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特特
幾天前,我去理發,我的發型師說他最近投資了一家民宿,如果做得好,以后旅游旺季他便不在上海待了,要去民宿幫忙;如果做得非常好,他會徹底離開上海,全心、專職經營民宿。
發型師姓米,我們認識5年了。他是朋友推薦的,朋友的原話是:“你去小米那兒弄頭發吧,別的不敢說,其他發型師剪的頭,三天甚至一周內看著都別扭;小米那兒,你從他店里走出來,怎么看怎么好看?!?/p>
小米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和朋友的推薦。剪刀在他手中上下飛舞,如熟練、專業的外科醫生拿著锃亮的手術刀做一臺堪稱完美的手術。他在和你的聊天中,能及時捕捉你對發型的要求,矯正你對自己臉型的誤解;他對各種與頭發相關的染料、藥水了如指掌,控制燙染的溫度、時間,像一位名廚對火候的掌握。
我看過小米得到的諸多業內榮譽;他的徒弟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在小米的店里,我碰到過從香港回上海專門找小米做頭發的熟客,說找其他人做的都不夠理想。
我剛認識小米時,他在陸家嘴一家高級商業樓開店,一群助理聽他吩咐;他做頭發時,好幾個學徒圍著,不斷有人給他打電話或發微信,預約他的下個時段、下下個時段;他在講解、“施工”的同時,不忘招呼新來的客人,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關注每個員工的動向,時不時說一句“誰誰你做什么,誰誰你去做什么”。
什么叫門庭若市,什么叫指揮若定?我看到小米在管理、待客、展現業務能力三線并進時,深有體會。
說回民宿。這5年,小米告訴我的他的大筆投資,這已是第四筆。
第一筆是牧場。小米是廣東人,在海邊長大,不知為何,卻對西北有執念。小米暢想過,等牧場做大,新品牌的牛奶暢銷,他會全職加入,上海自然是不待了,大草原、奶牛,就是他未來的家和寵物。
第二筆大的投資是收藏。如果我沒記錯,小米起碼給我看過七八種不同質地的錢幣。一次,我正在燙頭,腦袋上蒸汽帽突突冒汽,蒸汽中,小米從褲兜里變戲法似的掏出一個紅布小包,打開包袱,亮出一枚褐色的銅錢。他用拇指和食指捏著那銅錢,舉到我面前,讓我仔細端詳,向我解釋該銅錢的歷史、價值?!拔覍iT去北京潘家園淘的!”他洋洋自得。除了銅錢,清代的陶罐、元代的花瓶,大大小小、真真假假,小米買了一屋子。
第三筆和他的手藝沾點兒邊—生發洗發水,據說不僅能生發,還能讓白發轉黑。小米曾詳細為我解說原理。他解說完,看著我的滿頭黑發,覺得無用武之地,卻仍不死心,告訴我:“可以讓你爸媽來試試。你老公發際線有沒有升高?相信我,我投了幾十萬在里面,不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的?!?/p>
沒開玩笑,我知道,但小米的前三筆投資大多打了水漂。小米中專學歷,學的即是美容美發,投資、農業、文物、化學,都不在他的專業范圍內。他明明靠手藝,靠多年來的摸爬滾打、資源積累,能把店做好,做第一流的發型師,可發型師職業本身,并不受他自己尊重。
不止一次聽他說過,這一行做到頭“也就那樣”,男人還是要干點兒正事,要有事業—在他看來,事業僅指實業,要讓錢生錢,小錢變大錢。
“給你看看民宿的照片。”小米給我吹完頭,沒急著動剪刀,先拿出手機,調出相冊。
民宿在北方一個剛開發的景區,上海還是秋天,那里已經白雪皚皚。民宿是小米和幾個朋友一起集資盤下來的,前任房東進行過基礎裝修,小米的朋友兼股東之一A,現正在當地監工,完成精裝修。
“這次投了多少錢?”我好奇。
“沒多少。因為手里沒多少錢了?!彼呛且恍?,“股市還虧了些?!?/p>
小米操起剪刀,握著我兩耳邊的頭發,對著鏡子,比畫著、研究著,而后剪刀一陣兒嘁哩咔嚓,細碎毛發在我眼前飄舞,一片黑霧中,我想起兩個和小米相似的故人。
一位是我爸的同事李叔叔。
李叔叔的本職工作是會計,業務熟練、心細、人緣好。20世紀90年代,他迷上了創造發明,辭去公職,賣掉房子,埋頭做研究。三年閉門不出,三年后,他北下南上,四處推銷自己的發明成果。我見過他在我家給我爸介紹那些發明時滿臉飛眉毛的樣子。李叔叔家住一樓,小院里擺著他研制的生產麻將席的機器,從新擺到舊。
“其實老李當會計是把好手,做點兒輔助性管理的活兒也不在話下?!蔽野趾臀覌層懻撨^他。
李叔叔的發明最終無果。辭去公職在那個年代頗需要勇氣,他為他的勇氣付出了代價—他破釜沉舟、傾盡所有,既沒有單位為他兜底,自己也沒有及時交社保,如今60多歲的他重新撿起老本行,去妻弟的公司管理財務。
“老李老了,卻不糊涂,小舅子開了好幾個廠,其中一個廠幾十個人,老李管賬又管人,日子也算能過?!?/p>
另一位是我的一位同行。
小說寫得好,年少成名,獲過大獎,有作品改成影視劇—文學之路對他來說,是老天賞飯吃。也許在某個領域成功太容易,便連自己都會看輕該領域;也許在一個領域成功太容易,便會有錯覺:我能搞定所有領域。
同行停筆多年,棄筆投導,導演的導。
他從作家到編劇,從編劇到導演,從內容創作到找投資、搭建拍攝團隊,從一個人完成寫小說這一項工作,到一個人要做所有事—搞定一部電影。10年來,他把10年前掙的錢全部砸進去了,電影沒有上院線,他陸續拍了幾部網劇,也沒濺起什么水花。聽說,他現在又回去寫小說,可身價已大不如前。
人為什么要看輕自己擅長的事呢?
那些一開始我就比別人做得好,那些我付出60分努力獲得80分成績、付出80分努力獲得100分成績的事情,不正是天分所在嗎?
你瞧不起它,想有所突破,要走出舒適區,可你得評估風險,衡量你想、你要與你擁有的之間的距離。要知道,什么時候都不能輕易丟開我們人生的基本盤,“大不了重頭再來”這樣的話,并不是說每次都在新領域重新開始。
“我覺得,你把店經營好,有余力再去做民宿吧。”我盯著鏡子里的新發型,干凈、利落,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這個店我已經盤出去了,下次理發,我發你新地址。”小米為我整理碎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