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然
(北京市東城區文匯小學,北京 100872)
電影《窈窕淑女》講述的是一個貧窮的賣花姑娘在語言學家的幫助下, 通過改變她的語言習慣而成為一名高雅女士的故事。 一定意義上也是底層人逆襲的故事。 在電影的開始, 伊麗莎是個很普通的姑娘,以賣花為生。 這個賣花的姑娘是謙卑的,但是她并沒有為此自暴自棄,而是努力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奮斗著,她堅強而樂觀,從她的語言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這份豁達與樂觀。 她說話很大聲而且面部表情十分豐富甚至有些夸張,我們很容易被她的活潑所感染。一天,她被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注意到。這位教授最終將這個邋遢、粗魯的鄉村賣花姑娘改造成了一位品行端正, 高貴優雅的女士。
我們可以單純從電影本身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 但是如果我們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則會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女主角,認識到社會語言對一個人成長的意義。 該文將通過這部電影分析如何通過語言的改變獲得自我的提升。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 社會語言學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注意,但是理論還很不成熟,對于這一學科概念的定義還較為模糊,當前,社會語言學研究主要是一些方言學的學者在研究, 或者說一些是從方言學的領域轉移過來的學者。方言與文化、方言與民俗之間,本來就關系較為緊密,這也是促成中國社會語言學的一個原因。 語言學家Hudson 認為,社會語言學可以被定義為“語言的研究與社會”,也就是說,存在語言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語言是人們探索和認知這個社會的一種工具, 我們既可以通過語言了解一個社會的發展階段, 也可以根據這個社會的發展階段去探索研究存在于其中的語言。 正如Lakoff 所說的“you are what you say”,也就是說一個人說的話能反映其年齡、階級、性別、民族、教育背景、職業和宗教信仰[1],《窈窕淑女》就是這樣的一部影視作品。在電影中, 語言學教授希金斯一定程度上輕視生活在底層階級人們的語言, 因此他認為這個來自底層階級的賣花姑娘不能體現甚至會降低英語這門語言自身的魅力和價值。 正如他第一次看到這個賣花姑娘說的一句話:“看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和語氣, 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 ”
事實上, 社會差異對語言的影響是十分巨大且明顯的,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可以看出社會語言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不同的地區環境不同,語言也不同,這是我們最為熟知的、最明顯的地區差異。我們會發現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語言, 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也會使用不同的語言。也許人們使用的語言是相同的,但是所表達的意思卻完全不同。 其實要尋找同一城市或同一國家生活方式的差異并不難, 不同的地區可以在多個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因為地區有差異;相同的地區也會存在多種語言, 不同的語言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差異,有不同的詞匯表達及發音。
例如,希金斯教授的朋友皮克林提道:被記錄的印第安方言種類至少有147 種, 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人的發音判斷這個人來自哪里。 正如希金斯教授所說:“你能從一個人的語言中判斷他是來自于愛爾蘭還是約克郡, 但是我可以將這個人所屬的地域縮小到倫敦6 英里范圍之內, 我甚至可以控制在2 英里的范圍之內,有時甚至是兩個街道之間。”[2]這就是在語言上的地區差異,因為人們有著不同的語言習慣。
