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職業技術學院(417000) 王先坤

豬腹壁疝是受環境影響,引起腹肌、腹膜破裂,導致腸管從裂孔進入皮下的一種疾病。當腹壁疝疝孔較小,可以用繃帶捆綁腹壁壓迫疝讓其自行還納腹腔、自行修復。疝孔較大時,疝囊里腸管多,會阻礙腸管蠕動,引起豬采食量下降,從而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2022年4月中旬,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體驗性實訓基地有一頭65日齡、體重15千克的小母豬,采食量明顯下降,腹部下方出現一個雞蛋大小的化膿腫塊,體形明顯比同窩豬小。
病豬腹部下方會出現橢圓形腫脹,發病初期腫塊較小,數日后腫脹比拳頭還大,采食后腫脹明顯增大,仰臥用力擠壓腫脹部可以縮回去,觸摸顯柔軟,同時旁邊還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通過以上癥狀基本診斷為豬腹壁疝并發感染。
1.術前準備對病豬精神狀態、眼結膜顏色、大小便情況、食欲情況及患部進行檢查,確認各方面正常再進行手術。病豬術前禁食12小時、禁水6小時。術前20分鐘用阿托品注射液按0.1毫克/千克給藥,酚磺乙胺25毫克/千克肌內注射。
2.麻醉與保定①麻醉。在地面上給豬進行全身混合麻醉,先用速眠新Ⅱ注射液(846合劑)0.1毫升/千克進行肌內注射,在術前注射阿托品20分鐘后進行全身麻醉,后使用注射用鹽酸替來他明鹽酸唑拉西泮(舒泰50)10毫克/千克稀釋后靜脈注射麻醉,術中有蘇醒情況,再追加靜脈注射舒泰50予以麻醉。養豬場應根據實際情況,保證手術效果下選用成本較低的麻醉藥物與抗生素。②保定。用保定繩將病豬四肢綁在手術臺上,采用疝部向上仰臥位保定。
3.手術步驟①切開腹壁。病豬全身麻醉,術部皮膚剃毛、消毒準備好后,用創布隔離,夾上創巾鉗,由于腹壁疝旁邊感染有一個化膿灶,先沿化膿灶周圍呈橢圓形切開,將化膿灶手術切除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放1克頭孢曲松鈉粉末進行局部消炎;然后沿化膿灶創緣,依次分層切開腹壁疝的皮膚、分離肌肉與腹膜,用無齒鑷輕輕鑷起腹膜,用手術剪剪一個小口,判斷無腸管粘連,再用剪刀剪開。②分離并還納腸管。輕輕地用中指與食指探查疝內腸管有無粘連,沒有或輕度粘連,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后,將腸管還納腹腔即可。③閉合腹腔。豬腹壁疝孔為長方形,用連續縫合法縫合腹膜;肌肉層由于長時間被破壞,因此要用剪刀將肌肉創緣剪出新鮮創面,之后采用單純連續縫合法縫合肌肉,間斷縫合皮膚,用鑷子整理皮膚創口,創口用碘伏消毒。
一是術后環境要干凈,最好在單獨欄舍中飼養;二是保持切口干燥,每天消毒2次以上;三是術后給予病豬抗生素治療,防止發生繼發感染。建議術后小豬單獨飼養,如果體溫下降,注意保溫,同時注意保持圈舍衛生。禁食6小時后開始喂食,術后5天內每天每頓不宜喂至過飽,由少到多地增加喂食量。術后每天用頭孢曲松鈉注射液按50毫克/千克肌內注射1次,連用5天,術部每天用碘伏消毒2次,連續消毒7天,第7天拆線。
為了預防豬腹壁疝的發生,在飼養過程中注意重點看護乳仔豬,盡可能杜絕外傷導致本病發生。本病例因發生時間過長,未及時處理,從而導致局部出現感染的化膿灶,因此在養殖過程中一旦出現腹壁疝時,應盡早手術,不得拖延,防止出現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