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宏
(長江大學 教育與體育學院 湖北荊州 434023)
吸煙是威脅個體身心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會引發各種重大疾病,同時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如今,青少年吸煙人數一路上升。吸煙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吸煙者的吸煙行為不僅損害其自身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周圍人的健康。然而,不幸的是,吸煙雖然會威脅人的身心健康,但煙草的消費量仍逐年增長。青少年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是建立終身健康行為的關鍵階段。對于這一時期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形成和發展進行關注和干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吸煙行為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漸進的過程,是在一定的環境誘惑情境下發生,并且經過長期反復強化而形成的習慣。其實,人們大多都明白吸煙存在著較大的危害,可為什么還是會吸煙呢?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吸煙的成癮作用。隨著現代生活日益豐富多彩,誘發成癮的因素也更加多元化,成癮人群也更加多樣化,帶來的影響也日益廣泛和深入。心理學中認為,成癮行為會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功能。人類的生態系統發展理論認為,發展中的個體被多種環境系統包圍,一系列的環境因素和個體因素互相作用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2]。據此理論,青少年吸煙行為的產生和發展,不僅取決于其自身的特點(個體因素),還取決于其接觸的各種環境系統。所以,產生吸煙問題行為及成癮的因素有很多,個體特質、同伴影響、社會環境、文化沖擊等,這些因素大體可以分為個人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兩類。接下來,本文會從主要影響因素以及干預措施兩個方面分析探究青少年吸煙及成癮的問題行為。
(1)個人背景
吸煙的成因與個人背景,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有所關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吸煙習慣的人數比例會有所上升,即年齡較大的青少年(20歲以上)有吸煙習慣較年齡小的(如13-16)的青少年高;性別亦是影響吸煙行為的其中一個因素男性吸煙比例一般較女性比例高;個人經濟狀況可以反映出個人的購買能力,從而影響對煙草產品的購買能力,即零用錢增加,青少年吸煙量亦相對增加;經常處于二手煙的環境中亦會影響對煙草產品的依賴性,增加吸煙習慣的機會[3]。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吸煙行為與自身教育程度的高低沒有顯著關系,不同教育程度的青少年都有吸煙習慣。
(2)個體心理特征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能會使造成人們產生吸煙和飲酒等不良行為,但個體特征行為風險的放大和縮小過程中往往起著關鍵作用。比如,青少年吸煙行為與感覺尋求、內外控、自我效能等心理特質以及神經質、外傾性、精神質等人格特征存在較為密切的關系。許多研究發現,沖動性特征被認為是與包括成癮行為在內的許多心理行為障礙密切相關的一簇核心結構,沖動性在成癮啟動、維持和復吸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4]。除此之外,有很多研究表明,自尊對吸煙行為具有預測作用,低自尊是導致吸煙的眾多危險因素之一??梢?,個體心理特征對吸煙行為的影響之大。
(1)家庭環境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個體在各種環境中會通過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模仿,進而學習到新的行為。家庭是個體成長的首要場所,問題行為理論認為家庭屬于重要的環境系統之一,會對個體的行為系統產生深刻的影響。相對而言,父母是子女模仿的主要對象,如父母親有吸煙習慣則會增加子女吸煙的機會,而研究亦發現,子女與其有吸煙習慣的父母一同居住,較容易出現吸煙行為,并受到吸煙者的態度而有所影響。
(2)朋輩因素
隨著青少年開始建立獨立于父母的能力,同齡人對他們的健康行為產生了特別的影響。據估計,在青少年時期,同齡人的吸煙率每增加10%,個人吸煙的可能性就會增加3%~5%。除此之外,青少年選擇同伴一般會有同質性原則,如果身邊的朋友有吸煙行為,為了融入同伴群體,青少年會盡量顯得自己和同伴同質量,從而引發青少年嘗試吸煙、持續吸煙或戒煙后復吸??傮w來說,朋輩群體的影響和選擇都可以在青少年吸煙中發揮作用。
(3)學校
有研究表明,學校對待吸煙的態度與青少年的吸煙行為有著顯著的關系[5]。學校如果對吸煙行為沒有太多的約束和管教,學生的吸煙行為就會明顯增多。前些年,國內的學校里并不太重視吸煙行為的打擊和預防,導致學校廁所、角落、樹林甚至走廊上都是煙味彌漫。不過隨著近些年學校對吸煙行為的管控力度加大,青少年校內吸煙行為明顯得到改善。學校內老師的吸煙行為也會影響青少年學生的吸煙行為,農村學校較城市學校的學生吸煙行為更加普遍,私立學校較公立學校的學生吸煙率更高。
(4)社會文化及大眾媒介
在中國煙民里,男性吸煙者數量遠多于女性。此外,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長輩抽煙是合理的。這種傳統觀念很可能會使成年男性吸煙心理合理化。電視劇、電影和短視頻中也會常常存在吸煙行為,并對吸煙姿勢、表情的刻畫,讓人們產生對吸煙行為象征憂郁氣質、帥氣、自由的錯誤認知。一些煙草品牌采用細支、爆珠等香煙設計,為香煙添加薄荷、水果等味道,使得青少年甚至是女性被其吸引,從而產生購買的欲望,以至于產生吸煙行為,甚至成癮。
