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能控股電力集團容海發電公司 張暉東
近年來,我國大型機組的供熱方式以汽輪機中壓缸后抽汽加熱熱網水為主,這種供熱方式的抽汽參數偏高,未能達到與用戶側熱負荷需求相符要求,導致機組作業能耗較高,浪費了大量能源[1]。為了進一步改善此問題,需要對機組的供熱進行改造。目前,改造方案應用較多的是單轉子方式、雙轉子互換方式,這兩種改造方式在大型機組供熱改造中均有所應用,在不同型號機組中展現出的熱經濟效應存在一定差異[2]。因此,討論針對不同型號機組的供熱改造全工況下產生的熱經濟情況,根據熱經濟參數對比結果,給出供熱改造方案[3]。本文嘗試以350MW抽汽供熱機組為例,采用單轉子方式、雙轉子互換方式改造機組供電方案,并對兩種改造方案的熱經濟進行分析。
濕冷機組正常作業情況下的背壓約為5kPa,飽和溫度參數為32.5℃,在未采取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無法對外供熱。一般情況下,一次網回水的溫度在45℃以上,如果想要達到供熱標準,那么就需要將當前的機組供熱改造為高背壓機組[4]。此時,背壓需要提高,該行為會影響到機組安全作業,為了提高作業安全性,必須更換低壓缸轉子。
機組供熱改造期間,容易對汽輪機本體造成較大影響。為了降低影響,需要調整隔板、流通面積、低壓缸級數等[5]。由于方案的調整會對軸系標高、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并且供熱控制等系統也會發生改變。因此,在討論機組供熱改造方案熱經濟問題時,需要將供熱季、非供熱季產生的熱經濟納入問題考核中。經過綜合分析,確定最佳改造方案。
單轉子改造方式指的是以濕冷汽輪機作為改造對象,通過更換低壓缸轉子,改造機組結構。其中,以空冷轉子作為改造工具,將其作為改造后的機組作業轉子,取代低壓缸轉子。采用這種改造方式,使得機組得以滿足不同季節環境作業下的工業背壓要求,為不同工況下的機組正常作業提供背壓條件。相比之下,夏季的工作背壓相對低一些,要求維持在15kPa,冬季工作背壓相對較高,要求維持在34kPa。由于這種改造方案將非供熱季和供熱季的改造問題考慮在一起,采用相同的處理方案進行改造,所以將其稱為單轉子方式。
雙轉子互換方式指的是采用專屬供熱低壓轉子,在供熱期作用于機組高背壓作業。利用這種轉子控制機組供熱作業,直至供熱結束。結束后,將凝汽式轉子替換供熱低壓轉子。夏季時段機組背壓較改造前未發生改變。冬季供熱期間,機組作業期間背壓為54kPa。這種改造方案中,應用了兩種低壓缸轉子,所以將其稱作雙轉子互換方式。
本文提到的兩種改造方式,皆在實際當中有所應用,為了進一步探究哪一種方式更加符合350MW抽汽供熱機組,本文引入單耗理論,對單位產品的損耗進行計算分析,從而得出判斷數據支撐。其中,單耗的計算,除了最低單耗的計算以外,還包括附加單耗的計算。關于理論最低單耗的計算,在沒有發生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單位產品的燃料單耗,相對來說計算較為簡單,考慮的因素比較少。而附加單耗的計算,則需要考慮各個環節設備產生的?損失,在此條件下產生的各個燃料單耗的總和,就是附加單耗。假設單耗為b,則其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1)中,ep代表產品的比?;ef代表燃料的比?;P用于描述產出環節的?;Bi用于描述投入環節的?;bi代表附加單耗;bmin代表理論層面的最低單耗。
通過上述計算分析,可以得到熱力學第二定律效率,由此可以得到?效率,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2)中,關于產品?效率的計算,可以根據實際燃料單耗求解,不需要對整個系統的作業進行分析,同時也不需要將整個生產過程考慮至其中。
關于汽輪機組作業期間產生的熱效率問題分析,假設機組的發電量為Pe,那么計算其第二定律效率的方法如下:
公式(4)中,Drh代表再熱蒸汽量,單位kg/s;Dfw代表給水流量,單位kg/s;DO代表汽輪機主蒸汽量,單位kg/s;代表高壓缸出口蒸汽?,單位kJ/kg;代表再熱蒸汽?,單位kJ/kg;efw代表給水?,單位kJ/kg;eo代表主蒸汽?,單位kJ/kg;Wt代表機組輸出功率,單位kW。
在確定機組的熱邊界條件以后,按照供熱季和非供熱季對于機組作業的時間要求、供水與回水溫度要求,計算機組的蒸汽量等參數,作為熱效應分析參考依據。為了便于分析,本文提出的兩種改造方案應用期間,機組熱負荷相等。利用Ebsilon軟件模擬機組作業環境,并構建機組熱力模型,利用上述計算公式,統計不同改造方案下的?損耗總數值,推理計算其他指標參數,從而展開經濟性對比。
