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 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戶外活動對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關鍵環節。戶外活動能夠充分釋放幼兒的天性,促進幼兒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就提升幼兒園戶外活動創新力進行探討。
在戶外活動創設中,教師要注重發揮教育引導作用。教師不能單純地為了娛樂而設計活動,要明確活動的目標和意義,突顯活動價值。例如,在開展“小小保齡球”游戲前,教師結合游戲內容設置目標:幼兒通過游戲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運動能力;幼兒在游戲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幼兒通過收拾游戲用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游戲中,為了增強幼兒的體驗感,引導幼兒實現目標,教師注重加強教育和引導。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幼兒共同收拾、整理游戲器具,打掃游戲場地。
幼兒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為了讓幼兒持續保持對游戲活動的熱情,教師要不斷創新游戲的方法和形式,應用多元化游戲器材,在游戲環節融入益智性、趣味性的元素,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例如,為了提升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激發幼兒的舞蹈興趣,教師開展“蘿卜蹲”游戲,播放動畫片主題曲,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自主創編一些有趣的舞蹈動作并將舞蹈動作融入游戲中。
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幼兒年齡小,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容易出現諸多問題。科學開展戶外游戲活動評價工作,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增強戶外游戲活動效果。戶外游戲活動后,教師要開展活動評價。一是讓幼兒說出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二是引導幼兒進行互相評價;三是對幼兒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鞏固戶外活動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角色扮演方面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職業,將他們了解到的職業信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現出來。
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游戲材料十分關鍵。教師要根據游戲主題和游戲內容,科學選擇、投放多元化的游戲材料,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合理投放游戲材料,增強戶外游戲活動動力。此外,教師要注重擴大戶外活動空間,讓幼兒有更多空間完成多種游戲活動。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協調發展,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戶外活動時,要注重將相關教育要求融入活動中,促進幼兒在活動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