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霞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隨著羽毛球這項運動地位的不斷提升,羽毛球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關注,也逐漸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鍛煉項目,繼而好的羽毛球訓練硬件設施也就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點,比如,羽毛球場地的選擇、裝備的購置等等,這些都影響著人們對于羽毛球運動的喜愛程度。那么如何快速掌握羽毛球的各項技術,盡快提高羽毛球的技術水平,合理的訓練方式方法就值得每一位練習者去學習,所以在羽毛球技術學習的初級階段通過抽墻訓練來幫助練習者來提高羽毛球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抽墻練習模式,充分了解抽墻時的練習方式和練習技巧,可以讓練習者在較為短的時間內快速掌握羽毛球的球性球感、更加熟練地進行正反手握拍轉換、合理運用平抽擋球技術、加快腳下步法的啟動和快速移動以及來球時的快速反應判斷能力,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練習者的羽毛球技術水平。
羽毛球練習墻,具體指的是羽毛球練習時的一面墻體,主要的作用就是幫助羽毛球練習者在進行各種羽毛球訓練時的一個墻體,在平時的羽毛球訓練中,只有一面墻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建立起一個能滿足羽毛球訓練過程中移動擊球活動的場地。為了可以讓練習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羽毛球練習墻的長度一般為6m左右,接近羽毛球球網的長度,厚度為1m左右。但是如果在進行練習時因為受到其他因素等的限制而不具備這些規格的練習墻時,我們也可以利用相對來說比較硬而平整的普通墻體來進行羽毛球的抽墻練習。
在羽毛球這項運動的各項基本技術中,對手指手腕的使用是非常多的。很多比較業余的人都會覺得打羽毛球就是學習各項基本技術使出全力進行揮拍打球,往往忽視了在羽毛球各項技術最后的發力中手指手腕的重要性。例如,在雙打比賽中,兩人共同作戰,場上實際控制范圍縮小,對抗性加強,比賽的回合增多,比賽節奏加快,尤其是在網前的封網技術中,來球速度快距離短,為了能加快揮拍的速度和控制擊球的拍面,在處理較平弧線、較快速的來球時,此時就需要利用手指手腕去發力擊球。還有在防守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情況下都會采用反手握拍的方式進行防守,因為反手握拍防守的面積要比正手握拍的防守面積更大,在用反手握拍防守時就需要用大拇指頂住球拍的寬面,靠手腕手指的力量將來球彈出去。因此,利用抽墻練習對羽毛球練習者手指手腕的力量會有很大的提升和幫助,可以增強其爆發力。
很多人在羽毛球初級階段的學習中,總是找不準擊球的位置,羽毛球擊不到球拍的“甜區”上,在擊球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打桿打框的現象,就會以為是羽毛球拍的問題,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擊球次數太少對羽毛球拍和球的不熟悉,導致在擊球時的不準確。我們通常說的“甜區”就是指球拍拍面的最佳擊球位置,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當擊球點在甜區位置,就能夠將揮拍擊球的能量最大化的傳導到羽毛球上面,此時就認為擊球的能量幾乎沒有損失,打出的球在出球速度與線路控制上面達到最優化,所以在離甜區越遠的位置擊球,能量的損失就會越大,影響擊球的準確性和落點的變化。通過抽墻練習,在熟悉羽毛球球性球感的基礎上,對羽毛球拍和球也會越來越熟悉,擊球時就會減少打桿打框的次數,將每一拍球都打在羽毛球拍的甜區上,可以很有效地加強擊球時的準確性。
在羽毛球的抽墻練習中,主要是通過讓羽毛球在墻體與羽毛球拍之間進行反復的回彈,通過回擊每一次墻面反彈的來球不僅可以讓練習者對來球的方向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反彈球的不斷回擊來練習對羽毛球的控制能力。練習者在每一拍的回擊球過程中都需要控制羽毛球擊打在墻面位置的集中性,所以對回彈的羽毛球擊打的次數越多,練習者對羽毛球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強。在抽墻的練習過程中,練習者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控制擊球墻面位置的高低,擊球墻面的位置高對練習者的練習要求就較低難度較小,擊球墻面的位置低則對練習者的練習要求就較高難度較大。