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寶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電動環衛車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作為垃圾清運使用,還可以減輕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整車控制策略作為其核心部件,它的優劣直接影響驅動系統的效率,并對整車的動力性、經濟性有很大的影響。
本文以一款壓縮式純電動垃圾車為研究對象,整車基本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整車基本參數表
對純電動環衛車所要求的動力性指標有30 min最高車速:≥100 km/h;最大爬坡度:≥35%;0 km/h~50 km/h的加速時間:≤12 s。
圖1為系統構型,系統采用的是雙電機,它們分別與變速箱和行星排耦合。行星架可以進行鎖止,行星排連接的是2擋變速器。當結合套處于位置Ⅰ,此時為1擋,動力由齒圈輸出;當結合套在Ⅱ位置,此時為空擋,動力不輸出;當結合套在Ⅲ位置,此時為2擋,動力由齒圈輸出。

圖1 純電動環衛車動力系統構型圖
作業電機通過行星機構的太陽輪進行動力輸出,通過氣壓離合器實現動力的通斷。當氣壓離合器結合時,行星架和太陽輪空轉,驅動電機驅動車輛行駛,作業電機驅動作業裝置作業;當氣壓離合器分離時,驅動電機和作業電機共同驅動車輛行駛。該系統可以同時滿足驅動和作業的使用需求??蓪崿F停車作業、行駛作業、單獨行駛三種工況,可以降低系統功率及轉矩冗余,提高效率。
動力系統有六種工作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動力系統工作模式表
基于純電動環衛車的動力性指標,進行參數匹配,包括雙電機、傳動比和動力電池的參數計算,表3為最終匹配結果,并在Simulink中搭建整車動力學模型。

表3 雙電機與變速箱主要參數表
基于動力系統特點,行駛驅動可以由驅動電機單獨驅動、驅動電機與作業電機共同驅動兩種模式。0 km/h~60 km/h時,雙電機共同驅動;60 km/h~100 km/h,驅動電機單獨驅動。
文中以系統效率最優為目標,根據雙電機各自的驅動效率Map圖,如圖2所示。在1擋和2擋狀態下分別對驅動電機輸出轉矩的分配進行全局離線尋優。電驅動系統的效率為雙電機、變速箱以及傳動機構組成的驅動系統效率。驅動系統的優化模型

圖2 電機效率Map圖

式中,η為驅動系統效率,Td為主減速器的輸入端轉矩,Nm;nd為主減速器輸入端轉速,r/min;T1、T2分別為驅動電機與作業電機的輸出轉矩,Nm;n1、n2分別為驅動電機與作業電機的輸出轉速,r/min;η1、η2分別為驅動電機、作業電機在各自轉速、輸出轉矩下的效率。
基于MATLAB進行仿真運算,得到兩個擋位的驅動系統效率表,如圖3所示。

圖3 變速箱1、2擋時系統效率表
對于0 km/h~100 km/h內所有工作點,驅動電機均參與驅動過程,因此,需要對其全部工作點制定換擋策略。根據驅動系統效率表,可以得出驅動電機工作點處系統的最高效率,對得到的結果進行列表,形成兩個擋位分界線,而后添加結合動力性能的降擋線,形成系統最優的換擋曲線。
根據全車速和驅動系統外特性,車速在60 km/h~100 km/h范圍內的所有工作點,采用驅動電機獨立驅動方式,在2擋時可以達到轉速要求;在0 km/h~60 km/h區域內采用雙電機驅動方式,由驅動系統外特性可以得出,在雙電機低速大轉矩區域,需要采用1擋;在雙電機可換擋區,1擋、2擋兩個擋位均能滿足車輛的行駛需求;在雙電機高轉速區,采用2擋,以上四個區域,如圖4(a)所示。
根據兩個擋位的驅動系統效率表,針對雙電機可換擋區域的任一工作點,選擇高效的擋位。所有工作點選擇擋位后,將兩個擋位的邊界連線,可得到雙參數經濟性換擋規律的升擋線,如圖4(b)所示。

圖4 工作區域及效率對比
對于0 km/h~60 km/h范圍內的所有工作點,對于任意車速和油門踏板開度,由換擋規律,可知應選擋位,進而可計算驅動系統輸出軸的需求轉矩。根據車速可以得到驅動系統輸出軸的轉速。依據驅動系統輸出軸轉速、擋位和需求轉矩,可以得到驅動電機的輸出轉矩。對于60 km/h~100 km/h范圍內的所有工作點,與上述步驟類似,對于任意車速和油門踏板開度,由換擋規律,可知應選的合適擋位,進而確定驅動電機的輸出轉矩。可得到轉速范圍內所有工作點的轉矩分配,即形成雙電機變速箱驅動系統協同控制策略。
中國重型商用車瞬態工況(China World Transient Vehicle Cycle, C-WTVC)分為0 s~900 s為市區工況,901 s~1 368 s為公路工況,1 369 s~1 800 s為高速工況。因純電動環衛車只在市區和公路工況中運行,所以本文選取的仿真工況為前1 368 s。
圖5為純電動環衛車在運行過程中,車輛總需求轉矩和驅動電機的轉矩變化及動力電池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 SOC)變化情況。在整個循環工況下,SOC變化較為平緩,在某些時段內,有小幅度上升的趨勢。

圖5 運行過程中扭矩及SOC變化曲線
該動力系統構型有多種模式,行駛模式、作業模式以及行駛+作業模式,各種模式的驅動形式有:(1)驅動電機1擋單獨驅動;(2)驅動電機2擋單獨驅動;(3)驅動電機1擋+作業電機;(4)驅動電機1擋+作業電機聯合驅動;(5)驅動電機2擋+作業電機聯合驅動。

不同驅動形式下,純電動環衛車爬坡曲線如圖6(a)所示,驅動電機在變速箱1擋和作業電機耦合工作時,最大爬坡度超過35%。

圖6 動力性曲線圖
在驅動電機1擋和作業電機耦合工作時加速最快,純電動環衛車加速曲線如圖6(b)所示,0 km/h~50 km/h加速時間小于10 s。
驅動系統的經濟性測試,分別基于等速法與工況法(C-WTVC),仿真結果如表4所示。驅動電機和作業電機耦合工作,變速箱1擋時,最大爬坡度可超過35%,性能指標達到了要求。

表4 純電動環衛車仿真結果
表5為原策略與新制定策略相比,新制定控制策略車輛在0 km/h~50 km/h加速時間、工況電耗方面較均現有產品有所提升,在最高車速、爬坡能力方面與現有產品基本持平。

表5 車輛動力性經濟性對比
本文以有多種工作模式的純電驅動環衛車為研究對象。制定了雙電機轉矩分配策略、效率最優換擋策略、雙電機變速箱協同控制策略,通過仿真分析證明驅動電機和作業電機可以工作在高效區,符合使用需求且動力性及經濟性較原策略分別提升了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