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翠瓊 文 曉
在珠海市金灣區平沙華僑農場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現場,一間寫著“人大代表聯絡點”的工作板房格外引人注目。以往只在各鎮、村(社區)見到的“人大代表聯絡站”,如今也進駐了重點民生項目的建設現場。
今年7月,珠海市金灣區人大常委會創新工作方式,在周期長、工程量大、涉及面廣的民生實事項目──平沙華僑農場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部掛牌成立“人大代表聯絡點”,將聯絡點嵌入項目現場,進駐31名區、鎮兩級人大代表,搭建起了監督民生實事項目的“前哨站”。
平沙鎮原農場職工的住房始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原房屋已經殘舊,目前有4 625戶老舊磚瓦房亟需改造。2021年,平沙華僑農場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被列為珠海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和金灣區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項目,項目建設周期為2021-2024年。
為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辦好辦實,區人大常委會按照《金灣區村(居)人大代表聯絡點工作規范》,本著因地制宜、便于聯絡、合理布局的原則,在項目工地現場建立了人大代表聯絡點,配備了聯絡員,負責聯絡點的日常維護,協助代表梳理分析群眾意見建議,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服務。
區人大常委會還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專題建立工作制度,制定監督工作流程、聯系選民工作、駐站工作計劃等,明確監督工作內容,確保代表在站內的履職活動有序有效開展。
住房問題,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讓民生項目貼近民心,就要將群眾的呼聲和心聲落到實處。
“阿叔,您現在住的這個磚瓦房是危房了,現在金灣區正在推進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申請……”手中拿著宣傳小冊子的人大代表在各社區走街串巷,為群眾講解磚瓦房改造的相關法規、制度和政策。
為深入了解群眾的搬遷意愿,收集群眾對項目的意見建議,聯絡點成立了人大代表宣傳小分隊,開展入戶走訪活動,入戶走訪率達近100%。目前已有過半數住戶在人大代表的宣傳發動下報名參與到安置項目中。
此外,聯絡點還組織群眾到項目現場了解工程情況,為項目的設計、建設建言獻策。充分吸收群眾意見,項目建設方對項目的配套設施、空間布局、外墻設計、功能分區及室內設計等方面作多次優化調整。
針對平沙華僑農場磚瓦房改造項目進展,代表們定期開展接待群眾和入戶走訪活動,接待選民群眾80余人次,對于群眾提出的意見訴求,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比如,群眾提出要求公布項目進度,人大代表積極溝通項目組及平沙鎮政府,在“美麗平沙”等微信公眾號上設置專欄,定期發布項目進度及惠民政策。群眾反映施工揚塵擾民的問題,人大代表第一時間與有關單位溝通協商,及時調整渣土運輸路線,通過加強排水措施、圍擋建設、增設噴淋裝置等措施加強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人大代表聯絡點建立后,代表們在“家門口”就地開展監督,確保了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得到快速有效回應,也保證了項目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
圍繞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建設情況,代表們每月采取實地視察、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監督,在政策扶持、項目規劃、安全生產等方面提出了10件意見建議。根據視察情況,聯絡點每月定期組織召開監督暨項目協調會,要求各相關部門匯報代表聯絡點提交的群眾反映問題辦理進度情況,認真督查部門履行職責情況,加快推動問題的解決。截至目前,人大代表意見建議辦理率達100%,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
為提高監督工作實效,金灣區人大常委會還制定了平沙華僑農場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專項工作評議方案,明確每年對項目開展專項工作評議,組織聯絡點代表對承辦部門的意見辦理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提升跟蹤監督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