這些都需要練習者在抽墻的過程中不斷的變化和手上進行控制,日積月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對羽毛球的控制能力,同時對于練習者身體協調性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通常都說羽毛球技術是“三分手法七分步法”,羽毛球的步法是羽毛球運動中非常重要的技術環節,即使把手上感覺和技術練習得再好,腳下移動的步法不熟練不到位,那么回擊的球質量和穩定性還是很差。因此,正確的移動步法可以讓運動員在比賽中更有效得節省體能,也能讓對手在比賽中疲于應對自己的落點控制,還可以讓運動員在長時間的多拍的拉鋸戰中保存和維持體力,從而來應對對手的各種刁鉆的球路落點變化。因此,在每一拍的擊球中都需要非常到位的步法作為鋪墊,否則擊出的球多半是不到位的,從而使自己陷入被動,讓對手抓住進攻機會。所以在抽墻的練習過程中掌握連貫的步法移動對練習者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通常所說的啟動也叫啟動步,又名啟動小跳,它是用在移動之前,幫助我們的身體獲得一個移動的加速度,來幫助我們快速的移動到位。它起著步法之間銜接的樞紐作用,可以完整銜接每個步法之間的連貫。
練習者通常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練習腳下步法的熟練、啟動以及快速移動能力,這樣才能通過步法的移動,移動到擊球的最佳位置進行擊球,還可以鍛煉練習者擊球時上肢與下肢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重復性的擊球訓練可以有效增強人的體能,也能讓練習者更快掌握擊球的規范動作。羽毛球比賽對于人體能量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體能顯得十分重要,這就需要規范的步法移動動作,練習者在抽墻時可以利用羽毛球練習墻做反復的擊球練習,在墻接觸到羽毛球時進行原地的小跳,接著快速得向回彈的來球方向移動或跨步進行下一次擊球,也可以根據來球距離的遠近縮小腳下步法的幅度和移動距離,從而讓球落到最佳的擊球位置。
羽毛球的球性球感是羽毛球運動員經過長時間的專項訓練發展起來的知覺能力,對不同角度、不同力量擊球時球的速度、方向、線路與落點變化等特征都能培養肌肉的感知記憶,羽毛球的球性球感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只有通過多接觸多練習,才能不斷增進與球的“感情”,球性球感也會隨之提升。對于羽毛球這項運動來說,練習者通常需要注重對球性球感的培養,那么通過抽墻練習的方式就可以培養練習者比較好的球性球感,也可以快速地掌握擊球的相關技巧。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說顛球,在顛球時顛球的高度要合適,如果剛開始自己反應慢一些,可以將球顛高一些,這樣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下一拍,熟練以后就可以降低高度。在羽毛球技術學習的整個階段過程中,練習者都需要不斷的進行對球性球感的培養,換句話來說,對球性球感的訓練和培養是體現在羽毛球活動的不同階段的。通過對著墻體進行擊球,感受發力和擊球的頻率,發力越大墻面的反彈也越大,控制好擊球力量及擊球拍面,這樣才能進行連貫的擊球,達到對球性球感練習的效果。
對于羽毛球這項運動來說,如何掌握正確的握拍姿勢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羽毛球的初學階段,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正反手握拍姿勢,正反手握拍姿勢不正確雖然能將球擊出,但是在之后的羽毛球各項技術的學習中就會影響其動作的發力,技術動作的發揮也會受到限制。羽毛球中的握拍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正手握拍法,一種是反手握拍法,還有一種是特殊握拍法。在抽墻的練習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在正確的正反手握拍下再去練習,練習者通過正反手抽墻來練習正反手握拍的轉換,不斷提升自己擊球的穩定性以及握拍轉換的熟練度。對于正反手握拍轉換訓練來說,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一點一滴中去積累。
