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柳青



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舉行,北京市朝陽區(qū)實驗小學作為“全國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基地校”,如何通過教學讓學生以剪紙作品致敬冬奧,如何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并傳播出去,如何讓學生通過剪紙創(chuàng)作堅定文化自信?為此,筆者在人美版義務教育教材《美術》五年級上冊“動態(tài)之美”一課的基礎上,設計丫“冰雪友情剪繪其美”的單元課程。
北京市朝陽區(qū)實驗小學是全國冰雪運動特色校。學生經常觀看學校冰球隊的比賽,并且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表現冰球故事。此外,張家口作為本次冬奧會的攜手舉辦城市,有享譽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蔚縣剪紙造型生動、色彩絢麗,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圍繞這個契機,筆者設計并開展r凸顯時效性和專業(yè)性的單元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了解奧運精神、關心國家大事。
一、學情分析
課前采用實踐創(chuàng)作、訪談交流和經驗了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相關調研。五年級學生了解繪本的表現方式,能夠以繪畫的形式表現運動中的人物和場景,但人物動態(tài)普遍不夠生動,作為剪紙?zhí)厣#瑤缀趺课粚W生都具備剪出人物造型的能力,但對于如何給服裝進行色彩搭配還缺乏有效的方法,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總結歸納民間美術中色彩的選擇和搭配的技巧,激發(fā)學生大膽設色、巧妙搭配的能力,以藝術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探究能力較強,思維活躍,但是在“提出有效問題”這一方面的能力稍有欠缺,需要教師幫助找到思考問題的方法。
二、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為“描繪冰雪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確立繪本故事主題、創(chuàng)編故事腳本并創(chuàng)作出四幅為一組的故事畫稿,展現運動瞬間之美。第二課時為“剪繪冰雪人”,學生探究夸張的人物動態(tài)、剪制技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宣紙剪出人物動態(tài)及場景,表現冰球運動員的動態(tài)之美。第三課時為“悅染冰雪情”,也是單元教學的重點課程,學生要探索蔚縣剪紙的色彩搭配和染色方法,并為剪紙染色,呈現出染色之美。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層層遞進,在教給學生創(chuàng)作方法的同時,促進學生自身的知識建構。教學過程將“立德樹人”貫穿始終,達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目標。
三、課程設計——以第三課時“悅染冰雪情”為例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蔚縣剪紙的色彩、染色方法,能夠運用對比色表現冰球故事中的情景,提升圖像識讀和美術表現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實踐和匯報等學習的方式,體驗多種配色、染色方法,感受創(chuàng)作染色剪紙的樂趣,提升美術表現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完整的剪紙繪本創(chuàng)作,提升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深層次能力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增強學生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采用民間美術中的色彩給冰球人物的服裝進行合理的色彩搭配。
難點:蔚縣剪紙中的暈染技法。
3.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磁力色相環(huán)教具、自制換裝游戲拼貼教具、自制列車展板等。
4.教學過程
本課分為欣賞、探究、實踐、展示四大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逐步感受美、探索美、創(chuàng)造美和傳遞美。
(1)賞物尋色-感受美
①欣賞蔚縣剪紙作品
教師展示蔚縣剪紙圖片(圖1),請學生概括民間美術中色彩的特點。學生初步感知蔚縣剪紙強烈而鮮明的對比效果。當教師展示蔚縣剪紙實物作品時,學生能直觀、近距離觀察蔚縣剪紙色彩層次變化的魅力,從而加強印象。
②找出對比色
復習鞏固已掌握的色彩知識,利用教具磁力貼片色相環(huán)(圖2)貼出蔚縣剪紙中出現的三對對比色。
【設計意圖】欣賞蔚縣剪紙作品,將學生帶人真實的情境中,感受民間美術的色彩魅力,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四探配染·探索美
教師設計多元的教學活動,學生歷經四次探究實踐,逐步探索出冰球人物服裝的色彩搭配規(guī)律和蔚縣剪紙的染色方法。
①初次探究——換裝游戲
教師出示自制的換裝游戲教具(圖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游戲中嘗試拼擺出多種服裝搭配方案(圖4),感受冰球人物服飾中色彩的對比效果。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色彩搭配方案與蔚縣剪紙中的配色進行對比。學生嘗試提取蔚縣剪紙中的配色,感受其藝術魅力。
②二次探究——填色
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工具完成填色游戲。學生給冰球人物的服裝快速填色,感受服裝中色塊大小的對比使藝術作品更加生動的魅力。每位學生都在填色游戲過程中嘗試自己的配色方案,更深入地探索民間美術中的色彩美。(圖5)
