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材繪畫是對人類以往重大經驗和歷程的畫面再現,是沉淀下來的關于民族國家歷史的珍貴記憶。歷史題材的繪畫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能夠體現人們的民族精神和藝術家本人對社會的深刻思考,以宏大的場面和完整的敘事情節向人們展示可歌可泣的歷史場景。在創作上,歷史畫有它自身的藝術規律和技術難度。它強調深刻而不是靈動,它是一部交響樂而不是即興演奏。一切畫面因素都要求被安排得恰如其分,而且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研究歷史題材繪畫作品中營造宏大氣氛的手法,不但可以站在歷史的高度重新去把握時代的脈絡,而且可以領略“借古喻今”的真正內涵。
一營造氣氛的四個主要因素
1構思主題
(1)主題的歷史背景及歷史意義是氣氛營造的關鍵
主題是指歷史題材繪畫的內容和其所要反映的思想。畫家能否透徹地掌握和了解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的歷史背景、時代特征及歷史意義是作品氣氛營造的關鍵。如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的《荷拉斯兄弟宣誓》,畫面所表現的力量、思想性以及對觀眾的強烈震撼,來自于它密切地聯系了法國大革命時代的思想運動與社會斗爭現實,反映了革命時代人們的理想與希望。
(2)時令的選擇和瞬間的永恒性
在歷史題材繪畫作品中,對符合主題的時令和瞬間情節的選取可以營造出適當的氣氛。例如冬季冰冷的季節景色使人們聯想到理性的思維,同時給畫面以嚴肅感,可以營造出凄涼、悲劇的氣氛。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畫家蘇里科夫的《女貴族莫洛佐娃》、《緬希科夫在貝列佐夫》和法國畫家柯羅的《拿破侖在埃羅戰場》這三幅畫都選取了冬季作為氣氛烘托的背景,表達了悲壯的氣氛。
黑格爾講得很中肯:“繪畫不能像詩和音樂那樣把一種情境、事件或動作表現為先后承續的變化,而只能抓住某一頃刻。”歷史題材繪畫中情節的瞬間性是一大主要特點,通過一個場面把場景前后左右的人物、空間、時間、環境等各種關系表達出來,以追求更佳的畫面氣氛。畫面中的情節只能是對生活中某一瞬間的選取,而且正是這個瞬間可以反映出畫家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所營造的氣氛。如俄羅斯畫家列賓的《意外歸來》,就選擇了上午當流放者走進室內的這一刻,屋內每個人的表情反映了他們各自和歸來者的不同關系,目光中表達出意外和突然的感受。這種瞬間性強烈地烘托了畫面的戲劇性氣氛。
2構圖安排
(1)金字塔式的三角形構圖
構圖是歷史題材畫的精神體現形式。能否利用好適合主題的構圖是創作成敗的關鍵。構圖形式是為營造氣氛服務的,藝術家想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氣氛,就會選取與之相符合的構圖形式。例如金字塔式的構圖是古典傳統構圖形式之一,它堅固、持久,具有紀念性和象征性。而多個三角形相互重疊的構圖就會產生一種動感。如熱里科的《梅杜薩之筏》,畫家為了表達一種緊張的感覺,選取多個三角形重疊的復合三角形構圖,從而營造出沉船上絕望、悲慘的氣氛。
(2)對角線的構圖
對角線連接畫面的四條邊線,比水平線、垂直線要活潑,比傾斜線要穩定。在對角線構圖的運用中,一個方向對角線上的繪畫內容明確,而在另一個方向會形成一個隱約的對角線關系,形成主次分明的畫面。這種構圖形式更多地在歷史題材繪畫中出現,用對角線的方向體現兩種力量的對立。如蘇里科夫在《女貴族莫洛佐娃》這幅畫中采取對角線的構圖形式,不僅是為了表現雪橇向前行駛的運動感,而且主要是突出畫的主題思想,通過主人公和圍觀者的鮮明對比營造一種悲傖的氣氛。
3形象塑造
(1)人物形象刻畫
人物形象是繪畫中很重要的表現語匯,也是最易喚起人喜怒哀樂、聯想與共鳴的符號。對形象的實際塑造受制于題材、主題,對歷史題材中人物形象的刻畫要做到了解人物、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對不同形象的心理描寫會營造出不同的氣氛。如列賓的《伊凡雷帝殺子》中,伊凡坐在地上的姿勢和他的表情夸張感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是要發瘋一樣,從中可以看出伊凡矛盾的內心情感。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中,畫家所描繪的女神形象則表達了一種浪漫、激情的氣氛。蘇里科夫的《緬希科夫在貝列佐夫》中,畫家在對緬??品蛐蜗蟮目坍嬛袃A注了他全部的精力,把對歷史人物的心理描寫提到新的藝術高度。他深入到這個失意者的內心深處,表現了他復雜而又微妙的精神世界。
(2)景物的刻畫
景物在歷史題材繪畫中起到以靜促動的作用,對于氣氛的營造十分重要。在《近衛軍臨刑的早晨》中,人群背后的瓦西里·勃拉仁東征大教堂、絞刑架和克里姆林宮的圍墻組成的建筑物輪廓線和人群的輪廓線形成了鋸齒狀,對畫面上陰冷、壓抑的氣氛起到烘托作用。在《自由領導人民》這幅畫中,右邊的巴黎圣母院靜靜地見證著前景的戰斗,加強了畫面上的浪漫激情氣氛。而在《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幅畫中,遠處的大船與前景緩慢移動的纖夫形成對比,渲染了纖夫處境的悲涼。