通過長時間的練習訓練,練習者就能提升正反手握拍轉換的靈活性和熟練度,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增加抽墻練習的難度,如,正拍和反拍輪換交替進行對墻抽球,這樣練習能在比賽中動作更加的靈敏;當正拍和反拍抽球轉換靈活自如時,對墻抽球就要進行更高級的一步,正拍反拍交替抽直線和斜線交叉,這樣對墻抽球的目的,會在比賽中讓我們的球路更加刁鉆,球路變化莫測;也可以進行打靶抽球練習,在墻上貼一張紙,然后正拍反拍輪換交替往靶心去抽球,這種對墻抽球方式,會讓我們在比賽中的擊球準確性更高。如果握拍轉換不過來,勢必會影響擊球時的效果,那對于我們業余球友來說,做到快速地轉換握拍,尤其是正反手間的快速轉換,在比賽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對手打的就是你這個轉換握拍慢的技術缺點。在抽墻練習的過程中做好距離和位置上的調整,與此同時還要掌握擊球時的發力,要學會合理運用每一拍擊球時的發力,不斷加強在抽墻練習過程中對羽毛球的控制能力。
隨著握拍轉換熟練度的提升,以及各項基本技術的逐漸掌握,不一定就能在羽毛球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還要合理的運用各項技術以及各種戰術打法,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更具優勢贏得比賽。特別是在羽毛球的雙打比賽中,正反手平抽擋球技術的使用能在比賽中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平抽擋球的球速更快,另一方面是平抽擋球的來球距離短,給對手的反應時間短,回擊球的難度就會加大,從而讓對手陷入被動,回擊球不到位,為我方創造主動進攻的機會。所以在此時的抽墻練習過程中,對于平抽擋球的要求就開始提升了,這就要求練習者在練習時與墻面之間保持大約3-4m的距離進行正反手平抽擋球的練習,在練習時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腳下步法的移動調整,也可以在練習平抽擋球時嘗試切放、停頓、輕打和重抽等等不同的手法。定點打網高的平抽擋球需要一定的手指和手腕的協調發力,練習一段時間后,對于出球的高度和準度都會有明顯的提升,同時還可以促進練習者羽毛球比賽水平的有效提升。
練習者在利用羽毛球練習墻做平抽擋球練習時,還需要設置一定的標準線,標準線的設置要符合羽毛球球網的實際高度,還要找準練習者距離練習墻的距離,以此來模仿在羽毛球比賽中,前場、中場和后場的擊球練習,不同距離的抽墻練習就要求練習者更要控制手上的力度和過網時的高度,對練習者的控制能力就會有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保持抽墻時球過網(標準線)的高度還要保證球的速度,在平常的訓練過程中,更要充分地調動出全身的運動神經,對擊球的過程做出合理的預測以及判斷,集中注意力配合腳下步法的啟動和快速移動,這樣才能保證練習者羽毛球技術更好發揮,在比賽中占據上游。
在對墻進行下手位的挑球練習時,擊球點要在手腕以下,動作幅度不用做得很大,也不需要很大力量,頻率也不用很快,主要就是通過把墻面反彈的來球努力地挑起來,練習挑球的技術動作和發力。挑球雖然簡單,但是還要掌握好擊球時的拍面,控制正確的挑球拍面,這就需要在進行抽墻練習的時候不斷地控制好手指、手腕的發力配合,讓挑的球穩定。在單一動作之后也可以正反手交替著挑球。因此,對墻進行下手位的挑球練習,對我們羽毛球后續的技術學習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1)練習者在利用練習墻進行球性球感的練習時,主要的一個目標是讓練習者掌握控球和擊球這兩個方面的感覺,才能在羽毛球技術學習的整個階段過程中,都可以輕松將球擊中到羽毛球拍的甜區部位;
(2)練習者在利用練習墻進行正反手握拍轉換的練習時,主要是為了提升練習者擊球的穩定性以及正反手握拍轉換的熟練度,為后續在進行羽毛球比賽中正反手的快速轉換使用打好基礎;
(3)練習者在利用練習墻進行正反手平抽擋球的練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運用手指和手腕的協調發力,掌握出球的高度和準度,提高擊球的準確性。在抽墻練習的過程中,還要對自己的動作有非常高的要求,確保每一個練習動作是規范的,要保證動作的舒展性和腳下步法的靈活性。只有在規范的技術動作下,才能保證技術水平的順利發揮。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羽毛球這項運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越來越多的人都參與到了這項運動中,如何提升羽毛球技術成為了練習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平時具體的練習訓練中,抽墻練習對于提升羽毛球技術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通過合理利用練習墻進行羽毛球訓練,能在短時間內提升練習者的羽毛球球性球感、熟練轉換正反手握拍、加強平抽擋球的能力,從而在比賽中更具優勢贏得比賽。羽毛球是一項有益于身心的活動,抽墻練習能激發出練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促進練習者羽毛球技術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