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蕊蕊
(甘肅省莊浪縣水務局,甘肅 莊浪 744600)
莊浪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西麓,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全縣共有18 個鄉(鎮),總面積1 553 km2,總人口45.26 萬人。地處大陸腹地,冬半年(10 月—翌年4 月)降水稀少,氣溫低,氣候干冷;夏半年(5—9 月)降水較多,但不均勻,干旱、冰雹和暴洪災害頻繁,多年平均降水量512 mm,且降水年內分布極為不均,年際變化很大。境內河流均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的一級支流葫蘆河,二級支流莊浪河,三級支流水洛河,共有500 m 以上的支溝2 353 條(有常年流水的26 條),其中一級支溝244 條,長762 km;二級支溝303 條,長445 km;三級支溝1 826 條,長664 km。水資源總量9 039 萬m3,其中地下水資源總量355萬m3,地表水資源總量8 684 萬m3,人均水資源量204 m3,約為甘肅省平均水平的1/5,平均水資源量1 485 m3/hm2,約為甘肅省平均水平的1/4。2021 年降水量425.4 mm,最大一次發生在10 月3—6 日,降水量42.9 mm,6-9 月降水量264.6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2.2%。多年平均蒸發量850 mm,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著莊浪縣社會經濟發展。
2.1.1 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 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方針,全面落實省、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莊浪縣政府先后印發了《莊浪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建立莊浪縣節約用水工作協調機制的通知》,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水務局、生態環境局局長為副組長的節約用水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目標,確定了工作任務,提出了保障措施,全面協調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結合莊浪縣節水型社會建設實際,制定了年度節水任務清單,并要求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全年建成節水型學校1 個,節水型企業5 個,維修改造供水管網32.22 km,中水回用率為5.3%。召開協調推進會議要求相關部門對管理的行業或下屬機構對用水設施、工藝進行改造,加大節水知識宣傳,增強干部群眾節水意識,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開展了水利行業節水型單位建設,制定了節水型機關建設相關管理制度,編制了《水利行業節水型單位建設實施方案》,共改造安裝節水龍頭等計量設施,配置廢水收集桶4個,在單位公共場所和用水器具位置張貼節水宣傳標志,全面提升了職工節水意識。
2.1.2 加強用水強度控制實施 嚴格執行計劃取水制度,年初要求各取用水戶上報年度計劃取水量,確定專人依據行業用水定額,結合取水用途,逐戶進行審核,嚴禁超許可上報計劃用水量。全年共維修改造城區公共供水管道5.77 km,有效降低了管網漏損率,漏損率為8.5%。動員鼓勵工業企業對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減少了水資源開發利用量,提高了廢水處理能力和回用量。全縣5 家重點企業建成為節水型企業。建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4 處,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13 萬hm2,實現了大水漫灌向精準節灌的轉變,平均節水約450 m3/hm2,年節水量約62 萬m3,自流灌區進行了挖潛改造,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
2.1.3 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 建成了南湖、陽川等5 個鄉(鎮)污水處理站,開建了盤安、良邑、永寧、通化、楊河5 個鄉(鎮)污水處理站。建成了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日收集污水量增至1.5 萬m3,實施了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及中水回用項目,年可回用中水約90 萬m3。
2.1.4 開展節約用水攻堅戰 嚴格執行用水定額管理,對列入省、市、縣重點監測單位的取用水戶,根據《甘肅省行業用水定額(2017 版)》,按照工業生產總值、供水人口等確定取用水戶年度計劃用水量,防止用水量超定額、超計劃。新增取水戶嚴格按照用水定額核定用水戶申請水量,嚴禁超定額許可,確保了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了加強節水管理,開展了節水評價工作,在年度規劃和建設項目設計中要求對工程節水情況進行評價。在工程實施階段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確保節水設施與主題工程同實施。
2.1.5 加強節約用水監管 在全國用水統計調查直報系統中錄入了大中型灌區、小型典型灌區、公共用水戶、自備工業取水戶、自備服務業取水戶名錄,舉辦了用水統計直報系統培訓班,對取用水戶業務人員就系統操作應用進行了培訓,建立了取用水臺賬,要求按時間節點錄入取用水量。開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引洮二期莊浪應急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莊浪縣2021 年農村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初步設計報告中設置專門章節對節水進行了評價。為了加強取用水戶用水管理,制定了《節水監督檢查年度計劃實施方案》,并按照方案開展檢查。隨機抽查執法檢查人員,對各取用水戶取水、用水、節水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規范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并把節約用水列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內容,年終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上報縣政府,作為評價各鄉(鎮)和部門年度工作的依據。
