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紅,韓姍,張亞琴,李陶幸子,付麗芳
·綜合研究·
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與生活質量現狀及其相關性分析
李春紅,韓姍,張亞琴*,李陶幸子,付麗芳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河南 450007
:了解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與生活質量現狀,并探討兩者間的相關性。:選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經急診入院的208例老年創傷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Tilburg衰弱量表(TFI)、中文版健康調查簡表(SF?36)進行調查。:208例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的TFI得分為(6.75±2.82)分,其中122例(58.7%)病人發生衰弱;中文版SF?36得分為(56.62±6.35)分。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水平與生活質量總體呈負相關(=-0.593,<0.05)。: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發生率較高,且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老年人;創傷;出院過渡期;衰弱;生活質量;相關性;護理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5%,超過老齡化標準線(7%),接近深度老齡化社會線(14%)[1]。人口結構變化使創傷人群呈現老齡化趨勢,老年創傷發病率和比例逐年增加,已成為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第五大原因[2]。出院過渡期是病人由醫療環境轉到家庭或社區繼續康復的重要時期,一般指出院后2~6個月[3],是各種并發癥及病情變化的高峰時段,容易出現醫療護理服務中斷、健康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繼而影響病人康復[4?5]。衰弱是老年人由于生理儲備下降而出現抗應激能力減退的非特異性狀態,涉及多系統的生理學變化,這種狀態增加了死亡、失能、跌倒、譫妄等負性事件發生風險,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6]。本研究對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的衰弱與生活質量狀況進行研究,并探討兩者的相關性,以期為最大限度地避免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1.1研究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經急診入院的208例老年創傷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5歲;②入院時間≥1 d;③損傷嚴重程度評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25分;④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由其他醫院轉入的病人;②意識不清且無家屬陪伴的病人;③完全失能、臥床病人;④入院后死亡、轉院的病人。
1.2調查工具
1.2.1一般情況調查表采用自行編制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損傷部位、損傷機制、體質指數(BMI)、損傷嚴重程度評分、是否接受手術、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存在營養不良風險、是否多病共存、創傷前是否服用抗凝藥、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其中,損傷嚴重程度評分采用創傷嚴重度評分法評價,總分為1~75分,≤16分為輕傷,>16~25分為重傷,>25分為嚴重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評價,得分越高表示病人自理能力越好,80~100分為無依賴,60~79分為輕度依賴,40~59分為中度依賴,<40分為重度依賴[7]。營養不良風險采用營養風險篩查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評價,≥3分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8]。
1.2.2Tilburg衰弱量表(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TFI)該量表由Gobbens等[9]于2010年基于衰弱整合模式開發,主要是用于評估老年人的衰弱狀況,共15個條目,分為3個維度,其中軀體衰弱維度包括總體健康狀況、自然的體重下降、自測握力、視力、聽力、平衡狀況、行走困難、自述疲勞感8個條目,心理衰弱維度包括記憶情況、焦慮問題、抑郁狀態、應對能力4個條目,社會衰弱維度包括是否獨居、社會關系、社會支持3個條目,11個條目按“是”“否”二分類計分,4個條目按“是”“有時”“否”三分類計分,總分為0~15分,≥5分為衰弱,得分越高表示衰弱程度越嚴重。
1.2.3中文版健康調查簡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中文版SF?36由李魯等[10]根據我國社會、文化背景在標準版SF?36基礎上漢化修訂而來,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8個維度,由于每個維度包含的條目數不同,不利于比較,故用標準公式:各維度轉換得分=[(實際評分-最低可能評分)/一般平均可能評分]×100,計算轉換分數,轉換后每個維度分數均為0~100分,8個維度轉換分數的平均值為總評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各維度Cronbach′s α系數均>0.76,總體重測信度為0.90,已被廣泛應用于評價普通病人和重癥人群的總體生活質量[11]。
1.3資料收集方法研究者使用統一指導語指導,采用線上線下發放問卷、電話隨訪或郵寄紙質版問卷的方式收集相關資料,若有病人中途退出,問卷視為無效。為保證信息正確性、完整性,研究者第一時間對問卷進行初篩,并通過電話溝通對有疑問的部分進行確認。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有效問卷20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0.43%。
1.4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經過雙人核對錄入。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或方差分析;定性資料以頻數表示,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以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和生活質量情況208例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的TFI得分為(6.75±2.82)分,其中,軀體衰弱維度得分為(3.14±1.55)分,心理衰弱維度得分為(2.41±1.20)分,社會衰弱維度得分為(1.19±0.46)分,有122例(58.7%)病人發生衰弱。208例老年創傷病人中文版SF?36得分為(56.62±6.35)分,其中,生理職能維度得分在各維度中得分最低,為(49.06±5.67)分,社會功能維度得分在各維度中得分最高,為(65.35±9.20)分。
