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要想把決策謀劃好、措施落實好、問題解決好、矛盾處理好、目標實現好,必須做足調查研究“五度”之功。
提高認識,端正“態度”。黨員干部必須充分認識到,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重要傳家寶。因此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性、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站在對黨忠誠、替黨分憂、為黨盡責、為民造福的高度對待調查研究,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持靶向,把好“準度”。調查研究必須帶著任務、帶著目標、帶著方向,根據履行崗位職責、基層群眾意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當前工作重點等,開展針對性調查研究。要加強前期備課,精心籌劃,周密安排,增強靶向性,避免隨意性。
廣接地氣,力求“深度”。調查研究不能懸在半空、浮于表面,既要身入,也要深入,還要心入。要丟下鼠標、放下鍵盤,離開機關、放低身段,放下瑣事、集中精力,下到基層一線去,下到生產現場去,真正做到腳接地氣、身掛露珠、手沾灰塵,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中聽真話、察實情、觀真景、獲真知。
保持韌勁,加密“頻度”。調查研究不是權宜之計、應景之招,而是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根本需要、長期需要,必須融入黨員干部履職擔當的全方位、全過程。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項任務、職責,列出調研日程、任務、目的清單,每年、每季、每月拿出一定時間調查研究。
珍惜成果,突顯“實度”。衡量調查研究效果的關鍵,是看成果運用的實效性。必須將調研收集到的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用以指導實踐。對于一次調研沒有弄清楚、弄全面的問題,要通過二次調研、三次調研,確保把情況掌握得更周詳、更精細、更準確。對于基層反映的問題,必須逐項逐條拿出處理意見,落實職能部門和人員解決、解答、解釋,真正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唐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