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燕 胡偉民 王永紅 袁心慧 沈雁紅
(上海市楊浦區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院感科;2.中醫科;3.檢驗科;4.中心病房;5.醫務科;上海 200438)
糖尿病是由于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綜合征。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患病人數迅速增多,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已成為糖尿病主流人群[1]。傳統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和自我血糖監測。傳統運動是在中醫傳統功法養生康復和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產生的一種身心鍛煉導引功法,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具有獨特的醫療保健作用,易筋經功法是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功法,是中國傳統醫學實踐的智慧結晶[2],簡單易學。本研究將對易筋經功法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展開分析評價。
選擇2020年10月—2021年8月就診于上海市楊浦區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7.0 mmol/L;或典型糖尿病癥狀(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隨機血糖或靜脈血漿血糖≥11.1 mmol/L;或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 h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6.5%[1]?;颊呱钭岳恚瑹o運動障礙及交流障礙。使用SPSS 24.0隨機抽樣分組,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齡為57~70歲,平均(66.5±3.68)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為(24.26±3.33)kg/m2;病程為3~23年,平均(10.25±5.51)年。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為57~70歲,平均(67.17±2.86)歲;平均BMI為(24.59±3.96)kg/m2,病程為2~30年,平均(10.81±6.84)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BMI值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肢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者,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疾病病史、不能理解或有學習能力下降者,有重大手術史、不能參與本研究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糖尿病藥物治療:拜糖平50 mg餐中口服,每日3次,或二甲雙胍0.5 g隨餐服用,每日2次。對照組只采用常規藥物治療,不做其他干預。觀察組除了常規藥物治療外,結合易筋經功法鍛煉。易筋經選用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編寫的《健身氣功·易筋經》,共十二勢。觀察組患者先分批集中在上海市楊浦區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中醫科主任帶領下學習易筋經各招勢,并結合自行在家觀看“易筋經課堂”訂閱號發布的視頻教學及各招勢的具體步驟,患者學會各招勢后自行在家練習,每隔天1次,30~40 min/次,練習過程通過微信視頻打卡。具體運動時間為15:00—16:00,連續3個月。注意事項:開始運動前,患者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防止運動過程中肌肉損傷;運動時穿著寬松舒適的運動服及運動鞋,運動過程中如有任何不適立即停止運動。
治療前后采集患者外周空腹靜脈血,采用己糖激酶法檢測FBG;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HbA1c;采用酶法檢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應用SPSS 24.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FBG和HbA1c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FB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干預前(P<0.05),而對照組干預前后的FBG和HbA1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期3個月的易筋經功法鍛煉后,觀察組患者血糖水平出現好轉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FBG/(mmol/L) t值 P值 HbA1c/% t值 P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7.96±2.01 6.66±1.11 2.887 0.005 7.37±1.04 7.12±0.95 2.259 0.028對照組 60 8.30±2.03 7.27±1.92 1.437 0.156 7.77±1.58 7.91±1.55 -0.943 0.349 t值 -0.926 -2.199 -1.639 -3.339 P值 0.358 0.032 0.106 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脂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易筋經鍛煉后,觀察組的血脂各項指標好轉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組別 例數 TG TCHOL HDL LD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1.96±1.76 1.44±0.79 5.10±1.18 4.85±0.91 1.47±0.32 1.48±0.32 2.90±0.80 2.72±0.70對照組 60 2.01±1.12 2.17±2.68 5.08±1.09 5.33±1.30 1.45±0.88 1.35±0.30 2.90±0.91 3.03±0.85 t值 -0.168 -2.040 0.072 -2.329 0.165 2.123 0.012 -2.143 P值 0.867 0.046 0.943 0.023 0.870 0.038 0.991 0.036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至2030年發展中國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高達5.5億。糖尿病已成為世界上繼心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是一大世界性公共衛生難題[3]。運動療法作為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傳統運動更是有其獨特的優勢。易筋經屬于中醫傳統功法,是把人的形體活動、呼吸吐納與心理調節三者相結合而成的民族傳統運動方法,具有調息臟腑、運行氣血、暢通經脈、強健筋骨、凝心安神之功。易筋經從整體觀出發,利用肢體運動和呼吸吐納相結合,達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作用[4]。易筋經之“易”取義于《易經》之“易”,有“變易”“變化”“變換”之義;“筋”泛指人身的經絡、筋經等系統;“經”則指方法[5]。易筋經功法共有十二式,包括韋馱獻杵第一、第二、第三勢、摘星換斗勢、倒拽九牛尾勢、出爪亮翅勢、九鬼拔馬刀勢、三盤落地勢、青龍探爪勢、臥虎撲食勢、打躬勢、掉尾勢[6]。盧永屹等[7]研究發現,易筋經可以促進腺體分泌,提高胰島素水平,促進糖代謝,以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蘇玉鳳和劉曉丹[8]研究發現,長期堅持有規律的易筋經鍛煉可以使機體內HDL明顯升高,LDL明顯降低,促進機體血脂代謝,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鄒忠等[9]研究表明易筋經可有效地降低TG、TCHOL和LDL濃度,提升HDL濃度,糾正脂代謝功能紊亂,有效控制血糖。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FBG、HbA1c控制得明顯比對照組更好,而血脂各項指標也較對照組控制得更有效。易筋經功法能舒筋活血,簡單易學,適合老年人鍛煉,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較好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適合在社區中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