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基層人大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督意識淡化、監督機制老化、監督手段軟化、監督實效弱化等問題。提高監督水平,增強監督實效,迫在眉睫,需要在“四化”上下功夫。
杜絕意識淡化,強化監督意識。人大及其常委會對“一府一委兩院”的監督,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監督。通過監督可以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督促改進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和司法水平。做好基層人大監督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牢政治方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彰顯人大本質屬性;必須堅持依法辦事,恪守法定權限程序。因此,基層人大要強化監督意識,積極開展專題詢問、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等監督活動,履行法定監督職責,不斷提升基層人大監督質效。
預防機制老化,細化監督制度。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執法檢查制度,探索隨機突訪、明察暗訪等新舉措、新思路,力戒走流程、走過場。要創新視察調查制度,建立代表建議督辦制度、視察調查和工作評議制度,不斷增強監督效果。要改進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制度,把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與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結合,與審議意見辦理結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規范高效、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以創新機制促監督實效,以監督實效促工作落實。
防止手段軟化,增強監督剛性。人大監督是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必須強化剛性約束力。不講剛性,搞“一團和氣”,滿足于“走過場”,就會影響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威。一些基層人大在履職過程中,往往把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僅放在聽取審議工作報告、開展視察調查和執法檢查等常規監督手段上,對那些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愿開展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剛性監督手段,久而久之影響人大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必須增強監督剛性,破難點、解熱點、碰硬點,讓人大監督長出牙齒并咬合有力。
防止實效弱化,深化監督問效。跟蹤問效是檢驗監督工作的最好標尺,是監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監督工作的著力點必須放在跟蹤督辦上。無論是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議、決定,還是在監督工作中提出的意見、要求,都要加強監督問效,對不能按時落實人大常委會意見和要求的,對整改不力或不到位的,要強化督辦的約束力和持續性,確保督到位、辦到位。要多方聯動,協同發力,依靠廣大基層代表,更多參與到人大監督工作中去,發揮代表聯系群眾優勢和專業特長,防止時效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