調改革成功的案例,已成為哈爾濱市國企通過實施三項制度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學習榜樣,也為哈爾濱市國企新一輪改革攻堅戰的最終勝利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請問,哈空調要保持當前和今后的可持續發展,除了繼續深化改革,還需要哪些要素和驅動力量?
劉銘山:一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精神。唯有創新,才是一個企業能夠持續發展、行穩致遠的不竭動力。
哈空調是從事石化空冷器、電站空冷凝汽器系統、核電空冷機組等空冷換熱類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以及項目總承包的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尤為重要。哈空調為國家天然氣長輸管線、天然氣超高壓地下儲氣庫等重大戰略項目作出過突出貢獻,技術研發水平和制造能力在我國空冷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幾年,哈空調聚焦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憑借技術過硬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工作室”等優秀團隊,相繼研發出電子束焊、帶極堆焊、雙絲焊、825埋弧焊、雙相鋼埋弧焊、龍門雙絲埋弧焊等一系列新型焊接工藝,并成功應用于產品制造環節,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2021 年,完成了154 筆石化合同和7 筆電站合同的設計工作,完成的重點石化項目還實現了多個“首次”應用,取得了良好業績。2021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哈空調被組委會評為“2020—2021 年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我本人有幸被選為中國科學家論壇理事會常務理事;公司“一種貝殼粉溶液的調制裝置”被授予“2020—2021 年科技創新優秀發明成果”。2022 年初,哈空調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共同建立了低碳能源與節能裝備聯合實驗室,技術成果轉化后,市場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在生產過程中,哈空調的數字化應用達到了很高水平。兩年來,哈空調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執行系統)項目建設有序推進。MES 項目的建立實現了系統集成的生產指揮調度平臺,有機貫穿訂單交付的各個環節,提高了各系統各部門間協調指揮的能力,通過實現生產車間的透明化、生產過程及檢查相關環節的完整追溯、設計制造一體化、生產過程的優化管理等環節,達到了數字化精準控制制造、提升車間的效率等目標,使公司生產制造管理水平向智能化制造管理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空冷設備數字化示范車間的建設,是提高公司空冷技術研發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級電站空冷系統研發中心正常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通過了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字化示范車間評定。在此基礎上,2022年初申報了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智能化工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一代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這些工作將全面推動公司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進而提高產值和效益增收,同時對空冷設備行業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奮斗》: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把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作為黑龍江振興的突破口,以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賦能轉型升級為主陣地,全力打造制造業數字化黑龍江新模式。哈爾濱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著力打造“七大都市”的奮斗目標。作為哈爾濱工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請您談談哈爾濱工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著力點。
劉銘山:推動黑龍江經濟“換道超車”,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帶來了黑龍江振興發展的新思維新舉措,為再造大國重工騰飛帶來了新決心新希望。
哈工投集團作為有著優秀傳統工業基礎優勢的哈爾濱市屬國企主力軍,下一步,將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黑龍江工業振興為己任,奮起直追,勇毅前行。以國家新一輪東北振興和工業強省、工業強市為契機,依托哈爾濱加快構建“4+4”現代產業新體系,以高端裝備制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產業發展定位和方向,形成“緊盯龍頭企業抓配套,延伸產業鏈條抓規模,做優園區建設抓集群”的整體布局,加速哈工投集團“五大園區和八個產業板塊”產業項目建設,竭力打造具有產業引領功能的集團化、集約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千億級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數字經濟與國有經濟深度融合,全力構建“5+N”高端數字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鏈集群,形成哈爾濱市工業支柱產業中聯系緊密、環環相連、環環相扣的產業發展集合體、國際化產業大集團。如今,哈工投集團旗下哈變壓器、哈空調、哈電碳等企業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努力做專做精做特做新做強,紛紛躋身“隱形冠軍”“小巨人”陣營。與此同時,法國美爾森、日本愛灣地、精工鋼構、中建空列、通普股份、大元高科、中材綠建、復興合力、南軌、清華啟迪、哈工大高氧、青島特來電等一批戰略投資者紛至沓來,有近50 億元規模的合作項目即將落戶哈工投集團“五大園區”。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為打造“先進制造之都”作出更大貢獻的勇氣和決心。