③三次探究——染色體驗
在實際操作的染色環(huán)節(jié),學生邊體驗邊思考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嘗試用筆、用色的方法。有的學生發(fā)現自己的作品色彩不夠鮮艷,有的學生提出色彩過渡不均勻和顏色暈染過快的問題。
教師根據出現的實際問題,采用現場視頻的方式連線剪紙藝術家徐陽老師(圖6)。學生與徐老師交流,徐老師以傳授染色口訣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染色技法的難點。(蔚縣剪紙染色口訣:酒精調,過渡妙,報紙按壓色不跑;三分剪,七分染,先淺后深色彩好。)
④四次探究——染色實踐
學生依據染色口訣再次嘗試,領悟其中的染色奧秘。教師觀察到一部分學生染出的色彩層次變化不夠鮮明,存在技法方面的困難。
針對學生存在的難點問題,教師采用微課的形式直觀展示染色過程。在染色時選擇蔚縣剪紙中經典的玫紅色和綠色,將二者搭配,并作為畫面的主色調,強烈的對比色搭配能夠彰顯冰球運動的激情。顏料與水和酒精調和后能夠加強色彩暈染的效果,用黑色作輔助色能夠增強畫面的穩(wěn)定性。(圖7)
教師小結:畫面有主色調,色彩有深淺過渡,巧妙運用黑白色。
【設計意圖】教師搭建腳手架,逐步引導學生完成從獨立思考到合作學習的過程。以染色口訣加深學生的記憶,視頻連線更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美術表現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
(3)合作實踐·創(chuàng)造美
教師布置實踐活動內容,為冰球繪本染色,并明確繪本色彩搭配要合理,故事情節(jié)要有連續(xù)性,染色要細致、均勻。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創(chuàng)作,在實踐的過程中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對民間美術色彩的運用情況,并為個別學生示范暈染、過渡的技巧。
【設計意圖】圍繞冰球故事主題,通過多元的實踐形式完成作品,體現建構的意義。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過程,反饋學生對本課學習的掌握情況。小組合作完成染色,提高課堂實效性,增加成就感。
(4)情感升華·傳遞美
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以教師原創(chuàng)設計的一列10米長的“京張高鐵”列車為展板,給予學生傳遞美的展示平臺。每組學生將染色的剪紙繪本貼滿整個車窗,在燈光的映襯下,作品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效果。這輛承載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京張高鐵”列車,即將開往2022年北京冬奧會。
在評價環(huán)節(jié),采用教師評、小組互評等多元的評價方式(圖8)。學生表示作品中的冰球人物與民間美術色彩的有機結合呈現了靜中有動的意味,展現了賽場上激情與友情的碰撞(圖9)。教師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相信中國剪紙必將乘著中國高鐵,走向冬奧,走向未來。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huán)節(jié)關注學生在課上的實際收獲,呈現的作品能夠達到烘托氣氛、升華情感的目的。多元的評價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能力,促進其反思能力的形成。
教師總結:冰球運動作為冬奧會中重要的比賽項目,不僅考驗選手們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更考驗自身的體格素質。我們作為新中國的青少年一代,更要努力磨煉意志、強健體魄,做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體會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參與有益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各項活動,提升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
四、教學后記
學生熱情高漲地完成本單元的學習活動,并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剪紙藝術作品“為冬奧獻禮”。有的學生說,自己的作品能夠表現冰球運動并展示在“京張高鐵”之上,助力冬奧,感到非常自豪。有的學生說,嘗試創(chuàng)作了享譽世界的蔚縣剪紙,感受了這種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也體會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的感慨讓身為教師的我更加堅定,單元教學一定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設置真實的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能夠營造自由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課堂教學效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本課的教學活動設計緊密聯(lián)系學校的特色課程,充分依托豐富的課程和教學資源,貫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校日常開設的冰球和剪紙等素質課程,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更為學生積累了生活閱歷、打開了創(chuàng)作思路。課堂中與剪紙藝術家的連線環(huán)節(jié),更是落實新形勢雙師課堂的重要方式。可見,學校提供的寶貴資源為課堂教學提供保障、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搭建了良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