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曹永春,于擁軍,胡文江
(湖北省建始縣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消化內科,湖北 恩施 445300)
神經前體細胞表達發(fā)育下調9(NEDD9)、Ⅲ型纖連蛋白組件包含蛋白5(FNDC5/Irisin)參與炎性反應、細胞粘附轉移、凋亡等活動,在多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高于癌旁組織、良性腫瘤組織[1-2]。但臨床關于FNDC5/Irisin聯(lián)合NEDD9在胰腺癌中的表達研究較少,與病理的關系探討并不深入。本研究探討FNDC5/Irisin、NEDD9在胰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給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lián)合吉西他濱治療的預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回顧性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胰腺癌患者及100例胰腺良性腫瘤患者。100例胰腺癌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齡(63.9±3.1)歲。100例胰腺良性腫瘤患者中,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齡(64.3±3.4)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A)采集標本。采集胰腺良性腫瘤組織、癌組織及距離癌組織邊緣2 cm的癌旁組織。(B)FNDC5/Irisin檢測。將標本切片分別采用二甲苯、不同濃度乙醇、蒸水浸泡處理。取CB溶液置入耐高溫容器中在微波爐中加熱,加入切片再次加熱處理5 min后自然冷卻,行抗原修復。然后細胞質染色,顯微鏡采用200倍目鏡,在每個切片中選取10個隨機視野觀察,由2名病理科醫(yī)生閱片。陽性判定標準:①顯色強度:未著色、淺黃色、黃色、棕黃色分別評為0分、1分、2分、3分。②陽性細胞占比:<20%、20%~40%、41%~60%、61%~80%、>80%計0分、1分、2分、3分、4分。①評分與②評分相乘,0~4分為陰性,5~12分為陽性。(C)NEDD9檢測。切片處理及抗原修復同F(xiàn)NDC5/Irisin檢測。進行標本細胞質染色,采用DAB顯色。陽性標準:①顯色強度:黃色、棕黃色、棕褐色分別評為1分、2分、3分。②陽性細胞占比:<5%、5%~25%、26%~50%、>50%計0分、1分、2分、3分。①評分與②評分相乘,1~4分為陰性,5~8分為陽性,9分為強陽性。(D)治療方法。對100例胰腺癌患者給予聯(lián)合用藥。于第1 d、第8 d給予吉西他濱1000 mg/m2、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125 mg/m2,持續(xù)靜滴0.5 h。持續(xù)用藥3周。
1.3 觀察指標①統(tǒng)計三種樣本組織中FNDC5/Irisin、NEDD9表達陽性率。②分析癌組織樣本中FNDC5/Irisin、NEDD9表達陽性與病理的關系。③記錄療效及不良反應。完全緩解:病灶消失且持續(xù)>4周;部分緩解:病灶消失>30%且持續(xù)>4周;穩(wěn)定:處于部分緩解與病情進展之間;進展: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FNDC5/Irisin、NEDD9的表達陽性率胰腺癌組織中FNDC5/Irisin、NEDD9的表達陽性率高于癌旁組織、良性腫瘤組織(P<0.05)。見表1。

表1 三種樣本組織FNDC5/Irisin、NEDD9表達陽性率比較[n(%)]
2.2 癌組織FNDC5/Irisin、NEDD9表達陽性與病理的關系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胰腺癌組織中FNDC5/Irisin表達陽性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胰腺癌組織中NEDD9表達陽性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癌組織FNDC5/Irisin、NEDD9表達陽性與病理的關系[n(%)]
2.3 療效及不良反應10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lián)合吉西他濱治療后,F(xiàn)NDC5/Irisin、NEDD9陽性率分別下降至12.0%、15.0%。其中完全緩解32例,部分緩解30例,穩(wěn)定36例,進展2例,總有效率為62.0%。動態(tài)監(jiān)測用藥不良反應,其中白細胞減少70例,血小板減少22例,惡心嘔吐62例,腎毒性70例,神經毒性反應30例。
研究[3-4]表明,NEDD9參與 調控的FAK-Src-P13K/AKt信號通路在胰腺癌遷移、侵襲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胰腺癌組織中NEDD9表達陽性率>癌旁組織>良性腫瘤組織(P<0.05),表明NEDD9表達與胰腺癌細胞侵襲、轉移存在一定關聯(lián),考慮原因可能為,NEDD9參與FAK、Src磷酸化,且與Crk分子作用,激活Src-FAK-Crk細胞遷移開關,促鈣粘蛋白快速降解及抑制粘著斑分解,促癌細胞侵襲、轉移。隨著TNM分期增加、分化程度下降,癌組織NEDD9表達陽性率上升,提示NEDD9表達與癌細胞惡性程度有關。
FNDC5/Irisin低表達與急性胰腺炎不良預后存在相關性,其中Irisin可激活解耦聯(lián)蛋白2促使線粒體功能修復,保護胰腺炎性細胞[5]。本研究結果顯示,F(xiàn)NDC5/Irisin表達陽性率:胰腺癌組織>癌旁組織>良性腫瘤組織(P<0.05),即FNDC5/Irisin表達異常與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有關。癌細胞轉移是胰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FNDC5/Irisin能激活想氨酸激活蛋白激酶途徑,誘導癌細胞凋亡,同時影響雷帕霉素靶蛋白途徑抑制癌細胞的上皮-間質轉化,延緩癌細胞遷移、侵襲其他器官組織,避免癌細胞發(fā)生轉移。本研究對10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lián)合吉西他濱治療,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能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吉西他濱可影響核糖核苷酸酶抑制腫瘤細胞DNA合成,起到抗腫瘤效果[6];治療后患者FNDC5/Irisin、NEDD9陽性率分別下降至12.0%、15.0%,治療總有效率為62.0%;動態(tài)監(jiān)測用藥不良反應,其中白細胞減少70例,血小板減少22例,惡心嘔吐62例,腎毒性70例,神經毒性反應30例,提示該聯(lián)合方案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但存在一定毒副作用,治療期間應加強防治。
綜上所述,F(xiàn)NDC5/Irisin、NEDD9在胰腺癌組織中呈高表達,給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lián)合吉西他濱治療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