本研究以某地區機組作為研究對象,對運用不同方法加以改造的350MW機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未對機組采取改造處理之前,該設備的供熱方式為抽汽供熱,相關參數如下:
主汽門前蒸汽額定溫度為565℃,額定作業功率為350MW,再熱汽門蒸汽額定壓力為3.73MPa,主汽門前蒸汽額定壓力為24.3MPa,抽汽壓力為0.4MPa,額定工況蒸汽流量為1065th-1,額定抽汽量為500th-1,再熱汽門蒸汽額定壓力為3.73MPa,排汽壓力為4.9kPa,工作轉速為3000rmin-1。
按照地區熱網特性、溫度情況,確定機組的供熱邊界條件。機組供熱季共計120d,分為非嚴寒潮期、嚴寒潮期,前者持續時間為77d,后者持續時間為43d。其中,嚴寒時期的供水與回水溫度控制范圍45~100℃,考慮到非嚴寒期供熱溫度容易受到影響,與嚴寒時期不同,其供水溫度控制范圍38~65℃,回水溫度控制范圍45~100℃。經過一番驗證發現,機組的總熱耗,發電功率呈現出線性變化特點。設計嚴寒時期機組的供熱負荷為350MW,初期作業時段的供熱溫度為65℃,回水溫度設置為溫度范圍的下降值38℃,根據供熱負荷變工況就散獲取機組的主汽流量。接下來,采用質調節方法,對機組的熱網進行調節。以設計流量為標準,計算熱網水流量。另外,供熱期機組運行時間設定為2880h。為了簡化計算分析流程,本研究在討論兩種不同改造方式的應用效果時,假設這兩種方式應用下機組的熱負荷相同。
本研究利用Ebsilon軟件構建熱力系統模型,對機組的全工況經濟性進行分析。本模型的構建,以提高機組變工況分析準確性為目的,引入了迭代計算方法,以變工況為研究條件,計算機組高背壓下的不同工況的作業參數,從而實現不同工況下的熱經濟分析。首先,采用弗流格爾公式,編寫機組各個組件作業程序。其中,涉及的計算參數包括蒸汽比容、蒸汽流量、蒸汽壓力。其次,構建熱平衡方程,將此方程作為熱量吸收分析核心依據。
公式(5)中,ho代表換熱器出口焓,單位kJ/kg;h代表換熱器蒸汽入口,單位kJ/kg;代表熱網水流量,單位kg/h;代表蒸汽流量;hwo代表換熱器熱網水出口焓,單位kJ/kg;hw代表換熱器熱網入出口焓,單位kJ/kg。
最后,根據計算結果,做出熱經濟對比判斷分析。
本次經濟性能對比分析,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個方面是供熱季條件,第二個是非供熱季條件,利用Ebsilon軟件模擬機組作業環境,模擬機組熱力模型作業狀況,得出相關參數數值。
供熱季條件下的經濟性對比,以350MW抽汽供熱機組為例,選擇平均發電煤耗率、設計供熱負荷、燃煤量、發電量、最大供熱量作為對比指標。分別采用雙轉子方式、單轉子方式改造機組,在Ebsilon軟件中模擬應用這兩種改造方案,統計相關經濟性指標數據,結果見表1。
觀察表1中的數據可知,設計供熱負荷相同情況下,與單轉子方式相比,雙轉子方式的平均發電煤耗率更低,最大供熱量偏小,燃煤量稍微高一些,發電量提升的優勢較為顯著。
非供熱季條件下的經濟性對比,同樣以350MW抽汽供熱機組為例,選擇機組功率、機組效率、機組損失作為對比指標。分別采用雙轉子方式、單轉子方式改造機組,在Ebsilon軟件中模擬應用這兩種改造方案,統計相關經濟性指標數據,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轉換子方式應用下的功率、效率、損失對比
表2中,關于機組功率的統計分析,兩種不同改造方案的機組功率均隨著工況百分比的減小而下降,與單轉子相比,雙轉子的機組功率下降幅度小一些。關于機組效率的統計分析,兩種不同改造方案的機組效率與工況呈現出正相關關系,且雙轉子在其中顯示出的優勢較為顯著。關于機組損失的統計分析,相比之下,雙轉子的機組損失更小。綜上統計分析,與單轉子方式相比,雙轉子方式的應用下的機組供熱改造,更加符合熱經濟要求。
本文圍繞大型熱電聯產機組高背壓供熱改造問題展開探究,以熱經濟作為改造方案是否可行的衡量標準。本研究選取單轉子方式、雙轉子方式作為機組供熱改造方法,給出了基本改造方法和熱經濟分析相關參數計算方法。從統計結果來看,雙轉子方式在機組供熱改造中,體現出的熱經濟性能更為可靠。因此,針對350MW抽汽供熱機組的改造,建議選擇雙轉子方式作為機組供熱改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