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煌華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起和發展,數字化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滲透、融合越來越明顯,傳統工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四川省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方面,也將大力推動數字賦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賦能產業提質增效、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增強產業發展動力;要實施數字賦能計劃,加快企業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營銷管理等重點環節的數字化改造,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作為傳統制造業的瀘酒產業,推動瀘酒產業價值鏈中企業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營銷管理等重點環節的數字賦能,不僅是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瀘酒產業轉變增長模式的契機和關鍵路徑。
在目前關于“數字賦能酒業”的相關研究中,劉濤(2017)通過對數字化工廠的結構、優勢和關鍵技術的大致解析,介紹了如何建立白酒行業的仿真建模生產線[1]。陳景國(2017)基于“大數據+信息管理”的特點,從大數據概念滲透、數據挖掘與管理、企業內部快速響應機制建立等方面對貴州白酒企業信息管理改進措施進行了研究[2]。劉選成等(2018)從系統功能、關鍵工序管控以及傳統工藝管理模式對比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數字化釀造工藝管理系統在濃香型白酒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釀造生產中的應用[3]。宋寶莉等(2019)從智能釀造、智能包裝和設備設施的自動化三個方面探索了川酒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4]。楊柳、伏倫(2020)研究了區塊鏈技術嵌入白酒產業治理,驅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5]。王耀等(2021)研究了數字孿生技術結合白酒企業在工藝參數優化、全面質量控制、設備維護保障、窖池發酵等多方面的應用效果[6]。以上研究為數字賦能酒業提供了啟示,但是這些研究大多聚焦在單一企業層面或者單一技術層面,并沒有解答如何有機地、系統化地數字賦能瀘酒產業,如何實現價值鏈中各環節整體提升的問題。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單獨成篇,意味著中國將數字經濟的轉型升級作為關鍵的機會窗口,數字經濟將成為經濟轉型的核心部件,數字化、信息化、大數據等技術將為傳統行業賦能。本研究通過有機地、系統化地論證瀘酒產業價值鏈中企業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營銷管理等重點環節的數字賦能,理清數字賦能助力瀘酒產業價值鏈提升發展的路徑,為數字賦能酒業提質增效方面的研究進行補充與延伸,豐富完善數字賦能瀘酒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
銷售環節是瀘酒產業價值鏈體現瀘酒產品價值的重要環節。不同瀘酒品牌、產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在區域營銷策略、線上營銷策略和線下營銷策略上各不相同。瀘酒產品從生產到銷售至消費者手中,在產業鏈中經過了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包裝、運輸、品牌運營和營銷等環節,不同環節涉及不同的企業主體。把產業鏈中各個環節不同企業主體關聯起來的鏈接管道包括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等通路。促進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高效順暢地在產業鏈中流動是助力產業提質增效的一種方式。而各通路的數字化形式流動效率更高,全產業鏈的數字化流動通路比局部環節的數字化流動通路效率更高,所以瀘酒產業在數字經濟時代需要完善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規劃,完善全產業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等通路的數字化。
瀘酒產業鏈中,企業在生產制造中有重復勞動的工序,重復勞動工序的效率對產品的生產效率有重要影響。在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時候,重復勞動工序的影響也會隨之擴大。瀘酒產業鏈還需要企業對生產過程進行精確控制,穩定質量、規范產品。而精確控制生產過程需要多方位的定量測控,穩定質量、規范產品需要盡可能地減少不可控因素。如果生產過程中還有工序的精準度停留在粗略評估的水平,那么就可能影響產業鏈中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因此需要在全產業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在生產制造中改進相關的重復勞動工序,改進測控的精準度。
