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銘
(1.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2.湖北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直線攀升,微信也成為一種迎合時代發展、滿足人類需求的交流媒介。根據第48 次關于《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 年6 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10.11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增長了1.2 個百分點。其中我國農村網民達2.97 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9.4%,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9.2%,較2020 年12 月提升3.3 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了當前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便捷了人們信息傳播途徑。
信息傳播是指各大用戶通過相關部門網站獲取信息產品的一種動態行為。農業信息是指通過傳播,使農民及時獲得生產和經營相關農業活動的有效信息,主要包括農業的生產技術、生產加工、經營管理以及農村教育等涉農信息。農業信息傳播是在信息傳播的基礎上,農業推廣人員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將農業信息進行有效發布和傳遞的過程[1]。
我國農林牧漁各產業的信息傳播內容都十分豐富,其傳播形式也較多樣化,其中最主要的傳播內容可分為以下3 種。
農業科技信息。農業科技信息主要包括一些非自然信息,例如農作物的新品種研發、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自動化等農業科學技術信息。
農業自然信息。農業自然信息主要包括兩類,第一類為農業生產產品本身的自然信息,主要涵蓋農作物的品種、農作物的發育情況、農作物抗性等生物信息以及農作物生存環境與農業能源等非生物信息。第二類為農業活動與自然界相關的信息。
農業社會信息。農業社會信息主要是指與農業生產活動相關的信息。主要包括農產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從業人員等社會資源信息以及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進一步利用的信息等[2]。
我國傳統的農業傳播途徑主要包括人際傳播、大眾傳播以及組織傳播3 種類型。人際傳播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有的人際傳播有專門的農業信息推廣站可以進行農業信息傳播。大眾傳播主要是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途徑來宣傳農業信息。而組織傳播主要是通過政府部門牽頭,引領相關組織機構參與農業信息宣傳。中國的現代農業信息傳播起步較晚,傳統的傳播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人與人之間的言傳身教及相互學習。傳統的農業活動中,科技發展較為落后,人與人之間的言傳身教及相互學習為農業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人們可以通過同輩間的相互間學習、互相模仿,以及父輩間的言傳身教來進一步獲得農業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田間地頭的交談交換農業生產經驗等。總體來說,口口相傳的信息傳播方式存在的弊端較多,傳遞信息量較少,效率較低,難以達到人們對于信息量的需求。
借助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相關媒介。傳播媒介在傳統的農業信息傳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農村主要通過宣傳冊、墻報、廣播、電視、報紙等進行農業信息傳播。其中具有主體地位的傳播形式是電視、廣播以及報紙,通過這幾類媒介人們可以及時獲得農業相關信息[3]。
農業技術人員及政府工作人員下鄉宣傳。傳統的農業信息傳播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及政府工作人員下鄉宣傳相關知識,直到現在部分地區農民獲取農業信息還是通過村干部進行傳達。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簡單方便的獲取信息是最好的,因此這種通過相關人員宣傳信息的傳播方式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
時效性強。利用微信傳播農業信息,時效性較強。相關農業新政策可以及時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中,人們在每天使用微信的同時,可以及時關注相關農業信息,不但節省了大量時間,還能了解當下最新農業信息。
操作便捷、覆蓋面廣。微信APP 不僅操作簡單、使用便捷,微信平臺的用戶還可以通過其快速地獲取、傳播相關信息。因此通過微信平臺,可以有效擴大農業信息網絡覆蓋面積,讓更多的人看到需要傳播的相關農業信息。
使用成本較低。傳統的農業信息傳播方式,比如電視、報紙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花費成本較高。微信相比于傳統的農業信息傳播方式,人們只需下載一個微信APP,然后在網絡流暢的情況下,就可以免費使用并獲取相關信息資訊,使用成本較低,方便快捷。
宣傳內容更易于接受。微信作為新興信息傳播載體,不但可以使用圖文模式對相關信息加以解釋,讓其通俗易懂,而且還可以插入音頻、視頻的方式,使農業信息呈現得更加直觀生動,表達方式更加多元,宣傳內容更易于人們接受。
建立農業信息微信公眾號。以農業信息發布的類型為依據,建立相關農業微信公眾號。不同類型的農業公眾號對受眾所發布的信息側重點也不同,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關注公眾號。農業微信公眾號可以定期推送以文圖相兼的文章,還可以配有語音或者視頻動畫等功能方便理解和接納農業信息的傳播內容。當然農業從業者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這類平臺與專家進行溝通,咨詢自己所需的相關信息。
擴大對微信公眾號的推廣程度。傳統的農業信息傳播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傳播內容也不全面。與此同時,利用微信等其他社交媒體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已經逐漸成為當下新潮流、新趨勢。因此加大微信平臺的使用力度,從而更好地挑選、整合農業信息內容,獲取有用信息,促進農業活動有效進行。
推廣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建立后,知名度較低,人們根本不知道微信公眾號的作用,因此要切實加大微信公眾號的推廣力度。例如策劃微信公眾號推廣活動,讓人們關注相關農業微信公眾號,并轉發至朋友圈集贊就會獲得相關農業禮品,從而使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提升。
當下,傳統的農業信息傳播方式已經過時,口口相傳的傳統農業信息傳播模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信息傳播內容也不全面,利用微信等其他社交媒體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已經逐漸成為當下新潮流、新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用也更普遍,同時微信也逐漸取代電話、短信,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渠道。微信在農業信息傳播過程中的應用,對于優化農業信息傳播途徑以及提升農業信息傳播的速度大有裨益。但是目前仍有部分農村地區及偏遠山區網絡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目前5G 時代已經到來,但是有的偏遠山區4G 網絡都未覆蓋,生活水平低下,影響了微信的有效使用。