2.2不同特征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TFI得分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TFI得分比較(x±s,n=208)單位:分
2.3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見表2)

表2 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r值)
①<0.05。
3.1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程度處于中低水平,但衰弱發生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208例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TFI得分為(6.75±2.82)分,122例病人發生衰弱,衰弱發生率為58.7%,高于Chelsey等[12]的研究結果。可能與老年創傷病人大部分臟器處于逐漸衰退階段,且常合并多種內外科疾病,應激代償等功能直線下降有關[13]。出院過渡期病人不僅要面對從醫院到家庭環境的過渡,適應社會及家庭角色的轉變,還要面臨醫療護理服務減少、自我照護能力低下和照護知識缺乏的現狀,導致衰弱發生,疾病恢復緩慢,甚至再次入院。年老與多病共存是導致衰弱發生的重要因素[14]。本研究納入的病人多為70歲以上,150例(72.1%)病人存在多病共存,創傷差異和多病共存可能是導致病人衰弱發生率高于普通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原因[15]。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營養狀況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TFI得分不同。營養攝入不足會改變老年創傷病人身體成分和體細胞質量,使身心受創,身體儲備能力及疾病轉歸受到影響,導致衰弱高發。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低依賴程度越高,導致病人參與健康促進行為和創傷后康復的積極性降低,活動能力受限,肌肉力量降低,整體健康狀況下降,易發生衰弱[16]。醫護人員應動態評估病人的營養狀況及活動能力,指導病人及早補充蛋白質,在病情及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其適度進行軀體功能鍛煉。
3.2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生活質量有待改善 本研究中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中文版SF?36得分為(56.62±6.35)分,處于中等水平。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人年齡>70歲,老年人生理狀況特殊,隨著年齡升高,身體功能喪失、生理儲備減少,容易出現生物通路失調,導致身體機能受損和角色限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17]。在中文版SF?36的8個維度中,生理職能維度得分在各維度中得分最低,說明病人生理職能受損最嚴重,原因可能為出院過渡期老年創傷病人處于恢復的初級階段,此時主要照顧者存在迷茫、無助的狀態,容易出現病人護理服務中斷、健康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使病人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導致生理職能被削弱[18]。Zidén等[19]研究表明,病人住院期間和出院后的功能狀態對病人長期預后至關重要,家庭康復和功能獨立性與生活質量改善相關。醫護人員應給予病人早期活動干預,在病人出院前康復治療師要與病人共同制定康復計劃,并鼓勵病人出院后至專門的康復中心進行康復鍛煉,以增強功能獨立性。未來可以針對改善老年創傷病人生活質量制定相應的規程和指南。
3.3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狀況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水平與生活質量總體呈負相關(=-0.593,<0.05),說明降低老年創傷病人衰弱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出院過渡期病人生活質量,采取一定措施改善病人生理狀態和健康狀況、滿足病人情感及社會支持,可以改善病人衰弱狀況。Hamidi等[20]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調查了267例老年創傷病人出院后的功能狀態,通過對創傷嚴重程度進行校正,結果發現,衰弱病人功能獨立性評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低于非衰弱病人。老年創傷合并衰弱的病人通過心理神經免疫途徑(如炎癥細胞因子的增加),可使認知和心理過程受到影響,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使身心俱疲,生活質量下降,與Williams等[21]的研究結果一致。老年人對疼痛的耐受度降低,老年創傷合并衰弱病人出院過渡期軀體疼痛升高及衰弱可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引起慢性疼痛[22],多病負擔協同作用,可增加病人侵入性疼痛體驗[23],使生活質量下降。多項研究表明,老年衰弱與創傷后譫妄、抑郁、肌肉減少癥的發生密切相關[24]。術后3個月是老年創傷病人功能鍛煉和肢體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也是老年病人發生抑郁的高峰時期,醫護工作者應及時給予老年創傷合并衰弱病人出院過渡期延續性護理,使其得到專業、連續的醫療與護理康復服務,促進病人康復,提高出院過渡期病人的生活質量。
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發生率較高,生活質量較低,需重視過渡期衰弱篩查,關注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的醫療護理服務連續性。出院前對病人及其家庭條件進行詳細評估,制定有針對性的出院后康復護理計劃,及早給予病人及家屬早期康復指導與教育,強化營養供給及心理護理,給予出院后延續性照護服務。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將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隊列研究,進一步探索老年創傷病人出院后的衰弱、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并基于證據構建老年創傷合并衰弱病人的干預方案。
[1] 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EB/OL].[2022-05-25].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2] JOYCE M F,GUPTA A,AZOCAR R J.Acute trauma and multiple injuries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5,28(2):145-150.