企業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工業數據,比如機器狀態數據、物料使用數據、生產工藝數據和產品質量數據等;在設備的運行與維護過程中也會形成相關數據,比如設備的使用數據、運行數據和維護維修數據等。在生產過程中,這些數據分散在各個環節中,不像具體的產品那樣顯眼,比較容易被人忽視,但這些數據反映了生產現場的細節。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生產過程的改進和完善,而生產過程的改進和完善是建立在對已有生產過程的客觀分析和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客觀地分析已有生產過程需要翔實的數據,企業如不提前積累數據,就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分析。而數據從哪里來,數據怎么收集,數據之間的關聯是怎樣的,這些都要在進行數據分析前理清、理順。由于數據分散在各個生產環節中,各環節的數據類型和數據結構可能不一樣,有的環節可能還沒有數字化的數據接口;各環節的數據還需要有標識和匹配機制分析其中的關聯關系。為使瀘酒產業鏈中企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大量工業數據能有機地連接起來,有效反映生產細節,需要從軟件和硬件層面對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平臺進行優化。
提升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等通路的數字化,促進瀘酒產業鏈中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包裝、運輸、品牌運營和營銷等環節高效順暢地流動,有助于產業提質增效。在數字經濟時代,要想支撐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等通路的數字化運轉,就需要一個覆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平臺。這一平臺的架構需要從多角度進行規劃和設計。生產制造流程板塊的數字化系統結構可以規劃為設備執行、生產控制、生產實施和生產管理4個層次。設備執行層是直接執行生產動作的硬件設備集合,是制造流程板塊數字化系統的基礎構成。生產控制層可以通過邏輯編程的方式對基礎的生產模塊進行控制。生產實施層以生產任務為單位,基于生產控制層提供的生產控制支持,實施具體生產任務。生產管理層基于生產實施層,通過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和質量管理系統,提供車間級的生產管理功能,其中依照流程先后順序可規劃為產品訂單環節、生產計劃環節、材料與供應環節、車間生產環節、倉儲物流環節、銷售交付環節和客戶支持等層次。生產制造流程板塊和管理流程板塊的數字化系統還可以從系統架構和軟件架構的原則出發,提供各功能模塊和各流程環節的服務接口,以更易于擴展和更靈活接入的方式,支撐和促進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等通路的數字化信息在瀘酒產業鏈各環節中高效順暢地流動。
(1)智能制造通過智能自動化系統完成重復勞動工序,有效解決效率問題。從智能角度看,智能自動化系統能在有規律可循的條件下模擬特定的動作過程,而重復勞動工序就是一種有規律可循的特定動作過程;從自動化角度看,智能自動化系統能自動執行特定的動作過程,不需要外部干預,這意味著理論上只要不停機,智能自動化系統就可以不分晝夜地長時間運行;從電子和機械化特點看,智能自動化系統可以通過設計和調節,提高執行動作的速度和強度,達到高效運作。此外,在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時,智能自動化系統的擴展成本遵循邊際成本遞減規律。在成本遞減的情況下,重復勞動工序的因素體現出規模效應和規模優勢,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2)智能制造通過數字化的工業控制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的平穩可控,有效解決精準度問題。數字化工業控制系統的精準度由軟件和硬件兩個層面提供保障。在軟件層面,人們可以通過程序邏輯和數值運算便捷地實現精準度的檢測和控制。理論上,精準度無論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后多少位,都可以通過編制程序進行計算、檢測和實現。在硬件層面,具備檢測和控制等功能的專業級別硬件可以實現工業級別的精準度測控,例如各種精密儀器、傳感器和激光設備等。在數字化的工業控制系統中,生產過程的平穩可控同樣可以從軟件和硬件兩個層面實現。軟件層面的保障由冪等的程序化機制提供。冪等函數或冪等方法,是指可以使用相同參數重復執行并能獲得相同結果的函數。采用冪等的程序化機制,重復執行相同規格產品的生產過程,就能獲得相同的產品。硬件層面的保障則由專業級別的工控設備提供。解決好精準度問題并實現生產過程的平穩可控,有助于提升產品的質量。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大量工業數據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有機地連接起來,反映生產細節。要想提升連接過程的實用程度和反映生產細節的精細度,就需要優化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中數據采集、數據分析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硬件層面的優化主要是通過數據采集模塊相關的傳感器和各種數據采集設備的增設、擴容、更新升級,提升數據的豐富程度。數據架構層面的優化可以通過規范各個環節的數據類型、數據結構和數據接口,規范數據的標識和匹配機制,提升數據分析的效率。軟件層面的優化可以通過整合設備綜合效率分析系統、質量分析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系統、能耗管理系統、資源績效管理系統等反映生產過程的數據系統,提升分析結果的實用程度。通過軟、硬件的優化升級,讓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提供更準確、更實用、更有效的數據分析功能,深入挖掘產業鏈中的數據價值。
通過完善瀘酒產業鏈的數字化規劃,促進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等通路的數字化內容在產業鏈各環節中高效順暢地流動;改進和完善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優化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平臺,提供更準確、更實用、更有效的數據分析,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讓數字化賦能瀘酒產業,助力產業提質增效,提升瀘酒產業鏈的整體優勢和價值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