研究者認為,有的青少年完全因模仿而開始吸煙,但另一些青少年在同樣的情境下卻可以抵制住吸煙的誘惑,這與他們自身的性格特征和自控力有關??梢?,社會環境雖是導致青少年吸煙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通過對個體能力和品格的提升,也能有效干預青少年吸煙行為。由此,有研究者就將干預的重點聚焦于個體自身,將個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引入干預方案,讓個體提升生活技能策略,從而抵制吸煙行為。生活技能策略包括:增強自尊,合理設置目標,提升成就感;合理歸因,控制情緒,應對焦慮,積極樂觀;提高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技能抵制誘惑,如識別誘惑性的言語和行為;提高社會技能,如交談、發動交往以及贊美他人的技能等。這些一般技能不僅僅能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當這些能力和技巧遷移到與吸煙有關的情境中時,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抵制吸煙行為的效果。
所謂的標準化包裝,是指除了以標準顏色和字體顯示品牌名稱和產品名稱外,主要由健康警語覆蓋,限制或禁止在包裝上使用其他標識、顏色、品牌形象或推銷文字的措施。人們在面對標準化包裝的煙盒時,可能會被健康警告語引起心中的負罪感與愧疚感,亦或是強化對健康損害的害怕認知,從而會降低對香煙的購買欲望。早在21世紀初,澳大利亞便強制性實施了采用了標準化煙盒包裝的政策,新西蘭、愛爾蘭和法國政府也已承諾即將采用標準化包裝。不過在中國,盡管對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有一定的力度,但是在煙盒包裝的相關規定和政策方面似乎還沒有兆頭,而且對這些能改變人們消費心理的煙盒包裝及警示的相關研究也不多。既然己有證據表明了標準化煙盒包裝對于降低人們使用香煙的行為有著積極的作用,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嘗試推動相關政策與規定的引進與落實,這一點希望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在市面上,國內的煙盒基本上都是鮮艷的紅、黃等顏色,更不乏精致的裝飾與紋路,甚至一些大品牌香煙已經成了眾多人士身份、地位以及財力的象征,這與對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是相悖的。許多專家學者也正在呼吁煙盒標準化的相關行為,希望社會對這一方面能夠有所重視,這對于減少我們國家特別是青少年減少吸煙行為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宣導亦被視為說服性傳播,并用作公共事務,以說服、激勵的方式令一群特定人群改變自身行為,主要用于公共事務宣傳上。以健康傳播宣導為主題,為了健康而將生活型態往健康方向發展,是他們降低冒險程度,進而使青少年遠離吸煙行為。大眾媒體的教育對降低青少年吸煙率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強度的媒體教育,而有效的大眾媒體教育對降低吸煙率具有針對性。因為研究發現,大眾宣導行動在改變人們的態度和行為方面往往比健康教育更有優勢[6]。青少年的健康已經不只是個體因素或問題,而是與整個學校、社區、城市都有所關聯,所以,本文認為青少年吸煙行為可以通過學校營造、社區營造的方式進行預防和干預,透過學校、社區資源的連結、學生、老師、社區及市民大眾的宣導活動等,互相協調合作,進而改善提高學校乃至整座城市的健康狀況,共同關注青少年乃至所有群體的吸煙問題行為。
動機式訪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是一種以案主為中心,通過發現和解決案主內心矛盾,以此強化其內在改變動機的訪談技術,又稱動機增加。動機式訪談法就是在尊重案主思想和情感表達的基礎上,使用個體化的溝通技巧和方法,營造相互尊重的、友好的、支持性的干預環境,喚起案主改變行為的愿望,從而達到行為改變的目標。動機式訪談法將案主的行為改變過程分為前意向階段、意向階段、決策階段、行動階段和維持階段5個階段[7]。動機式訪談法采取了獨有的面談原則和談話技巧,將案主存在的問題和需要達成的改變目標之間的矛盾視為干預的突破點,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案主認識到現有或潛在的問題,激發案主想要提升改變的內在動機,達到治療的目的。許多個案工作的過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激發了案主內在想要戒煙的動機和信心,陪伴案主制定戒煙計劃,并逐步實施,最終取得了實質性的干預成果,幫助案主改善了學習和生活狀態,重新獲得健康的生活環境[8]。可以說,基于動機式訪談法的個案社會工作比較適合產生成癮行為的群體。
影響青少年吸煙的因素是紛繁復雜的,青少年吸煙導致問題狀況和行為的案例屢見不鮮。要想預防、減少和干預這種問題行為,要注重提高青少年抵制吸煙誘惑的認知和技能;在學校和青少年活動場所加強禁止未成年人吸煙的宣傳普及和措施;注意我國的煙草售品的標準化包裝以及警示標簽的運用;加大健康宣導的力度,打造健康城市,積極創造家庭、學校和社區共同無煙環境,致力于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幫助青少年學生改變對吸煙的錯誤認知(如認為吸煙有型、吸煙更成熟等);對于那些吸煙行為上升到成癮地步的青少年,可以開展訪談式工作,運用動機式訪談法改變青少年對吸煙的愿望及行為。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青少年吸煙預防和干預方案越來越趨向于整體性和系統性。只有將個體、學校、家庭、社區方案有機地結合起來,才可以有效地改變青少年的吸煙認知并降低吸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