在這部電影中, 通過一個安靜謙虛的少女的拍攝使這種差異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電影中,語言學教授希金斯生活在倫敦的城市里, 伊麗莎卻是生活在貧民窟。 兩個地區的差異,兩種生活環境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在語言的使用上, 在言語的用詞上亦或是語氣上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這位教授使用的是標準英語, 而伊麗莎講話時卻帶有十分明顯的地區特色;在她講話過程中,一些字母的發音與標準英語有著明顯的差異:A, E, I, O, U 發音是Ahyee, e, iyce, ow, you。
不同階級的人們所擁有的特權不同, 特權亦或者說上層社會人們所擁有的權力。權力,是指一個人可能比另一個人更強大,因為他能夠控制另一個人。根據Hudson 的陳述,從社會階層的角度來看,權力對社會的基本組織顯然是重要的, 富人和有權力的人在上層,窮人和無權的人在底層。語言其實也有等級。 在電影中,上層社會的人說標準的英語,而底層的人們講不標準的英語。
伊麗莎來自Lisson Grove, 從語法角度, 她說:“他是你的兒子嗎? 就他嗎? 而不是說:他是你的兒子,難道不是嗎?我沒有這么做啊?”用me 這個單詞代替“我并沒有這么做啊”“我的話”及“并不是”。 來自Selsey and Hoxton 伊莉莎的朋友也犯了和伊莉莎一樣的語法錯誤。 他們在幾乎所有的否定句中都用到了“ain’t”,忽略了人及其他輔助因素。 語音上,他們總是省略“?”在“going”和“paying”等詞中的使用,如果單詞位于句末,則將“you”發音為“ya”,并將“相信我”說成是為“啊呀”。 而在上層社會,即使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帶著口音, 但是也會力求使用正確的語法和語音[3]。
不同的講話方式也會給聽者留下不同的印象。來自底層的人們所使用的語言聽上去可能會缺少一些優雅和禮貌,聽上去甚至有些粗鄙和低俗,然而上層社會的人們講話聽上去會禮貌很多, 也會高雅很多。語言為不同的社會階級之間設立了天然的壁壘。希金斯教授譴責伊麗莎是英語的“破壞者”并且建議她應該認真學習莎士比亞、彌爾頓的作品及圣經。他預測這個女孩兒會因為她的教育以致過著同樣悲慘的生活。對于希金斯教授而言,伊麗莎是一個臟兮兮的并且粗鄙不堪的女孩兒, 能喝酒并且對于其他人都沒有好感。 而他所有的假設其實都是以這個女孩兒的語言為依據的。 伊麗莎聽到了希金斯教授和他朋友的打賭:“他可以通過改變她的談吐改變她的生活。”她主動找到了希金斯教授,希望他可以幫助她,改變她的說話方式, 以便于她可以找到一個更體面一點兒的工作,如花店里的售貨員。當這個男人詢問女孩兒名字時,伊麗莎并沒有說什么,當這個男人再次重復他的問題時,伊麗莎終于開口,但是這個男人的態度立刻發生了轉變, 變得十分冷漠。 皮爾斯夫人,這個管家,并沒有送伊麗莎離開,因為她認為伊麗莎對教授并不禮貌, 這種看法緣于她不太標準的英語發音。語言的影響就是這么明顯,它可以讓一個人在真正認識另一個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對這個人的偏見。
在電影的最后, 希金斯教授帶著伊麗莎來到了大使館舞會,也是對她幾個月訓練結果的一種檢驗。在舞會上,許多貴族聚集在一起,伊麗莎在語言和舉止上非常優雅。電影中伊麗莎一開始說著隨意、不正規的英語,在希金斯教授看來,伊麗莎是一個骯臟淺薄的女孩,這僅僅是基于她不標準語言的假設,這表明語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社會階層。不可否認,語言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 它是反映一個人社會階層的重要參數,是判斷一個人社會身份的重要方法。
拉波夫(William Labov)是社會語言學的創始人和奠基人。在他的研究中發現:和上層階級的人們說話相比, 底層人們和中產階級在講話時會有更多的發音。 這聽上去也許很奇怪,因為在總量的統計上,這應該是隨著階級的改變有所增加的。 拉波夫發現底層社會的人們也意識到這點,在使用“r”的人往往“比他們的參照群體,即中上層階級表現更好”。拉波夫稱這種外在的表現為一種矯正過度現象。 在電影中,矯枉過正就發生在了伊麗莎的身上。作為一個來自底層階級的女孩兒,通過人為的干預和訓練,成了一個看似出身高貴的女士,參加大型的舞會。 不可否認,伊麗莎付出很多的努力,她努力模仿上層社會人們的講話方式,以便讓她的說話方式更貼近更符合標準英語,也就是她的參照群體——高貴的人們[4]。
從社會語言的角度來看,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語言, 而社會語言也會通過社會方言將人們區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群體。 在人們講話同時, 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背景及社會階層就會被暴露無遺。一個人的發音與他的社會階層有密切的關系。在英國,不同階層的人說話方式不同。 在倫敦東部某地區擠滿了下層工人,他們經常把開頭的摩擦音“h”去掉,然后把單詞he 和him 讀成“i”和“im”,而不是“hi”和“him”。除了發音不同以外, 伊麗莎這個賣花姑娘還有一些固有的講話習慣,比如喜歡用一些感嘆詞,講話的語氣和方式都比較隨意和夸張,ah-ow -o -o -o oh -garn、naho -ow、ugh, 但是這些上層社會的人一般不會使用, 他們所使用的都是比較正式的比較標準的英語。除了發音的方式和詞匯的選擇,伊麗莎也不太注意語法結構,比如,她經常會用一些感嘆詞或是比較粗俗的語氣說話。
