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尚麗麗
(1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小兒心胸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2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兒常合并低體重及營養不良狀況,加上手術治療會加重患兒不適感,容易誘發應激反應,加劇能量代謝增加,故患兒在術后多需進行腸內營養支持[1]。由于CHD患兒胃腸道發育不完善,部分患兒在術后接受腸內營養支持時出現喂養不耐受情況。為保證患兒順利攝入營養,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人文護理是將人文關懷應用到護理干預中,給予患兒更多的關心和照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集束化護理將以循證為基礎的護理干預應用到腸內營養支持中,可明顯減輕患兒身體負荷,有助于提升干預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人文護理聯合腸內營養支持的集束化護理對低體重CHD手術患兒蛋白水平及舒適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省婦幼保健院行手術治療的74例低體重CHD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4~8歲,平均年齡(5.87±1.28)歲;出生時體重1274~2491 g,平均體重(1936.37±157.65)g。觀察組男24例,女13例;年齡4~9歲,平均年齡(5.89±1.31)歲;出生時體重1251~2483 g,平均體重(1929.45±141.71)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單純CHD并行手術治療;②年齡≤12周歲;③正性肌力藥物評分<20分;④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多種心內畸形或合并心外畸形;②合并胃腸道疾病;③合并惡性腫瘤。
1.3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監測患兒生命體征變化,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等。觀察組行人文護理聯合腸內營養支持的集束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A)人文護理。①營造溫馨的病房環境。保持病房環境干凈、整潔,患兒入院后安排專人進行陪同。②路徑式健康教育。明確每日的健康教育內容,對細節問題進行逐一落實,在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宣教過程中應選擇圖文并茂的方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兒建立活動室,組織患兒進行“吹氣球”比賽等,加強對患兒肺部功能的鍛煉。③關愛護理。給予患兒情感支持,定時開展主題游園會,通過朗讀兒童繪本、你畫我猜等童趣活動拉近與患兒之間的距離。(B)腸內營養支持的集束化護理干預。①漸進性營養支持。首次給予患兒約50 mL清米湯,若患兒無明顯異常表現,則使用腸內營養液進行營養支持,劑量為1 mL·kg-1·h-1,觀察患兒耐受情況。若患兒未出現不耐受情況,則每4 h增加一次腸內營養液使用劑量,每次提升1 mL·kg-1·h-1,直至6 mL·kg-1·h-1;若患兒出現喂養不耐受,則在上次腸內營養液使用劑量基礎上減半,并以該劑量進行持續喂養。②腹部按摩。對患兒進行腹部按摩,每次15 min,每4 h進行1次,及時檢查患兒腸鳴音,若無腸鳴音則繼續進行腹部按摩。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兒的蛋白水平。于干預前、干預7 d后測定患兒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總蛋白(TP)水平。②比較兩組患兒的舒適度。采用自制舒適度問卷從飲食、情緒、用藥、睡眠4個維度評價患兒的舒適度情況,滿分100分,Cronbach's α=0.850,其中≥80分為舒適,≥60分且<80分為一般舒適,<60分為不舒適。舒適度=(舒適例數+一般舒適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蛋白水平干預后,兩組的ALB、PA、TP水平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的ALB、PA、T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的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 ALB(g/L) PA(mg/L) TP(g/L)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4734.62±2.6140.21±3.24*90.42±0.92109.27±11.36*52.84±3.2261.28±4.63*對照組4734.58±2.6337.53±3.17*90.45±0.9195.86±12.25*52.81±3.1857.45±4.28*t 0.066 3.596 0.141 4.882 0.040 3.695 P 0.948 0.001 0.888 0.000 0.968 0.000
2.2 舒適度觀察組舒適度為97.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08%(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舒適度比較[n(%)]
CHD手術患兒普遍存在營養不良情況,加上醫療器械的刺激,會加重患兒的不適感,使應激反應的發生風險增加,故需對低體重CHD手術患兒進行必要的腸內營養支持,以減輕患兒的不適感[2-4]。由于CHD患兒胃腸道發育相對不成熟,容易發生喂養不耐受,而常規護理干預效果欠佳。因此,需將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應用于低體重CHD手術患兒中。
人文護理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在護理干預中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在兒科護理中應用較為廣泛[5-6]。人文護理通過營造溫馨的病房環境,可明顯減輕患兒對醫院環境的恐懼感,有利于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提高;實施路徑式健康教育,充分落實護理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可幫助患兒更好地進行康復鍛煉;根據患兒年齡特點進行關愛護理,能夠更好地與患兒進行溝通,緩解患兒的孤獨感。腸內營養支持的集束化護理可根據患兒耐受性進行相應的腸內營養供給,盡可能多地增加患兒的營養攝入,在降低喂養不耐受風險的同時更有利患兒身體恢復[7]。與常規腸內營養支持相比,集束化護理給予患兒漸進式營養支持,有利于減少胃腸道不耐受的發生,而腹部按摩的實施能夠加快胃腸蠕動,加速胃排空,進一步降低喂養不耐受發生率,從而明顯提升患兒的蛋白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ALB、PA、TP水平及舒適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人文護理聯合腸內營養支持的集束化護理在提升低體重CHD手術患兒蛋白水平及舒適度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人文護理聯合腸內營養支持的集束化護理可明顯提升低體重CHD手術患兒的蛋白水平和舒適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