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臺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溫鵬程
公路市政化改造的對象是道路,而道路又體現出整個城市的脈絡,因此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過程中需要實現道路通暢性,通過修建道路維持城市運行的正常性。在信息化發展背景下開展公路市政化改造,有利于推動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工作,以及在實施方案中應運用的設計方法等,以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公路網絡提供參考。
我國不斷拓展城市空間,并且在城市建設區中納入現有建設公路,利用干線公路連接不同的城市節點。但是改變道路銜接方式之后將會引發聯鎖反應,例如改變了道路工程和設計技術標準等,因而必須予以重視。
干線公路連接節點負責銜接城鎮交通網絡,因此增加了交通環境的復雜性,同時增加了外界干擾。為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順利開展公路市政化改造,需要重視公路節點改造。
落實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工作,需要保障城市運行的正常性。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提高城市化進程,并且逐漸擴大城市交通設施建設規模。因此在市政化改造階段需要實現城市運行的正常性,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需要考慮這一目標。
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工作涉及到豐富的設計內容,因此需要保障規劃設計工作的全面性。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中,需要結合改造區的特征,同時需要結合交通環境和交通需求。合理改造主干道的區位條件,優化設計道路斷面結構和車速等,避免影響到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
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中,需要優化整體交通環境,減少沖突點的數量,優化公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交通規劃設計階段需要結合相關設計規范,強化管理施工人員,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服務水平,嚴格根據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完成相關操作。在設計公路交叉口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立體化交叉口,有效分離公路市政改造的關鍵節點和各個交通流量,避免因此市政改造干擾橫向交通。
落實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工作,需要提高交通安全性。因為在城市擴展階段將會改變區域經濟社會環境,通過調整主干公路和節點功能等,有利于豐富交通功能。利用傳統的改造技術和設計理念等不滿足當前人們的交通需求,因此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區域交通情況保障設計和施工的科學性。
近些年我國積極改造市政化公路,對外擴張城市的過程中將會影響到主干公路的區位條件,同時還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拓展城市規模的過程中,將會改變區域經濟環境,因此需要適當調整主干公路和節點,合理延伸交通服務的景觀和空間等,但是結合原來的改造技術,傳統的設計理念無法滿足現代安防發展需求,同時使用人員也發生改變,因此增加了市鎮公路和交通服務的問題。
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中,需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為城鎮建設逐漸吞噬干線公路路段,還會增加節點交通量,并且逐漸增加非機動車量和人流量,而節點交通量和流量走向等關系到交叉口的交通組織方式和設計形態等,如果交叉口交流量超過規定值,可以建設立體交叉口。
1.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的原則
首先需要保障主干道交通通暢性,提高整體交通環境的安全性。其次需要盡量減少沖突點。最后需要根據城市道路和交叉口的設計規范落實實際設計工作。而公路市政化改造關鍵節點交通規劃設計方式主要包括立體交叉口規范設計和平面交叉口設計。
2.立體交叉型規劃設計
落實立體交叉型規劃設計可以分離交通流量,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不同設計形式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改造區域的特征選擇針對性的立體交叉型,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如果沒有合理選擇交叉型將會產生以下情況:立交間距會影響到車輛行駛的安全性,例如立交間距比較小,將會降低車輛通行的安全性。設計較小的匝道曲線半徑,導致車輛行駛過程中可能會撞擊路障,降低行車的安全性。增加菱形立體交叉的危險性。沒有合理的設計立體交叉坡度和坡長,也會產生安全隱患。
在立體交叉規劃設計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總體規劃。在立體交叉規劃設計中需要遵守總體規劃的各種要素,而立體交叉口主要包括分離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分離式立交方式具有簡單的結構和較低的工程成本,但是相關功能比較少,并且會干擾車輛轉向。而互通式立體交叉包括安全互通式和不完全互通式兩種類型。確定交通流量。
在立體交叉規劃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考慮交通流量,通過綜合考量區域經濟水平和區域政策以及交通現狀等,因此確定交通流量。線形規劃設計,線形主要包括平面線形和縱向線形等。選擇立體交叉形式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結合改造要求和區域特征和交通情況等。
3.平面交叉規劃設計
平面交叉規劃設計工作比較簡單,涉及到較小的工程量,但是會干擾交通環境,不利于減少交通沖突點。在平面交叉規劃設計過程中,如果產生較多的交通沖突點將會影響到交通運行的安全性,因此平面交叉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結合城市道路規劃的設計規范,根據技術要求改造標準等確定平面交叉口的參數指標,例如需要根據相關標準和規范設計平面交叉口道路的行車速度和坡度等。設計人員需要分析市政化改造節點的交通環境和道路功能等,合理選擇平面交叉線路的形式。為了提高平面交叉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設計人員需要科學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域,并且需要配置相關輔助措施,顯著提高整體交通環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分析某市北環路干線改造工程,這一道路負責連接周邊區域,有利于提升城市區域化架構。改造該道路之后寬度呈現出35m,總長度為5.853km。這一道路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和城市主干道呈現出平面交叉的關系。
經過前期調查,發現這一道路涉及到較多種類的車型,在早晚高峰期呈現出較大的車流量,而且在交通平交口存在擁堵的問題,通行大型車輛之后產生較大的荷載力。
1.設計道路線形
在道路優化改造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拓寬設計原路位置,以原路中心線為基礎,合理加寬道路兩側。如果很難落實拆遷工作,可以調整局部的線位,因為該道路周圍情況非常復雜,周圍管線和建筑物以及河道等影響到道路改造設計工作。
2.改造設計道路縱斷面
設計人員需要根據舊路的標高合理調整道路的縱斷面,在改造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道路設施和排水設施以及周邊建筑物標高等因素。
3.改造后橫斷面
本次改造分開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以及人行道等,雙向行駛的車輛不會互相影響,同時可以提高市政道路運行的安全性和有序性,進一步增強了道路通行能力,同時可以保障行車過程的安全性。
4.交叉口關鍵點的交通規劃設計
在公路市政化改造過程中,在平交口轉彎部位設計專用的右轉車道,如果沒有交通轉換位置,可以設計掉頭車道優化引流的作用,避免影響到主線行車。在左轉方向設置導流線,同時設計左轉的等待區,有序引導左轉的車輛,高效的分流轉換交通。渠化平交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利用交通信號和交通標志標線等引導車輛流通,可以保障行車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完成公路市政化改造之后,加大了交叉口的距離,利用渠化平交口可以縮短通行長度,因此提高道路安全性。
在本次改造過程中,設計人員增設中央分隔帶,并且優化設計渠化平交口位置的綠化工作,不僅可以提高行駛人員的視覺舒適性,并且根據景觀規劃要求,統籌考慮周圍環境的綠化現狀,促使道路更加和諧的融入周圍的環境中。
落實公路市政化改造,要求提高路基結構質量,通過加寬原有的路基,并且升級改造原有的排水系統。因為在新舊路的加寬部位很容易產生裂縫問題,因此在新舊路基搭接部位,可以設置1m寬的縱向臺階,控制厚度在20~30cm范圍內,并且落實填筑和壓實工作。此外將土工格柵鋪設在搭接部位,進一步提高路基整體性。在本次改造中全部挖出原路面,針對機動車道設計瀝青混凝土路面,在人行道設計人行道磚。
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在城市道路修建計劃中納入周圍公路工程。落實公路市政化改造工作,需要聯通區域內部不同的節點,設計人員需要綜合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等,提高設計改造方案的科學性,從而在具體實施方案中科學的利用設計方法,提高交通出行的便利性,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優化道路交通的服務能力,完美的結合公路和城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