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濤(博士/高級會計師)田高良(教授/博導)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西安 710049)
在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背景下,建設高端會計人才隊伍是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財政部于近期發布了《關于開展2022年度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選拔培養的通知》(財會[2022]7號),以不斷增強我國在國際會計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著力培養一批符合我國會計工作國際交流與合作需要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財政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梯隊建設,是認真落實《綱要》關于“培養造就高水平會計人才隊伍”任務的重要創新。按照《綱要》指示,實現會計人才強國,均衡協調,加快推進高端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適度創新,培養特別是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會計人才;統籌兼顧,建立具有國際資質和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新經濟時代,我國進一步出臺各項鼓勵政策,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重大工程,營造會計人才梯隊建設與發展良好環境。在此背景下,我國會計人才素質明顯提升,人員隊伍結構趨于合理,會計人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財政部頒布的《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年)》為我國會計人才發展總體目標指明了方向,是做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智能時代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中國會計服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通過與國際行業數據比較分析,發現當前我國高端會計人才發展不均衡,層次失真,階梯斷層,發展和培養高端新型會計人才,是我國人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方向。
根據教育部和財政部相關數據,我國會計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偏離度較高,學歷結構層次極差較為明顯,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素質有待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國按職稱序列分布,具有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有670.20萬人次,占比71.85%;具有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有242萬人次,占比25.94%;具有高級會計師資格或相當于高級資格的有20.6萬人次,占比2.21%;近五年環比分別增長79%、51%、73%。我國相當部分本科和職業院校均開設了會計專業課程,具備會計科研和教改能力,特別是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會計學科不斷變革和升級,很多院校已開展了會計智能化轉型。
根據財政部綜合評估分析,目前,我國財務會計持證資格人員已超過1 660萬人次,但是人才層次不均衡,具有中高級職稱以上的高層次、高學歷、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不足200萬人。依據《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年)》目標,到2025年,要實現我國會計人才初級占比50%、中高級占比50%;與世界接軌,高端會計人才增長10%以上,智能化會計人才和會計信息化管理人才資源需求增長10%,高端會計人才總量增長40%,進入世界會計人才強國行列。
根據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對會計人才的統計分析,全國各區域會計人才層次發展不均衡,對會計人才的評價各不相同,高端會計人才層次管理發展不匹配。研究表明,區域性高級會計師資格占比約0.8%,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僅占0.29%,高端會計人才依然缺乏,與國家的戰略目標存在較大差距,如下頁表1所示。

表1 2020年我國相關省(市、自治區)會計人才分布 單位:萬人
新常態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逐步深入,對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需求已是大勢所趨,在經濟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下,打造和發展高端會計人才,必將成為支持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國際經濟信息的支持者和提供者,會計的中長期發展需要適應國際會計準則的新要求,順應全球共同遵循的會計管理模式,促進高端會計人才參與國際競爭,適應新經濟環境的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廣大會計人員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緊緊圍繞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一帶一路”為我國的國際化發展和定位,以及為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倡議激發了對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需求,企業應充分順應時代的潮流,抓住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的歷史機遇。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會計人才制度體系。建立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對高端會計人才的階段性要求;是高端會計人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立足的重大戰略選擇。目前,我國發展正處在大變革、大發展的轉折時期,建立符合國家戰略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標準,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路徑。
隨著我國會計準則從“實質性趨同”向“全面趨同”轉變,必然產生對熟悉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國際會計準則的高端會計人才的更大需求。加快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造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需要建立一套適應國際會計準則的會計人才評價標準。