《奮斗》:哈爾濱工業制造業發展體系和發展戰略,對哈空調的發展定位是什么?它將在哈爾濱工業發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劉銘山:哈空調將作為哈工投集團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企業,依托集團“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對于資金、資產的融通功能,穩步邁入“專業化、多元化”雙輪驅動的快車道。哈工投集團將通過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加大對哈空調品牌建設投入力度,使其保持專業化優勢,形成企業獨特且不可替代的競爭資源和合作體系。哈空調還將拓展新的產業和行業市場領域,盡快形成新的產業鏈和利潤增長點,實現多元化發展。努力把哈空調打造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大型現代工業制造企業,將是哈工投集團矢志不渝的目標。
當前,哈空調正充分發揮哈工投集團龍頭作用,著力帶動集團內企業共同發展,圍繞集團“五大園區、八個板塊”戰略布局,積極參與到古鐵集團和哈爾濱空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項目建設中,以原有的石化、電站配套設備制造業為基礎,積極向軌道交通、礦山機械、農業機械、新能源配套裝備、環保產業進軍。
2018 年10 月,哈空調與日本富升環保株式會社合作成立了哈爾濱富山川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21 年第4 季度已經達產銷售,成為擁有十萬級消殺產品灌裝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7條、智能化立體物流倉儲庫、自主質檢研發中心的全智能化示范工廠。2021 年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目前擁有發明專利8 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15 項,技術及發明專利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20年,富山川生物消殺產品,經武漢病毒研究所檢測,對冠狀病毒檢抗病毒滅活率達99.99%;經廣州微生物研究所檢測,對N1消殺率達99.99%;經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檢測,對豬瘟消殺率達100%;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檢測,對禽流感消殺率達100%;經國家專業實驗室檢測,對羊種布魯氏菌消殺率達98.1%。2021 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公司通過科技研發、大力拓展市場份額、深挖企業生產能力等有力舉措,創造了年銷售收入2118 萬元、利潤總額121 萬元的成績,達到了規上企業要求。此外,哈空調參股的哈爾濱工投環保產業有限公司也將致力于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集高新科技研發、設備制造和工程建設于一體的綜合性環保產業集團,成為哈空調的又一利潤增長點。
《奮斗》:經過一番改革創新,哈空調不但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軌道,而且華麗轉身,實現了從單一發展向多元發展的轉變。請您展望一下哈空調的未來發展前景。
劉銘山:面向“十四五”,哈空調責任在肩、勇毅擔當,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初步實現“產品由低端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轉變、企業由服務傳統產業向服務新興產業轉變”的目標,著力實現多元化創新發展,全力打造“專精特新”“小巨人”。
“十四五”中后期,哈空調將努力提高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主營產品超超臨界電站空冷器、60MPa 儲氣庫高壓空冷器等新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核電空調等產品重新占據市場主體;富山川環保公司及工投環保公司形成新的利潤增長極,預計年產值可達30 億元左右、利潤2億元左右。到“十四五”收官時,哈空調將形成集團發展優勢,主業打造成國內特殊材料生產基地、國外重要產品出口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和創業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孵化基地,旗下投資(控股)公司將廣泛占領國內(外)市場,形成“四基一廣”新局面。哈空調匯聚主業產品、環保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經過市場化、資本化運營后,可實現年收入50 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哈空調將著力打造成為產品一流、業績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國際一流空冷裝備制造商,行業將涉及石化、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礦山、冶金、鋼鐵、多晶硅、石墨新材料、環保設備、垃圾發電等領域,帶動哈爾濱基礎工業實現轉型,輻射拉動全省工業制造再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