(3)自然氣氛的刻畫
風雨雷電雪霧雹等算不上“形象”,但這些自然景物一但進入作品,便成為強烈有力的視覺語言,具備了感情色彩。在《梅杜薩之筏》這幅畫中,對大海和空中的烏云進行了強有力的描繪,增強了畫面上悲慘的氣氛。《希阿島的屠殺》一畫中,面對絕望、無力反抗的人民,背后的海面和天空反而表現得十分寧靜,反襯出凄慘的氣氛。在《1870年巴黎的圍困》中,戰場上空聚集著黑色的烏云,強調悲壯的氣氛。
4光色表達
(1)強光暗影的表達
光是繪畫作品在視覺效果上最直接作用于氣氛的因素。光線的設置有很強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義,能夠用于突出主題人物。從什么角度來用光,體現什么意圖,可以視主題和情形而定。順光、側光、逆光都可以起到突出主體的作用。光可以使畫面或燦爛,或陰暗,或晴朗,或明朗,或朦朧,呈現出一定的氣氛,而這種氣氛是與畫中表達的主題和情緒相吻合的。如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中,畫家運用強烈的光影效果和鮮明的主次關系,成功地表現了起義者面對死亡、毫不畏懼的英雄氣概?!蹲杂深I導人民》中,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活力的構圖一起構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兑练怖椎蹥⒆印分?,列賓以聚光效果突出伊凡和兒子一生一死的表情反差,營造出血淋淋的恐怖氣氛?!睹范潘_之筏》中,從上面射來的強烈光線照射在物體身上,所形成的鮮明對比給畫面帶來了緊張感,使得沉船上的景象呈現出恐怖、悲慘的氣氛。
(2)主觀性色彩的運用
色彩的使用應服從主題內容,根據畫面需要和色彩色調的基本情感傾向來綜合考慮。色調是表現力很強的形式,處理得好,可以使畫面帶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并能營造一定的氣氛。運用色彩藝術的獨特藝術語言來營造畫面的氣氛時,關鍵就是要根據所表達的內容選擇和使用色調。《女貴族莫洛佐娃》中,選用的色調嚴峻、陰森、冰冷、暗淡、沉悶,營造了一種沉抑的氣氛。德拉克洛瓦可謂是一位運用色彩的典范,在他的《希阿島的屠殺》中,為了加強畫面上的殘暴氣氛,畫家大膽地運用鮮明的色彩,在暗部使用暖而純的亮色,使整個畫面上的氣氛因暗部色彩的活躍而被帶動起來。
二畫面氣氛的營造對社會所起的效應
首先是哀悼戰爭的受害者,譴責外侵者的暴行。歷史上不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外族入侵的情況時有發生,使人民大眾被迫面對死亡與苦難,陷入悲慘的境地。畫家們面對這一情景,沒有袖手旁觀,而是拿起自己的武器——畫筆進行藝術上的有力控訴。例如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島的屠殺》和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其次是表現種種災難和悲劇。人類因暴力殘殺或天災人禍而造成的悲劇都是歷史發展中的噩夢,油畫作品《梅杜薩之筏》以其強烈的震撼力表現了船難和援救不及帶來的災難和悲劇。這幅畫一經展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人們對受難者充滿了同情和哀悼。
其三,“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信息時代里,攝影也早已取代了歷史題材繪畫在現場記錄方面的職能,但藝術家們也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來表現自己的思想。不論時代發展到什么階段,歷史是永遠不能被磨滅的,所以歷史題材的繪畫也可以隨時代的發展而獲得創新。對于歷史題材的繪畫在新的歷史意義上的延續與發展,則有待于我們這一代藝術家進行更深層面的認識和思考。
參 考 文 獻
[1]甄巍.與經典相隨[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丁寧.西方美術史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李行遠.看與思——解讀西方藝術圖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劉劍虹.走近大師:從達·芬奇到杜尚[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英]休·霍勒.浪漫主義美術[M].袁憲軍,錢坤強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2.
[7]薩拉·柯耐爾.西方美術風格演變史[M].歐陽英,樊小明譯.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