實施國際審計準則有利于世界經濟的融合,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提高會計理論創新能力,維護公共利益。參與國際會計審計標準的制定,可以增強我國在審計專業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培養能夠承擔國際會計與審計業務的高端人才,選派一批業務精英、領軍人才,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采取國際聯合或國內外著名機構培養的方式,側重于國際審計理論與案例設計,可以為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提供支撐。
新商業創變背景下,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涌現,智能財務機器人云終端的發明創造,給會計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借助“互聯網+”模式,利用財務云技術、人工智能識別技術,通過財務智能設計及技術建模,可以實現財務流程的優化與高效。在大數據時代,勢必需要一批懂管理會計,會分析決策,高端引領的創新型、科技型、復合型高級會計人才。
在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和國際并購與跨國行業的過程中,必然需要關注我國會計人才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目前我國很多國有企業、大型民營創新企業,都在尋求海外并購整合機會,拓寬海外上市理念,以適應業務國際化和經營國際化的需求。這就要求更多的精通國際金融、國際交流會計語言,熟悉國際國內會計標準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以順應現代集團企業財務轉型、升級,世界經濟業務創新發展實踐的新生態。
黨中央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對會計人才體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經濟社會發展對會計人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以“變革融合”為特征的會計改革發展趨勢也對會計人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運用國際眼光,引領國際視野,樹立國際化戰略,掌握國際規則,適應國際環境是適應國際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理念。注重國際化的學習與交流,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提高國際會計理論創新能力,加速自身國際化進程,加強資本的國際化運作,解決全球性問題,是培育具有國際水準的會計理論高層次高端會計人才的基本愿望。
樹立戰略思維,拓寬國際視野,是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需要具備的思維和總體目標。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順應時代發展,符合時代需求,具有國際戰略思維,高素質,復合型,創新與決策能力強,實務經驗豐富,即國際化、創新化、專業化、高端化人才定位是人才培養的總目標。應培養會計學術界、會計實務界、注冊會計師行業三大方向,專業知識儲備豐富、分析能力多元、邏輯思維穩定、國際應變能力強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
建立運行高效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和綜合評價體系,融入國際經濟,培養具有全球視角、通曉國際商務規則,具有高度責任感,掌握國際商務運作流程,具備未來領導能力的會計人才,需要針對具有跨專業交流能力、精通國際會計實務的高端會計人才制定一系列制度體系。應創新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目標定位和培養機制,搭建學術交流平臺與科研創新體制,實行課題研究制度和雙師培養制度,完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能力框架。
打造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創新平臺,推動建立會計產學研戰略聯盟。科學調配,充分發揮產學研互補和協同優勢。科學選拔,建設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基地,鼓勵和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會計人才聯合培養,力求培養出一批高、尖、精的國內國際一流會計行業人才。高端引領,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庫和智能庫。智能服務,發揮各級行業協會平臺作用,建立高端人才交流平臺,為國際經濟預測、國家資源調配、企業的決策控制培養力量。
創新培養手段,會計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相結合,開展會計領域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廣創新管理平臺和創新科研成果。實施跨國培養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共贏機制,創新教學體系和國際教學體系接軌,實踐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樹立國際會計行業發展戰略,推動國際會計理論和國際協會協調發展,建立會計行業名家專家團體和國家人才學術研究基地,將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上升到戰略層面。
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管理制度,建立量化考核評價體系,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實現信用信息的互換、互通和共享,建立高端會計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系統、評選系統、考評體系、表彰機制,動態配置人才,實現“提質增效”的改革發展目標,全面深化會計職稱制度改革。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和持續培養機制,實現質量評價與崗位匹配的雙向監管機制,從戰略的角度高度重視高端核心會計人才的培養效果。
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隨著大數據、財務云、智能終端機器人、財務共享平臺的出現,對會計人員的戰略財務決策能力、綜合素質能力、財務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形勢,特別是國際法則與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與國際理財,國際貿易與國際決策等學科知識的交叉與融合,會計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就是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理論素養深厚;國際視野寬廣,知識結構優化;通曉國際商務,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也就是精通國際會計準則,創新能力突出;把握中國國情,組織領導示范,通曉國際行業慣例,專業管理并重;熟悉國際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的高層次戰略型高端會計人才。
