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劉安立
牧羊人意外發現的植物種子,引發了一位國王的求知欲。


今天,咖啡已無處不在。如果你喜歡喝咖啡,也許你會想了解咖啡的歷史。咖啡堪稱歐洲人最早的能量飲料。在中世紀的歐洲,咖啡這種神奇的飲料風靡土耳其、法國、意大利、奧地利……這些國家的人們贊頌著咖啡的神奇,然而,當時的瑞典人和其他一些人卻對這種飲料持懷疑態度。

君士坦丁堡的咖啡館
咖啡的起源難以考證。但根據一個古老傳說,古代埃塞俄比亞一個叫卡爾迪的牧羊人在一片樹林中偶然發現了咖啡樹。當時,他在這棵樹上發現了一些樣子很有趣的莓果,好奇之下他摘下一些莓果喂給自己的羊吃。結果,這些羊變得異常活潑。卡爾迪將此事告訴給當地教堂的牧師。他喝下了用這種莓果熬制的水,結果整晚興奮難眠。這個消息迅速傳開,人們立即意識到咖啡會成為有利可圖的飲品。
撇開這個傳說不說,有關咖啡的最早記錄可追溯到15 世紀的也門(位于阿拉伯半島南端)。咖啡最早是在也門的種植園里生產的,然后被賣到埃及、土耳其和波斯等地。因為咖啡處處受歡迎,所以它很快就扎根在君士坦丁堡全城。
早期的咖啡館并非只是喝咖啡的地方,而且是社交場合。這些咖啡館里有音樂、舞蹈表演,也有消息傳播。在一些地區,咖啡館被稱為“智者學校”正是因為知識信息在咖啡館里被口口相傳。最終,咖啡館成為除了城中心和商店之外人們最愛聚集的地方。
有關咖啡這種神奇飲料的消息迅速傳到歐洲。17 世紀,從土耳其返回的歐洲旅行者帶回了咖啡。咖啡館很快就在整個歐洲大陸遍地開花,在奧地利和意大利等地衍生出各自的咖啡文化。咖啡館成為歐洲人的社交天堂,而“智者學校”之名在英國變成了“便士大學”,原因是一杯咖啡在英國只賣1 便士。

咖啡起源故事場景

完成脫果肉處理的咖啡生豆

德國咖啡館(1732 年)

英國倫敦最早的咖啡館
雖然咖啡在很多地方流行開來,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對咖啡將信將疑。事實上,在咖啡被引進歐洲后,很快就有一些團體開始譴責本味苦澀的咖啡是“魔鬼的發明”。17 世紀初,這種譴責聲最大,而人們對咖啡好壞的爭議很大,最終需要“大人物”評判。而這位大人物在第一次嘗了咖啡后覺得它很美味,于是平息了這場爭論。
此后,咖啡在歐洲成為最流行的早餐飲料。由于在早晨喝咖啡能提神,于是一些工人習慣在上班之前喝咖啡。到了17 世紀后期,僅在英國倫敦這一座城市就有超過300 家咖啡館。但隨著咖啡的逐漸降溫,不少咖啡館也開始轉型,例如改為保險公司或書店。
這時,咖啡已被進口到了美國。在那里,原本非常流行的茶最終被咖啡取代。由于咖啡太好賣,南亞、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地也開始種植和出售咖啡,據說它們的咖啡樹都源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株幼苗。
咖啡自1898 年引進中國海南文昌邁號鎮種植以來,經過了一百多年,現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如今,我國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地區在云南省。
對咖啡熱最反感的歐洲國家之一是瑞典。雖然許多原本禁止咖啡的國家在“大人物”認可咖啡后不再禁止咖啡,瑞典卻依然禁止咖啡,原因是擔心咖啡會影響啤酒和烈酒市場。當時瑞典立法禁止咖啡,手段之一便是讓國民相信咖啡有毒,這樣一來就有助于保持酒類產業興旺。
現在很難知道當時的瑞典官員是真的相信咖啡對身體有害,還是只想編故事來左右人們對咖啡的認識。當時許多瑞典人相信咖啡可能無害,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認為咖啡有毒。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對酒類產業有較大投資的商人,肯定見不得整個國家突然從愛喝酒轉而變得愛喝咖啡。
古斯塔夫三世決定證明咖啡有毒,于是他進行了有關咖啡毒性的第一次實驗。他自然不會去以身試毒,而是找來兩名死囚。這兩人是孿生兄弟。古斯塔夫三世對他們說,參加這個終身實驗可以為他們減刑。兩兄弟立即同意。
在實驗中,其中一人被令每天喝一罐咖啡,一直喝到生命終結。另一人則被令只能喝茶,也要一直喝到生命終結。古斯塔夫三世下令兩名醫生監督這項實驗,觀察咖啡和茶對人體的影響有何差異。
不幸的是,古斯塔夫三世還沒等到實驗結束就去世了。又過了許多年,那兩名醫生也去世了,但那兩兄弟仍然活著。最后,那個畢生喝咖啡者比其兄弟死得早些,但前者活了83 歲,而當時瑞典人的平均壽命才38 歲。很明顯,古斯塔夫三世的這個實驗結果與他預期的正好相反。
后來許多年,瑞典要么禁止咖啡,要么對咖啡征重稅。但正如美國最終取消了禁酒,瑞典最終也取消了對咖啡的禁令。今天的瑞典是全球十大咖啡消費國之一。其實,原先在咖啡被禁或被課以重稅的時期,瑞典人對咖啡就有大愛。

古斯塔夫三世

香濃美味、富有健康價值的咖啡,竟然被禁止過
現今,咖啡已花開遍地。你要是想喝咖啡,又不想自己磨豆、沖煮,那么坐在家里點杯外賣咖啡就好。不過,我們今天能有品嘗的咖啡口福,也許應該感謝牧羊人卡爾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