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相視著彼此微笑。”這是包珍妮在2020年為“復學第一課”戰疫主題曲創作的歌詞。
包珍妮出生在浙江省文成縣一個普通家庭,1歲時,她還站不穩。醫生診斷她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SMA),并斷定她“活不過4歲”。聽到這個診斷結果,她的父母覺得天都要塌了。然而,如今包珍妮已經21歲了。雖然她癱瘓在床,需要24小時佩戴呼吸機,但她勤奮刻苦,堅持創作,已出版了詩集《予生》,還學會了多國語言。
“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隨心所欲的詩人/盡寫些奇怪的詩/對于旁人的評價不聞不問”。這是包珍妮寫下的第一首詩——《做個詩人》。長期臥床的包珍妮,想到小時候媽媽做的海鮮最好吃,想到小學的教室和課堂,想到過年在外婆家團聚,于是她寫下:“窗外麻雀喳喳叫/河上小橋/楊柳輕輕搖/稚嫩孩童開懷笑……在田園里奔跑/無拘無束多逍遙”。這首《故鄉游》后來還被改編成歌曲被人們傳唱。
2020年2月29日,包珍妮接到央視導演的電話,稱她此前為《經典詠流傳》創作的歌曲《草》振奮人心,希望她能以抗疫為主題重新創作歌詞。接到邀請后,包珍妮先后交出了兩稿,但她自己并不滿意。3月6日,包珍妮因氣切套管損壞,不得不做氣切口擴大手術,暫停創作。當她從手術車上被放到ICU的病床上時,她第一句話就說:“爸爸,你把手機拿給我,央視那邊的任務,歌詞我還沒改好,我今天或者明天一定要把它改好。”爸媽看著倔強而認真的女兒,一時間被感動得淚濕雙眸。
“在特殊的疫情時期,我們能通過這首歌傳遞力量,這就是這首歌存在的意義。”包珍妮說。
(摘編自《做人與處世》2022年第16期)
◆素材解讀
雖然需要依靠呼吸機來維持生命,包珍妮卻堅持創作,寫出數十首詩歌和歌詞,還出版了個人詩集,曾被公眾稱為“勵志作詞人”。《草》的歌詞鼓舞人心,在這個特殊的“抗疫”時期給了眾人無限的勇氣和能量。世上所有的花草都是由種子萌芽生長而來的,渺小的它們生來被黑暗淹沒,卻努力探頭,從黑暗中尋找光明。無論身處順境或困境,我們都應全力綻放,努力讓生命更加出彩。
◆適用話題
堅韌不拔 砥礪前行 逆境成長 大愛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