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慧婷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 廣東 廣州 510000)
職業教育教材在我國職業教育“三教改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職業教育改革之本。但目前國內多數職業院校的職教教材存在一定問題,影響到課程建設,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急需編寫出適合高職高專教學特點的職業教育專業使用的教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高職院校應積極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變化,以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進行教學改革。在開展職業教育教學時,采用與時俱進,課證融通的教材能夠讓學生較好地滿足崗位與社會實際需要。
2019 年1 月,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倡使用新型活頁式教材[1]。同時,在文件中提出部署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該政策公布后就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持。同年12 月,教育部發布《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再次鼓勵開發和使用活頁式教材[2]。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明確提出要把各專業領域教學中的優秀案例,前沿知識和教育改革發展最新成果納入教材,并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推出一批活頁式、工作手冊式和融媒體新形態教材。[3]
“1+X”證書制度的實施與推廣對職業教材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其中,“1”是指學習者在學校中完成學制中某一教育階段學業的證明;“X”是作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體現了職業活動及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要求的綜合能力。2019 年以前,跨境電商專業還沒出現“1+X”職業技能的相關培訓,大部分實訓項目的開發僅是基于跨境電商平臺操作流程而制訂的。活頁教材與“1+X”證書的融通設計,有助于全面應對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真正實現課證有機融合。
經調查與研究發現,跨境電商專業在專業核心技能教材中更注重學科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實際教學過程中多以老師講授、學生聽課的方式來進行,實訓環節的開展不夠充分。教師對課程建設缺乏系統思考,缺少理論聯系實際的經驗,脫離崗位需求,課堂上缺乏“做中學”,忽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環節簡單復制企業的工作流程,項目實施設計不到位,學生學得不深,沒有充分體現職業教育注重實踐,注重能力的特點,沒有遵循學生知識建構的內在規律。
跨境電商專業作為新興產業,受國家規范、行業規范及標準的影響較多。隨著跨境電商專業技術與相關行業的迅猛發展,很多技術方法和應用手段的更新速度都必須與行業或平臺的規則相匹配。傳統教材的核心技術內容更新速度慢、操作界面落后、行業規矩跟不上發展步伐。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多中高職畢業生在參加實習或工作時,無法學以致用,動手操作能力跟不上崗位節奏。而活頁式教材由于形式靈活,能及時把一些新科技、新技術、新動態納入教學體系,結合職業需求,讓學生的能力與工作崗位相符合。
2020 年伊始,教育部認定阿里國際站成為跨境電商B2B 數據運營人才專屬培訓和評價組織。阿里國際站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了“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發展聯盟”,并在行業內率先建立起了由政府主導、行業自律、企業參與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和“中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分層標準”。2021 年5 月初,阿里國際站與清華大學聯合發布了國內首個由教育部批準的國際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標準——《跨境電商B2B 數據服務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試行),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5]。每一等級證書的相應能力如表1 所示。

表1 跨境電商B2B 數據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各等級對應能力示意圖
新型活頁式教材應該使課程內容和證書考核形成一種互補的關系。中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活頁式教材來開設跨境電商專業課程,以實現“X”證書和“課證融通”目標。若跨境電商專業課程和“X”證的匹配度很高,則可將“X”證內容的重點都納入專業課程中;“X”證課程和“X”證書的內容完全不符時,則可以參考“X”證培訓的要求,對培訓項目進行單列,詳見表2[6]。

表2
在構建新型活頁式教材內容時,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按照“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崗位勝任力為本位,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以基于行動導向的自主學習為載體,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思路進行教材開發設計。教師在課前準備好教學所需的教案、器材、資料,并對學生下達項目任務;在課間,采用行動成果導向教學法,教師使用引導式提問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本項目所需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然后再根據教學班上的具體學情,進行分組討論、分組教學,最后通過組內協作完成任務;在課后,教師還需組織學生對本項目的成果進行相互評價、相互學習。以上教學行動過程遵循“六步驟”教育方法,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學生在討論任務、分析任務、操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便能順利建構起知識結構。
新型活頁教材內容以“工作活頁”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教材”內容之中。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到學習者的已有知識水平及認知習慣,又應注重其對新技術的掌握程度,同時還必須符合學科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在活頁教材最小單元的研制中,也應遵循工作實際程序來編排教學活動,使理論和實踐教學相互融通,能力發展與崗位需求相銜接,使學生即學即用,啟發并培養其學習興趣,以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不斷提高”的先進教育理念。
結合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快、變化快的專業特點,可采用“紙數融合”的理念,在活頁教材中融合配套的數字化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活頁教材中,可以加入二維碼技術,方便學生課下獲取教材相關音頻、視頻、動畫及其他輔助學習資源,并領取任務清單配合小組同學共同完成作業,實時觀看評價結果并參與線上討論答疑。同時可將教材與跨境電商最新操作規范及產業前沿信息相聯系,融合“1+X”證書職教理念,將紙質教材與數字化資源進行整合。
教學過程中要實時關注政府的最新文件,在提高學生對跨境電商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的同時,將理想信念等要素融入其中,引導其建立大國自信,確立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工匠精神,并對其規則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進行思政元素的培養,從而達到“三全育人”目標。此外,還應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活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目標,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例如,在教授“認識跨境電商”模塊時,可結合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的高速增長和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樹立大國自信;在教授“跨境電商商品圖片攝影與拍攝”模塊時,應提出在商品主圖設計時需要注意如實呈現商品照片等誠信問題;在介紹“主流跨境電商平臺規則”模塊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跨境電商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在“跨境電商選品”模塊中,可結合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領域的糾紛、亞馬遜封店等時事熱點,關注知識產權侵權,對學生進行憲法法治教育,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
“1+X”證書體系下的新型活頁教材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項目驅動為先導,以真實的工作過程為線索,以職業活動為標桿,納入崗位技能要求并策劃了特定的學習任務。在編寫時,將教材與企業調研相結合,邀請企業專家參與編寫,結合企業案例設計實訓項目,并根據崗位要求和行業前沿內容進行重組,形成活頁教材與現實案例相結合的實訓項目。同時,根據學生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并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運用產教融合這一模式可以使職業標準切實地融入教材與內容中去,適應崗位發展需要,做到與產業發展同步進行,彰顯活頁教材與時俱進。
在全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背景下,研發跨境電商專業新型活頁教材,改革中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有利于實施“1+X”證書,幫助破解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缺口。因此,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從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對現有教材內容進行優化調整;通過校企合作方式構建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就業競爭力。此外,還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此同時,以“三全育人”理念為引領,將課程思政貫穿于教學過程,彰顯德技,讓活頁教材更加富有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