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綱: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既山清水秀,又有浩渺的東海,所以詩畫江南,活力浙江是現實圖景。一到周末,上海、江蘇、安徽、福建的游客都來到浙江的美麗鄉村大地上。通過“軌道上的長三角”,我們三省一市的重要城市之間高鐵“1小時交通圈”,在我們“包郵區”里面,在一個城市生活,在另一個城市工作,在這個省份上班,在另一個省份度周末,已經完全變成了現實。我想套用毛主席的詞,“才飲巢湖水,又食東海魚,萬里長江隨時渡,極目楚天舒。”浙江通過交通的成網成線到達末端,快速實現縣縣通高速、家門口15分鐘上高速,農村里村村通公交,讓交通不成為城鄉落差的最大障礙。
中共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陜西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持通道平臺環境一起建,堅持外企外資外貿一起抓,深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格局,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我們采取的措施、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在規劃布局方面。我們全面提升“一帶一路”五大中心能級,推動形成了“一核兩翼四通道五中心多平臺”的全方位聯動開放新布局,著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和“一帶一路”建設的融合發展。第二是在拓展通道方面。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綜合排名現在已經進入全球前50位。我們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鐵路物流集散中心??崭坌蛧椅锪鳂屑~成功獲批。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納入了國家示范工程,中歐班列“長安號”新開行了跨里海、黑海新線路,常態化運行17條國際線路和17條“+西歐”集結線路。今年1-9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經開行了3081列,累計開行超過14000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主要指標穩居全國前列??梢哉f,初步實現了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在陜西的戰略交匯。第三是在建強平臺方面。我們建好用好自貿區、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高會、秦創原等綜合開放平臺,高標準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綜保區數量目前在中西部地區是最多的,在全國排到第六位。第四是在發展產業方面。中俄、中歐等境內國際合作園區建設進展順利,省內龍頭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今年1-8月,陜西和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9.1%。第五是在改革創新方面。我們積極開展規則探索和制度創新,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啟動了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業務,現在時間壓縮了一半。我們還創新推出了“中歐班列貸”、自貿港商票“運單融資”等新產品,“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建成運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第六是在人文交流方面。我們深入開展教育、文旅、醫療、抗疫、考古、科技、媒體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比如,國際友城的數量突破了100對;比如,發起組建了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一帶一路”職教聯盟,近十年,來陜西學習的外國學生已經超過了10萬人。
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石玉鋼:中老鐵路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是中老兩國互利合作的旗艦項目。去年12月3日開通,總書記親自出席??倳浿甘?,云南要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把磨憨口岸托管給昆明,這就是云南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舉措。昆明、磨憨是中老鐵路國內段的一首一尾,這樣就實現了托管聯建。運營以來,應該講成效顯著。一個,收獲超出了預期。累計發送旅客超過750萬人次,運送貨物869萬多噸,其中跨境貨物超過158萬噸。上個月,9月份,就達到了125萬噸,創下了單月的新高。再一個,激發了沿線發展的活力。2021年,緬甸、老撾、越南對于云南的出口是32.3億美元、19.6億美元和12.4億美元。今年1-8月,老撾對云南出口就超過了50億元,同比增長了30%。他們出口木薯粉就達到2.5億美元,一大批農民從中受益。再一個,示范帶動效應初步顯現。托管以來,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新增市場主體135家。目前,老撾萬象到泰國曼谷的老泰鐵路,正在加快推進,不久的將來,就會和中老鐵路連通上了。云南正在按照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大貿易帶動大產業、大產業帶動大發展、大發展促進大開放的這樣一個思路,實施中老鐵路三年行動,讓黃金大通道更好地賦能云南大開放。一個,是邊疆變成了前沿。我們在昆明新建了海關監管場所,打造國際鐵路場站,創新多式聯運鐵路快通模式,無需另行辦理轉關手續,就可以直達出境。昆明作為內陸省份的省會城市,有邊境口岸,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再一個,是全國一盤棋。目前有25個省份開通了中老鐵路的跨境貨運列車,并且我們常態化地開行了瀾湄快線,已經開行到了200多列了。再有一個,就是聯結國內外。為南亞、東南亞乃至環印度洋地區進入14億人口的中國大市場架起了便捷陸路新通道。同時,和境外10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跨境人民幣的業務,累計結算超過7000億元。中老鐵路沿線就是一道風景!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羅藺: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黨中央著眼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要求“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建設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積極參與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這幾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指導下,重慶會同相關省區市通力合作,加快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省級層面協商合作全面深化。在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委指導下,重慶牽頭建立西部12省區市和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湖南省懷化市“13+2”合作機制,成為推動沿線省區市聯動發展的重要載體。建立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公司,采取“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方式運營,避免了無序競爭,形成了合力。目前,已成立重慶、貴州、廣東湛江等7個區域公司。二是通道運行效益穩步提高。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對內輻射國內16個省區市,對外通達全球113個國家和地區的335個港口。自2017年9月通道開通運營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所有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經北部灣港累計開行超過2萬列、運輸箱量超過100萬標箱,其中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達6524列、運輸32.8萬標箱。