[3] STEWART S.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when it comes to transitional care in heart failure,but is it the only way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7,19(11):1444-1446.
[4] 鄭璇,張雪惠,高潔,等.老年腸造口患者出院過渡期護理依賴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7(6):24-27.
[5] 黃素云,趙喬,楊蕾,等.首發老年腦卒中患者出院過渡期家庭主要照顧者照顧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3):3288-3291.
[6]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老年患者衰弱評估與干預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3):251-256.
[7] 張潔,張丹丹,吳娟,等.老年人內在能力下降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關系[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32):4466-4469.
[8]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老年營養支持學組.中國老年患者腸外腸內營養應用指南(2020)[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0,39(2):119-132.
[9] GOBBENS R J J,LUIJKX K G,WIJNEN-SPONSELEE M T,.Towards an integral conceptual model of frailty[J].J Nutr Health Aging,2010,14(3):175-181.
[10] 李魯,王紅妹,沈毅.SF-36健康調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2,36(2):109-113.
[11] OEYEN S G,VANDIJCK D M,BENOIT D D,.Quality of life after intensive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0,38(12):2386-2400.
[12] CHELSEY S,ZEESHAN M,HAMIDI M,.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geriatric trauma patients[J].Surgery,2019,166(3):403-407.
[13] 張欣婷.89例脊髓損傷患者過渡期非正式照顧者照顧負擔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14] 李秋萍,韓斌如.外科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33):4307-4311.
[15] 賈文文,趙慧楠,戴付敏,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2):188-193.
[16] 張潔,胡慧秀,孫超,等.內科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1):79-83.
[17] 秦輝霞,楊平,吳康艷,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過渡期照護者照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3):400-404.
[18] ENGELHARDT K E,REUTER Q,LIU J,.Frailty screening and a frailty pathway decrease length of stay,loss of independence,and 30-day readmission rates in frail geriatric trauma and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8,85(1):167-173.
[19] ZIDéN L,KREUTER M,FR?NDIN K.Long-term effects of home rehabilitation after hip fracture--1-year follow-up of functioning,balance confidence,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eople[J].Disabil Rehabil,2010,32(1):18-32.
[20] HAMIDI M,ZEESHAN M,O'KEEFFE T,.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frailty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in older adult trauma patien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18,216(6):1070-1075.
[21] WILLIAMS G R,DEAL A M,SANOFF H K,.Frail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9,27(7):2693-2698.
[22] 陳娟,謝軍,孫媛媛,等.老年衰弱患者焦慮抑郁生活質量狀況的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4):73-77.
[23] GIROUX M,SIROIS M J,BOUCHER V,.Frailty assessment to help predict patients at risk of delirium when consulti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 Emerg Med,2018,55(2):157-164.
[24] KAPLAN S J,PHAM T N,ARBABI S,.Association of radiologic indicators of frailty with 1-year mortality in older trauma patients:opportunistic screening for sarcopenia and osteopenia[J].JAMA Surgery,2017,152(2):e164604.
Status quo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weak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ransitional period of discharged elderly trauma patients
LIChunhong,HANShan,ZHANGYaqin,LITaoxingzi,FULifang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450007 China
elderly;trauma;discharge transition period;weakness;quality of life;correlation;nursing
ZHANG Yaqin,E?mail:zyq980119@163.com
10.12102/j.issn.1009-6493.2022.22.029
河南省醫學科技攻關計劃聯合共建項目,編號:LHGJ20210773;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編號:22B320020
李春紅,副主任護師,本科
張亞琴,E?mail:zyq980119@163.com
李春紅,韓姍,張亞琴,等.老年創傷病人出院過渡期衰弱與生活質量現狀及其相關性分析[J].護理研究,2022,36(22):4098?4102.

(收稿日期:2022-05-30;修回日期:2022-10-29)
(本文編輯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