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菲,劉巧香
(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 婦產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子癇前期是孕期較為常見的妊娠合并癥,主要臨床表現為尿蛋白、血壓持續升高等。重度子癇前期作為有嚴重表現的子癇前期,以往臨床多采用終止妊娠的治療方式,但過早終止妊娠會影響胎兒發育,所以探尋更佳的治療方式十分必要。硫酸鎂是目前首選的預防重度子癇前期進展為子癇的藥物,但該藥物用量較為嚴苛,若過量使用會導致肝、腎功能受損等[1-2]。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常采用硫酸鎂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度子癇前期孕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婦產科學》[3]中重度子癇前期相關診斷標準;②無嚴重器質性疾病或(和)自身免疫系統疾病;③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②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③存在意識障礙或(和)溝通障礙。隨機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各36例。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27.62±3.23)歲;孕周24~38周,平均(30.87±2.46)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15例。觀察組年齡23~37歲,平均(28.03±2.87)歲;孕周26~37周,平均(31.12±3.03)周;初產婦19例,經產婦17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于兩組孕婦入院后檢測其血壓并根據結果制定針對性低脂飲食方案、鎮靜、降壓等常規治療。同時,對照組予以硫酸鎂治療,先在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加入25%硫酸鎂注射液(生產企業: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961)10 mL,靜脈滴注,持續30 min,5 min后再在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加入25%硫酸鎂注射液60 mL,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療,每次服用阿司匹林(生產企業:江蘇平光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6317)75 mg,1次/d。兩組孕婦均于生產前1 d停止服藥。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孕婦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壓<140/90 mm Hg且較為穩定,檢驗未發現蛋白尿;有效:治療后孕婦臨床癥狀顯著減輕,血壓140/90 mm Hg~160/110 mm Hg且較為穩定,檢驗發現蛋白尿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孕婦臨床癥狀、血壓、尿蛋白等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凝血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孕婦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D-二聚體(D-D)水平。③母嬰結局。統計兩組的早產、剖宮產、產后出血、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凝血指標治療后,兩組的PT、APTT均延長,D-D水平降低,且觀察組的PT、APTT長于對照組,D-D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凝血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的凝血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 PT(s) APTT(s) D-D(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3610.46±1.3113.66±1.27*30.55±2.0236.86±1.18*2.27±0.421.46±0.33*對照組3610.44±1.3511.72±1.32*30.02±2.2833.25±2.97*2.25±0.442.02±0.30*t 0.064 6.355 1.044 6.778 0.197 7.534 P 0.949 0.000 0.300 0.000 0.844 0.000
2.3 母嬰結局觀察組的早產、剖宮產、胎盤早剝、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母嬰結局比較[n(%)]
子癇前期是指妊娠前血壓正常的孕婦,妊娠20周后出現高血壓、尿蛋白癥狀的疾病。重度子癇前期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影響孕婦機體器官,更會危及其生命安全,影響母嬰結局。醫學界認為子癇屬于局部可逆性腦病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腦血屏障滲透性增加,而鎂作為特異鈣拮抗劑可降低腦及外周血管動脈血壓,所以臨床將硫酸鎂作為預防子癇前期向子癇發展的首選藥物。硫酸鎂中含有的鎂對人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酰膽堿釋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明顯阻止神經傳遞,松弛平滑肌,擴張血管,最終起到降壓、利尿等作用[4]。但臨床實踐發現,部分單一行硫酸鎂治療的子癇前期孕婦的臨床效果不甚理想,且多數孕婦在行單一硫酸鎂治療后可能會出現多種不良反應[5]。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發展,阿司匹林在子癇前期治療中的應用逐漸得到重視。阿司匹林作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鎮痛解熱藥物,具有抗炎性反應、抗血小板凝集等重要作用,且安全性較高。相關研究[6-7]表明,小劑量應用阿司匹林既可抑制內皮細胞中環氧化酶活性,又可強化機體凝血功能,有助于降低子癇發生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5),提示阿司匹林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可明顯提升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PT、APTT明顯長于對照組,D-D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阿司匹林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能夠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另外,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觀察組的早產、剖宮產、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阿司匹林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可有效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孕婦的凝血功能,減少不良母嬰結局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