三是綜合服務功能有效提升。著力推進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全面推廣鐵海聯運“一單制”,大幅提高了多式聯運效率。創新鐵路集裝箱下海運輸、海運集裝箱進內陸模式,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有效緩解“一箱難求”問題,架設起了西部地區通向全球的重要橋梁。四是通道帶動效應不斷增強。通道建設中,著力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文章,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重慶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17年的4508億元增長到2021年超過80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0億元。東盟連續三年成為重慶第一大貿易伙伴,去年進出口總額1292億 元、同 比 增 長15.2%。今年的增長勢頭也非常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任務。重慶市將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與各兄弟省區市通力合作,大力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走深走實,努力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廣西開放優勢獨特,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勉勵我們,“廣西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后勁也在開放,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比ツ昕倳浺暡鞆V西時又叮囑我們,要“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這次參加廣西團討論時又要求我們“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十年來,廣西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推動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到目前為止,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已經成功舉辦了19屆,服務范圍也從服務“10+1”向服務RCEP和“一帶一路”拓展,同時“南寧渠道”影響力持續擴大,東盟連續22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們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吞吐量達到億噸的內河港,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年過貨量已經連續兩年突破1.5億噸。我們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新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超過800公里,高速公路超過5000公里,北部灣港開啟通航30萬噸級巨輪的歷史,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6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突破6000列。今年8月28日,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家有關部委的鼎力支持下,“世紀工程”平陸運河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開辟珠江—西江第二個入海航道,也將結束廣西臨海但沒有江河通航入海的歷史,對于西江中上游地區來講,將縮短入海航程約560公里,對推動廣西及西南地區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將以對歷史和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平陸運河,統籌運河經濟帶建設,努力把它打造成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為開放發展提供新的戰略支撐。這次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又特別提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這對廣西是重大利好。我們將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戰略牽引性工程抓緊抓好,持續深入實施大能力運輸通道建設等四大行動,積極促進新通道沿線交通、商貿、物流、產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力,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加快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真正把區位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通過高水平的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系列重要論述。2020年9月考察湖南時,要求把湖南打造成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高地。湖南堅定不移認真落實總書記指示,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F在的湖南,每10秒鐘就能生產一件鋁輪轂,每80秒鐘就能生產一臺發動機,每5分鐘就能下線一臺挖掘機。湖南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可以用三組詞來概括:第一組詞:集群成鏈。我們著力培育壯大湖南鋼鐵、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中車株機等世界級領軍企業,打造機械制造、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等三大世界級產業,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5強湖南占2席,長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在軌道交通的重鎮株洲田心,用“一盞茶”功夫,就可以將一臺電力機車所需的上萬個零部件,在方圓5公里范圍內集齊。第二組詞:科技賦能。我們堅持以科技創新來推進智能制造。創建長株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形成了“1個國家級+11個省級”的制造業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七大計劃”,攻克了國內技術空白200多項。源自湖南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軌跡等核心技術,彰顯了“中國高度”;全球最大直徑盾構機、最長臂架泵車、最重噸位履帶起重機,彰顯“中國強度”;參與研究的軌道交通605公里的試驗時速,彰顯了“中國速度”;海牛二號深海鉆機在2000米海底打下231米鉆孔,彰顯“中國深度”。第三組詞:厚植沃土。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建立了省領導聯系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的鏈長制,出臺了《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實施“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整個制造業發展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我們讓企業家站C位、唱主角,受尊崇、獲表彰、得支持,企業的發展勁頭和信心越來越足。湖南的制造業發展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離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離新時代新征程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動湖南制造業的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貢獻湖南力量。我們堅定地相信,并且我們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