2.1.6 開展節水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節日,向廣大干部群眾發放水法律法規及節水知識宣傳資料,同時采取“進社區、進學校、進小區”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宣傳,邀請縣新聞媒體對水法律法規及節水知識宣傳活動進行報道,提高了干部群眾水憂患意識,營造出人人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社會氛圍。
2.2.1 科學調度水資源 縣境內主要有水洛河、葫蘆河、清水河和莊浪河4 條河流,水資源總量為9 039 萬m3。根據全縣水資源狀況編制完成了《莊浪縣水資源調度方案》,在水資源干旱季節,嚴格按照方案合理調度區域水資源,滿足生活、工業、農業用水需求。
2.2.2 加強取水口監管 為深入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精神,根據省、市要求,制定了《莊浪縣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行動目標,確定了工作任務,安排專人對48 家取用水戶取水口全部進行了核查登記,并錄入用水量統計直報系統。
2.2.3 推廣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應用 積極推廣電子證照應用,按照甘肅省水利廳加快存量紙質取水許可證電子化轉換工作的相關要求,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確定專人負責電子證照轉換工作。全縣共辦有取水許可證的取用水戶43 戶,完成電子證照轉換的40 戶,完成率93%。
2.2.4 推進水價改革與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大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制定印發了《莊浪縣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細則》,成立了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的莊浪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建立了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全縣自流灌區有效灌溉面積0.29 萬hm2,計劃用10 年時間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每年計劃試點面積133.33 hm2,實際實施面積133.33 hm2。
2.3.1 保障重點河湖生態流量 編制了《莊浪縣水洛河生態基流(枯水期)補水方案》,在枯水期對河道水量進行科學調配,在保障生活、農業、工業用水需求外,滿足河道內生態用水量。同時,沿河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對管轄區域加強管理,嚴防用水戶私自取水。枯水期重點用水企業在滿足生產用水的條件下,下泄部分水量,補充河道生態用水量。
2.3.2 加強地下水管理 依法打擊未經許可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的違法行為,在地表水能夠保障行業用水需求的區域,嚴格審批開發利用地下水。縣政府印發了《莊浪縣城區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水源井關閉工作方案》,依法關閉城區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12 眼自備水源井,加強自備水源井巡查檢查,發現一處關閉一處,地下水位逐年上升。
2.3.3 加強重要飲用水源保護 縣內有梁河北調、店峽南調、中部山區、鄭河人飲及花崖河水庫、竹林寺水庫、紅崖灣水庫水源地,在水源地栽設圍網1 900 m,安裝界標20 塊、界樁20 個、宣傳牌52 塊。2 個縣級水源地和7 個“千噸萬人”水源地水質每季度檢測1 次,水質均穩定達標。定期對建成的抗旱應急工程水源、設施設備等進行維修養護,確保工程在干旱時節能夠正常供水。
2.3.4 農村飲水安全監管 一是加大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制定印發了《莊浪縣農村人飲排查包查工作方案》《莊浪縣農村人飲應急供水預案》《莊浪縣“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規劃》,莊浪縣人民政府于2021 年3 月以莊政辦發〔2021〕73 文對規劃做了批復。2021年建成了鄭河鄉水源保障工程和農村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其中鄭河鄉水源保障工程建成日處理水量5 000 m3的水廠1 座。鞏固提高了韓店、鄭河、永寧3個鄉(鎮)24 907 人的供水保障水平。農村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新建調蓄池2 座,配套調蓄更換輸配水PE 管道30.72 km,解決了全縣18 個鄉(鎮)74 975 人的供水問題,進一步提高了農村水源穩定性和保障能力。二是加強水費計收管理。建立了縣級維修養護基金,制定出臺了《莊浪縣農村人飲工程維修養護基金使用管理辦法》,設立維修養護基金專戶,專門用于全縣水利工程日常維修養護,全力保障了水利工程正常運行。莊浪縣按照“補償成本、保本微利、分類定價、累進加價”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了供水價格,全縣人飲水價實行“兩部制”水價,解決了長期以來莊浪縣農村供水不同價的問題。在主要道路和鄉(鎮)政府所在地設公示牌對供水水價進行公示。全面推行“一戶一表、計量收費”,堅持按月進村入戶抄表收費,實現了全縣農村供水工程全面收費、用水戶全面繳費的目標。三是提升農村供水水質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水源來水量充足,工程運行正常,群眾用水有保障。