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淑,楊 潔,林飛燕
(海南省第五人民醫院激光美容科 海南 ???571100)
尋常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在該炎癥進展過程中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溶解酶將三酸甘油酯分解成游離脂肪酸,毛囊壁被破壞和侵蝕,真皮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大量丟失,最終在皮膚表面形成萎縮性瘢痕[1]。萎縮性瘢痕治療原則以促進膠原增生,彌補皮膚凹陷為主。點陣式激光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利用點陣模式使皮膚產生深度可控的微治療區域,精準汽化皮膚傳導能量,啟動皮膚修復程序,可重建整個皮膚層[2-5]。但瘢痕凹陷處的神經細胞、真皮層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緩慢,僅行激光治療的療效有限。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約17×103的陽離子多肽,存在于機體各種組織中,可由人工重組獲得外用,臨床實踐證實其促進創面愈合效果顯著[6]。故本研究將點陣Er:YAG激光與rh-bFGF聯合應用,分析其治療面部萎縮性痤瘡瘢痕療效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筆者醫院就診的120例凹陷性痤瘡瘢痕患者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點陣Er:YAG激光)60例,觀察組(點陣Er:YAG激光聯合rh-bFGF)6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33例;年齡19~34歲,平均(26.14±4.30)歲;病程1~6年,平均(4.65±1.31)年。觀察組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20~35歲,平均(26.22±4.27)歲;病程1~7年,平均(4.68±1.15)年。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萎縮性痤瘡瘢痕的診斷標準[7],皮膚類型FitzpatricⅢ~Ⅳ型;②好發部位雙側面部;③3個月內未進行光敏性藥物或面部激光治療;④6個月內未曾用維A酸類藥物;⑤心肝腎功能正常。
1.2.2 排除標準:①瘢痕體質;②面部過敏性皮炎;③皮膚癌;④自身免疫疾病;⑤研究藥物過敏者;⑥妊娠、哺乳期女性;⑦面部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
1.3.1 術前準備:術前與患者溝通介紹藥物或激光術后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然后予以清水潔面,不涂抹任何化妝品,對患者進行正位、左右側位拍照留存,術區有須發者需予以剃除。施術部位外擦5%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清華同方,國藥準字:H20063466,規格:5克/支)并用塑封膜進行覆蓋30~60 min,去除表面麻醉藥物后對施術部位進行消毒并開始手術。
1.3.2 治療方法:對照組行點陣Er:YAG激光(德國,FOTONA公司)治療。設置參數為波長2 940 nm、頻率10~20 Hz、能量60~90 J/cm2、密度10%~20%,觀察瘢痕位置、凹陷程度及形狀大小等并對患區進行治療。術后若皮膚伴灼痛或針刺感,可行冰敷緩解,每次間隔3個月,治療3次為一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外用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南海朗肽,國藥準字:S20040053,規格:20 000單位/支),將rh-bFGF凍干粉溶于無菌注射用水中,對激光術后瘢痕部位進行噴涂,3次/天,治療期間保持創面干燥,脫痂后可清水洗面,治療階段注意避免受到長時間日曬,禁用其他藥物及化妝品,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4 觀察指標
1.4.1 療效評估:治療后由兩位未參與治療的專業皮膚科醫生進行療效評價。顯效為3次治療后患者面部皮膚平坦或較平坦,瘢痕修復面積>80%,皮膚顏色正常,基本無色素沉著;有效為3次治療后患者面部皮膚相對平坦,瘢痕修復面積50%~80%,有少量色素沉著,膚色趨于正常;無效為3次治療后患者瘢痕修復不明顯,修復面積<50%, 有明顯色素沉著??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2 比較兩組患者水腫持續時間、紅斑持續時間、結痂時間、痤瘡瘢痕權重評分(ECCA)[8]。
1.4.3 皮膚屏障功能:于治療前后測定檢測面頰部皮膚經皮水分丟失量(TEWL)、角質層含水量及油脂,測試前30min內進入測試環境待測,保持室溫為24℃、濕度40%~50%,SOFT5.5皮膚性質檢測儀(意大利 Callegari)進行檢測[9]。
1.4.4記錄兩組患者后不良反應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χ2檢驗;組內計量資料行配對t檢驗,組間計量資料選擇獨立樣本t檢驗,(±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總有效78.33%,觀察組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無效患者13例,觀察組僅5例無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典型案例見圖1~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圖1 觀察組典型病例1治療前后