推動會計工作與經濟業務深度融合,推進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優化會計學科專業體系、會計人才培養體系設計,注重培養會計人員前瞻性的思維能力、商業預測能力、戰略策略決策能力。管理會計的國際化,促進了國際應用型教育培養,應加強全日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培養,大力提升經濟學類管理學會計博士的培養規模和會計科研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財政部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國際會計名家工程和學科名家專家工程等。開展中外辦學培養國際化人才,為我國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師資基礎,加強與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會CG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協會CMA等的交流與合作。
優化培養結構,培養能夠積極參與國際會計和審計準則的制定,能駕馭國內外大型跨國公司工作的高端會計人才。與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科技的飛速進步同步,符合國際職業能力體系和相關專業素質體系,應培養適應全球戰略視野,精通準則系統,爭取國際標準的話語權,精通外語應用與交流能力,具有扎實的國際會計理論的高端人才綜合能力。未來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是立足中國國情,了解跨國文化,參與國際競爭,順應國際政治環境的高端會計人才。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教育委員會提出,國際化大型企事業單位應滿足高端人才職場需求,能從容適應國內外商業環境的變化。在我國,各個行業對高端會計人才的需求相當大,特別是掌握國際會計準則的高端人才,應鼓勵其有效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服務。應把德商、情商、智商作為國際創新能力,以及具有國際業務能力,作為培養新型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新理念。
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動會計工作適應數字化轉型。近年來,我國的會計環境發生了變化,會計人員需要適應智能財務的要求,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政策學科水平,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培養具備國際會計師執業水準和國際行業水平的財務專家,促進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樹立會計師行業國際標準,提高國際戰略定位的決策能力和駕馭能力。
創新科研組織模式,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學科水平前沿、有海外留學和專業實踐背景、學習創新意識強、團隊領導力合理的優秀會計學術帶頭人隊伍。面對國際競爭環境,培育的會計理論高層次學術人才,應發揮帶動效應、引領效應、輻射效應,開展人才培養與產學研相結合,造就拔尖人才。在國際范圍內,穩定現有會計學術梯隊,著力加大中青年會計學術專家人才梯隊建設,實行高校會計學術與企業高端會計人才“1+1”導師培養系統,合理人才與資本資源平衡配置,為社會培養高水平、高科研能力的高端會計人才。
以戰略思維、業財融合、數字智能為導向,打造新型智庫模式,培養高層次財會人才是我國培養高端會計人才的新思路。面向全球,吸引和構建高水平的會計科研人才隊伍,給予重要的管理和科研崗位,具有高學歷、高職位、高職稱、高潛力的人才機會。面對企業,培養具有敏感政策分析能力的高端應用型會計人才,以及實務與科研雙創型高層次經濟管理人才。面對高校,培養具備國際交流能力,把握國際會計理論與發展動態,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操作能力強,高層次創新引領型學術人才。面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培養綜合審計專業強,國際審計敏感度高,信息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強,適應新形勢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高端會計人才評價體系的建立,表明了我國對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思路和發展方向。科學有效的培養認證與質量評價體系,服務和監控一體化,全面系統地指明了我國高端會計人才培養的重點和方向。提高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質量,有助于監控各培養單位和會計學術團隊,發揮動態監控和實時跟蹤評價的中介作用,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會計專業評價方案,推動管理會計理念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會計人才向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復合型國際化人才方向發展。
立足智能信息趨勢,貫徹會計人才總體發展要求,主動尋求突破,以數字經濟與智能信息化為支撐,引領世界范圍內的國際化財務保障,開創會計人才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一是戰略管理方向。培養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意識、管理創新精神、組織領導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綜合型經營管理人才,迫切需要一批既精通專業又熟悉信息技術,既具備戰略思維又富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會計人才,推動會計智能化發展。二是財務專家方向。培養精通國際化業務、財稅政策、財務管理、資本管理及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專家型人才。以能力框架為指引,掌握數字科技與財務的融合思維,擁抱財務數字化轉型,重塑財務職能,智慧財務成就智慧企業。三是財務融合專家。深化數字轉型,體驗數字化轉型方案,洞悉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下集團管控和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助力集團管控和管理會計數字化模式的重構與創新。
從經濟結構調整和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來看,勢必要求適應國際發展需要,培養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為適應國際上的需求變化,應比較借鑒國內外高端會計人員培養模式,凝練中國培養模式,發揮國際化視野的高水平、高層次、復合型、綜合性人才和創新型高端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貫徹關于加強國際化發展的總體理念,為促進我國經濟建設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為實現新時代會計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