目前,利用微信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不但可以為農民及時帶來農業最新的相關資訊,而且還可以為人們提供農業相關知識。但是目前微信在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過程中,難以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業信息,農民大都是盲目尋找自己所需的農業信息,對自己所需的農業信息定位不準。
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通過微信獲取各種信息,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國家大事。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微信僅僅是用來聊天、刷朋友圈等娛樂活動的一款軟件,用來獲取農業信息的意識淡薄,甚至有的農民根本不知道微信獲取農業信息的渠道。由于農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于一些農業資訊、農業政策等理解不透徹,加大了農業信息傳播的難度,使人們不能及時有效地獲取農業信息。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對農業信息的高質量傳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農民只有及時獲取自身所需的農業信息,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基于微信的農業信息定位不明確,信息質量普遍不高,傳播信息單一化,不能為人們準確提供農業信息,因此加大信息資源整合力度,提高農業信息傳播質量刻不容緩。
我國農業政策是國家相關部門以國情發展需要為依據制定并頒發的,再下達到各省級、市級、縣級和鄉級等政府部門單位,各層級政府根據自身發展要求和發展情勢制定符合農業發展的政策,然后再傳播到農戶或者農業從業者。每個層級的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偏重各不相同,其中應以縣(市、區)為單位政府部門發布的農業信息為把握重點。縣(市、區)經濟統括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而各農村農業發展信息都要以縣(市、區)農業傳播信息為依據,其中涵蓋了以農業為支撐的政策扶持、科技和市場等信息。這表明在農業信息傳播的關鍵層級中要以縣(市、區)農業傳播信息為指向標,減少農業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信息缺失和不對稱的問題。
4.2.1 擴大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覆蓋率
政府部門在農業信息傳播與技術推廣中起引領作用,同時要完善農業信息系統建設。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進程中,要切實加大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保證農業信息傳播通道暢通。具體來說,首先要加強農村網絡覆蓋面建設,特別是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力度,緊跟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步伐,從而提高農業生產力。其次要引導三大互聯網運營商積極參與農村網絡設施建設,為農村居民創造上網條件。對特別貧困偏遠的地區,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的普及率。再次要加大對農民的網絡費用補貼,由于上網產生的網絡費用對于貧困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政府要做好相關工作,減輕農民上網負擔,從而推進農業信息傳播進程。
4.2.2 培養農民微信獲取信息意識
政府部門要增加人和物的投資,轉變農戶和農業從業者的思維方式,利用微信收集、整理和利用好發布的農業相關信息,增加農業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在農業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農民是最直接的信息接受者以及使用者。農戶是否具有使用微信獲取農業信息的意識,決定了農業信息傳播過程中微信的使用是否有效。但是當下大多數農民只是利用微信進行聊天、刷朋友圈等,利用微信獲取農業信息的意識相對薄弱,所以要提高農民利用微信獲取農業信息的意識,培養新型信息化農民。首先要改變農民的傳統農業經營理念,讓農民深刻認識到微信公眾平臺對于農業信息推廣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由專門人員負責宣傳農業現代化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微信獲取自己所需的農業信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及時解決農民提出的問題,從而促進微信對于農業信息的高效傳播。
要提升農業信息傳播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我國農業技術信息傳播形式較多,就要求農業信息傳播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底蘊,文化素質較高,使農民接受農業技術信息的方式更簡便。農民通過微信獲取信息,利用有效信息確定農業生產活動規模和方式。加大人力、財力支持力度,鼓勵人員根據市場的不斷變化積極參與培訓,通過學習提高自身能力。
首先要求信息發布者注意跟蹤市場發展動態,及時調整并更新市場農業信息,不斷豐富農業信息傳播內容,提升農戶對農業信息的關注度。其次要了解農業信息傳播的受眾群體,并對其真實需求準確定位,提高農業信息傳播效率。再次要保證農業信息傳播內容的準確性。農業信息傳播相關負責人員要及時對信息內容進行篩選,從而為農民提供準確的農業信息,為農民帶來更好的微信信息獲取體驗。
目前,在農業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應用微信宣傳農業信息的用戶還比較少,并不是很廣泛,農業類的微信公眾號數量少,農業信息傳播體系不健全,農民接收到的農業信息較為分散,而且農業信息質量普遍較低,因此加大信息整合力度、提高農業信息質量刻不容緩。
首先要對微信公眾平臺農業信息傳播版塊實行規范化管理,由專門人員負責農業信息的篩選及推送工作,切實保證農業信息質量。其次做好信息反饋工作,對農民的反饋信息及時作出分析判斷,從而確保農業信息傳播的有效性,為農業信息的有效傳播提供保障,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從而提高農業經濟水平。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創新農業信息傳播方式不僅僅有微信,還有抖音、快手等相關公眾平臺和短視頻。這對于我國提升農業信息傳播速度和方式、改進農業信息傳播不對稱的弊端具有重大意義。農民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來快速獲取自己所需信息,為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等活動的順利進行帶來便利。農業信息傳播與互聯網的相互結合,無疑是錦上添花。由此可見,使用微信傳播農業信息,將農業信息的傳播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相結合,不僅為農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加快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因此要不斷完善微信服務功能,切實提高我國農業信息傳播能力,加快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