2.2 兩組水腫、紅斑、結痂時間及ECCA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EC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ECCA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水腫、紅斑、結痂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水腫、紅斑、結痂時間及ECCA評分比較 (±s)

表2 兩組水腫、紅斑、結痂時間及ECCA評分比較 (±s)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水腫持續時間/d 紅斑持續時間/d 結痂時間/d ECCA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60 4.52±0.53 14.25±1.70 4.12±0.67 43.16±14.69 31.75±10.66觀察組 60 3.55±0.46* 10.17±1.54* 2.51±0.44* 42.94±14.73 26.03±9.72*t值 10.710 13.780 6.321 0.082 3.071 P值 <0.001 <0.001 <0.001 0.934 0.002
2.3 兩組治療前后皮膚生理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角質層水含量、油脂及角質層水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油脂及角質層水含量高于對照組,TEW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皮膚生理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皮膚生理指標比較 (±s)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TEWL/[g/(m2·h)] 角質層水含量/% 油脂/%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60 22.49±5.26 21.02±4.08 32.85±9.17 38.75±9.11 68.82±3.39 71.05±4.06觀察組 60 22.53±5.17 17.57±4.15* 32.91±9.05 44.43±11.06* 68.71±3.42 76.15±4.12*t值 0.042 4.592 0.036 3.072 0.176 6.830 P值 0.966 <0.001 0.971 0.002 0.859 <0.001

圖2 觀察組典型病例2治療前后
2.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均出現不同程度不良反應,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3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33%,對照組持續性紅斑、瘙癢患者各3例、色素沉著患者2例,觀察組持續性紅斑、瘙癢各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痤瘡瘢痕與皮膚膠原降解、合成失衡有關,痤瘡創面愈合過程中膠原合成不足或過度,致皮膚表面出現瘢痕,萎縮性瘢痕為最常見瘢痕類型[10]。以往治療萎縮性痤瘡瘢痕多采用點陣激光,通過點陣光熱分解原理,利用皮膚修復橋梁作用加快瘢痕恢復,降低不良反應[11]。但點陣Er:YAG激光作用深度淺,難以穿透深層皮膚,在治療過程中,需適當增加治療次數以達到預期效果[12]。創面修復主要包括局部炎性反應、肉芽組織形成、重建組織結構域等3個階段,rh-bF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家族中的一員,在各個階段均能發揮顯著效用[13]。
本研究在點陣Er:YAG激光照射后,距離創面約15~20 cm霧狀噴灑rh-bFGF,治療3次后,對照組無效患者13例,觀察組僅5例無效,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治療后ECCA評分高于對照組,水腫、紅斑、結痂時間較短,說明點陣Er:YAG激光聯合rh-bFGF可促進組織重建生長,提高臨床療效。王文娟等[14]認為,激光照射后可使表皮細胞上皮化,并在皮膚表面形成細小的孔徑,孔徑外周組織細胞凝固變性并壞死,熱凝固區域溫度超過65℃,利于膠原的收縮、再生與重塑。同時點陣式Er:YAG激光會使角質層中形成直徑約50~80μm柱形結構的微小損傷區,即親水物理性微通道,增加看角質層的傳導能力,幫助rh-bFGF到達真皮,發揮藥物的最大效用[15]。
李敏[16]等發現,rh-bFGF進入真皮層后可特異性結合創傷相關細胞上廣泛分布的bFGF受體,利用細胞膜結構中的信息傳遞系統,激活細胞內蛋白激酶出現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應,以達到對細胞生長的調控的最終目的,促進血管生成,提高創面微循環及愈合速度。另一方面,rh-bFGF通過促進創面細胞外大分子合成重建創面營養狀態,在局部募集吞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并與其受體相互作用,激活局部免疫功能,有利于降低激光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17-18]。趙翠楊等研究[19]對30例痤瘡瘢痕患者激光治療后外用rhEGF凝膠,發現患者的皮膚角質層含水量提高,經皮水分丟失量減少。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油脂及角質層水含量高于對照組,TEWL低于對照組,證實以上該觀點。此外,本研究中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33%低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33%,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點陣Er:YAG激光聯合rh-bFGF治療面部萎縮性痤瘡瘢痕的效果明顯,可獲得最短的恢復時間和最小的治療風險,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