認識到自己所處地域環境對語言帶來的影響,然后努力克服這種影響, 使自已的語言風格更加標準化。伊麗莎最初講話時帶有十分明顯的地區特色,在她講話過程中, 一些字母的發音與標準英語有著明顯的差異,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改進,嘗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廣交朋友,最終使自我表達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語言表達突破了地區差異[5]。
語言是一種很重要的社會實踐,在某種程度上,語言是一個人等級的象征。在英國,上層社會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多使用標準英語,它象征著上層社會的利益和權利。希金斯教授關注到語言和社會地位身份之間的緊密聯系,他說:我們可以根據一個英國人講話的方式將他進行分類,如果他講話發音很差,會有很多人嫌棄他。他認為如果要找到一個人的本源首先可以通過這個人說話的方式,因此他計劃轉變伊麗莎的行為舉止,其目的是改變她的社會地位。
在電影中, 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個賣花姑娘的變化, 以至于也能明顯地看出隨著她說話方式的改變,社會地位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通過改變語言, 伊麗莎用她標準的英語和倫敦口音成功地“欺騙”了所有的人,被認為是一位外國公主。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一些細節上感受到語言的強大力量。人們開展交際的主要方式是語言,探討一些話題,語言的使用習慣就會影響不同階級的人, 導致他們有不同的生活[6]。
伊麗莎開始學習標準的英語, 在希金斯教授的幫助下, 她大部分時間學習如何使她的英語發音標準化。 比如,一些元音的發音等,/·au / and /·i/ to /ei/ and / au /,還要學習如何發音/h /,這些都是在她以前的講話中被經常忽略掉的。而且,她還必須學習一句話中哪些詞語需要著重強調。 比如,她應該說:You are very kind to ..., 在這句話中, 應該強調“kind”而不是強調“you”。 伊麗莎最終學會了希金斯教授交給她的元音發音, 希金斯教授對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建議她只談論天氣和健康。這與她以前的講話方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很容易與以前的說話方式混淆,但是伊麗莎做得很好。 然而,她還是在比賽即將結束之時暴露了自己, 當她對著一匹馬大喊:“動動你的屁股。”我們可以理解一個人要改變說話的方式和習慣是有多么困難, 何況還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盡管出現了這個意外,希金斯教授還是決定帶她去參觀大使館舞會。 在經過兩周的訓練之后,當伊麗莎出現在大使館舞會上時,她不再是當初那個邋里邋遢、 不修邊幅的賣花姑娘或是那個在比賽中狀況百出的姑娘了,她講著標準干凈的英語,行為舉止非常高雅。 王子都被她迷人的外表和優雅的談吐深深吸引住了,邀請她一起跳舞。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她是外國公主。 而所有人把她當作外國人的另一個原因是希金斯教授告訴其他人她的英語太好了,暗示她并不是英國人,因為英國人并不會接受本土語言的教育,她必須跟隨語言學教授學習英語。通過她優雅的談吐,希金斯教授說,他敢斷定:她的血液比多瑙河的河水還要藍。所以她肯定是外國人。
我們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電影 《窈窕淑女》,可以發現這部電影包含了大量的社會語言學現象,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值得欣賞的好故事,也是一個合適的素材,值得社會學家關注和研究。 同時,它也用戲劇化的方式反映了在階級和區域之間,語言的力量有多么強大,尤其是對一個人的影響。我們可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力量, 以及語言在進化過程中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