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線
我頗為兒子不愛上幼兒園傷腦筋,覺得他和女兒一樣,是個有分離焦慮的孩子。看著他經常哭著不肯去上學,我淡定了一年。但上中班后他依然經常哭,不肯上學、上臺表演,還天天嚷嚷著要退學,我有點堅持不住了,暗暗感嘆:“他的分離焦慮癥比姐姐還嚴重!”我本不想給他貼標簽的,但是跟人聊天時,依然會不自覺地說:“我家兩個還真都有分離焦慮,天天喊著要退學!”
說這話的時候,我一般都會注意孩子,因為怕他聽到,怕他知道我在給他貼標簽。說起貼標簽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我是有前車之鑒的。
2022年元旦,女兒表示想競選班級元旦晚會主持人時,我因覺得她聲音沒那么好聽,表演能力也很一般,便沒有支持,只說:“算了吧,好多人競選,成功的可能性好小。”聽了我的建議,她就真的沒去競選。但是,后來看到元旦晚會的主持效果,我才有些后悔,如果是女兒主持,效果應該會更好。她雖然只參加了一個朗誦節目,但是老師給我發信息說,看到了女兒身上讓她驚喜的一面。那一刻,我很自責,都是因為我貼標簽,才讓女兒錯失了展示自我的機會。
想到這些,我打算對兒子的不愛上學進行冷處理。
開學后,兒子一如既往不想上學。第一個周五那天,我就給他請了假,并說他可以放三天假,他覺得很開心。周一送他去上學,他雖然不說不想上學,但是發各種小脾氣不出門。如果在以往,我會溫柔而堅決地說不可以,然后強迫他去上學,當然結果也無外乎是他在學校門口哭天搶地。
這一次,我很平靜地說:“其實我小時候也不喜歡上學,不想離開媽媽。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咱們今天先把被子送到幼兒園,到了幼兒園門口,如果你不想進去就不進去,好嗎?”他很愉快地點頭。
到了幼兒園門口,我很認真地跟他說:“你今天可以不上學,但是必須自己向老師請假,然后告訴老師明天一定來上學。”他很開心地答應了,并與老師約定好。
第二天早上去幼兒園,他當然還是不想去,但是經歷了之前的心理建設,也明白不能一直請假,就磨磨蹭蹭地跟著走了。到了幼兒園,他自己進去,然后和我揮手告別,一下也沒哭。接下來的三天都是如此,他的分離焦慮好像“痊愈”了。反而是我,很不舍得他去上學,各種怕他不適應。原來是我過度擔心的心理影響了對他的判斷,也讓他產生了分離焦慮的心理。
我知道接下來兒子還會反復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但是我不再苛求他做完美孩子了。只要父母用足夠的愛和耐心等待并加以正確的引導,你就會看到沒問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