為了確保供水水質安全,對全縣4 處“千噸萬人”水廠出廠水開展水質檢測工作,嚴格按照年度水質檢測計劃,對全縣10 大人飲工程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開展水質檢測工作,建立水質檢測月報制度。生態環境部門每季度對水源水檢測1 次,縣衛生監督所每年對出廠水、末梢水抽檢2 次,確保水質安全達標。在4 處“千噸萬人”水廠建立水質檢測室,每天對出廠水進行常規9 項指標檢測,加大獨立供水工程水質檢驗頻次,實現水質動態化管理,確保供水安全。四是加強農村供水工程管護。制定了《莊浪縣農村供水應急預案》,組建了應急搶修隊伍,在全縣各鄉(鎮)建成了人飲工程維修物資庫房,適量儲備工程搶修材料,有效縮減工程搶修用時,提高了搶修時效。在293 個行政村村部所在地設五級管理責任人信息公示牌293 塊,進一步靠實了管護責任,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各水管站建立鄉(鎮)、村社、村級水管員等各類微信群,每個行政村設立1 個公示牌等方式公布供水單位、村級管水員電話、各級水務部門監督服務電話;293 個行政村聘用村級水管員293 名,制定了年度管水員培訓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培訓;組織引導農戶做好入戶設施日常管護及防凍。
各級“河長”積極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做到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靠前指揮,有效促進了鄉(鎮)和責任部門河長制工作的深度融合。縣、鄉、村3 級“河長”共巡河9 093 人(次),其中縣級“河長”巡河56人(次)、鄉級“河長”巡河912 人(次)、村級“河長”巡河9 125 人(次),巡河員巡河57 680 人(次)。限期關閉非法采砂制砂點15 處。更換各級河長制公示牌215 面,更新“甘肅省河湖長制信息平臺”中各級河長信息265 條。開展鄉村級河湖長培訓18場(次),培訓人員305 人(次),提高了各級“河湖長”履職能力。
召開“清四亂”推進會議3 場(次),下發“清四亂”督辦件31 件,涉及150 個“四亂”問題,各相關單位對“四亂”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自查整改,共清理河道兩岸各類砂堆土堆5 處46 m3,清運垃圾11 處1 000 m3。實施了水洛河河道生態治理項目,提升了河道水生態環境。全面建成了盤安、良邑、永寧、通化、楊河5 個鄉(鎮)污水處理站,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及中水回用項目、涇河葫蘆河綜合治理項目、城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從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 提升至地表水Ⅳ類排放標準。莊浪縣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汪家溝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完成項目前期規劃和實施方案的編制審查等前期工作。2021 年莊浪縣新建淤地壩項目已完成槐樹溝、蔣寺等2 座淤地壩初步設計,并報省廳批復。陽川鎮李咀溝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已完成項目可研、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水洛河河道生態治理項目共建成生態護岸29.6 km,漿砌石護坡5.4 km,生態護坡660 m,跌水氣盾壩5 座,形成人工濕地1.65 km2,生態隔離帶1.28 萬m2,清理河床污染質70.7 萬m3。莊浪縣涇河、葫蘆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完成了主體工程、潛流濕地濾料填充、引排水及道路、在線監測房等附屬工程。建成了通化、永寧等5 個鄉(鎮)污水處理站。在北城區北濱河路延伸段鋪設污水管網1.6 km,紫荊大道、濱河南路延伸段改造工程完成城區雨污分流改造7.65 km,有效解決了雨污混流的問題,縣城污水收集率達到85%以上。完成水洛河、葫蘆河、莊浪河等13 條河流1座湖泊和3 座水庫的圖根控制點布設等劃界工作。
通過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全縣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逐步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管理能力不斷提高,干部群眾節水惜水意識進一步增強。一是推進縣內工業企業轉型升級,依法關停了一些高污染、高耗水和低產值的工業企業。二是持續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改造生活供水管網,降低漏損率,提高中水利用量,加大節水知識宣傳,全面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三是加大取水許可管理,在地表水滿足用水需求的區域,嚴格審批地下水。四是開展河溝道“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明顯改善了全縣河溝道水生態環境。
今后將重點做好5 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相關規定,繼續抓好各項指標的控制和責任落實工作,加強水資源管理人員學習培訓,扎實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二是持續鞏固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化節水舉措,強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大節水技術推廣,建立健全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長效管理機制。三是加強地下水管理,嚴厲打擊未經許可取用地下水的行為,減少地下水開發利用量,防止地下水水位下降。四是結合莊浪縣水資源實際,積極爭取資金,建設水資源管理、河長制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3 大監控體系,保障工作人員經費,不斷夯實水資源管理基礎,建立科學化、高效化、自動化的水資源管理機制。五是繼續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和“行政首長負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