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紅 山西機械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公路車流量持續增加的趨勢下,各界對道路橋梁的建設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期建成的道路橋梁能夠有效維持穩定,提供安全、舒適的車輛通行環境。在道路橋梁的施工中,鉆孔灌注樁因具有承載力高、適應性強、便捷高效等特點而取得廣泛的應用,而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涉及的作業要點較多,因此需加強技術分析,理清思路,把握要點,妥善將施工技術應用到位。
市政道橋工程的建設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對施工技術的應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而言,需要確定一套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使現場施工人員便捷地將工作落實到位,建設質量可靠的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施工對周邊環境較為敏感,需有效優化周邊環境,結合實際環境富有針對性地改造施工技術。參建人員要全面掌握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尤其是其中的重難點內容,提前探尋解決措施,為正式施工消除阻力。
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區橋梁工程施工項目,主橋拱形結構橋寬45m,長150m;西橋預制箱梁板橋結構橋寬15m,長度134m;東橋現澆混凝土箱梁橋橋寬15m,橋長136m;景觀橋鋼箱梁結構橋寬8m,長度160m;以上四座橋均采用鉆孔灌注樁進行地基處理。洛陰大街為園區次干路,建設長度3.071km,北起洛陰北街,東至314 省道,紅線寬度28m。道路布置為一塊板型式,中間建設16m寬的機動車道,于兩側分別設置側分帶(1.5m寬)、非機動車道(2.5m寬)、人行道(2m寬)。
鉆孔灌注樁施工前,先清理現場的雜物以及各類障礙物,待其保持潔凈后,做平整硬化處理,目的是給鉆機以及其他機械設備的運行提供良好的條件,避免出現失穩現象。
以業主提供的控制點坐標為準,由專員測放出樁位。聯合應用到導線與三角測量的方法,建立控制網。各控制網點均要得到有效的防護,并在施工期間及時安排復測,若實測結果存在偏差,則予以修正,以免影響施工精度。對于設置在現場的臨時水準點,也需得到有效的防護。
根據工程要求適配鉆機,檢驗其運行性能,確認無誤后安排入場。鉆機移動至樁位旁,調整鉆頭的姿態,使其對準樁位標注點。條件允許時,盡可能縮回桅桿,以減小鉆機提升下降脈動壓力和自重對樁位的影響。
本工程樁體施工采用到旋挖鉆機,取土界面與孔內泥漿互不摻泥,用泥漿達到護壁的效果,以免孔壁坍塌。工程施工中,固壁泥漿用量較小。
鉆孔前,將護筒埋設到位。護筒由8mm 鋼板為原材料制作而成,長度大于2.0m,根據現場地質條件的變化靈活調整護筒的長度,鋼護筒用角鋼加固,保證穩定性。護筒與坑壁間存在空隙,該部分用黏土做分層回填、夯實處理,使其具有嚴密性。
鉆進成孔的鉆頭為回轉鉆頭,用于破碎設計深度范圍內的巖土,同時將鉆進產生的渣土裝入鉆斗內,在提升裝置和伸縮鉆桿的共同作用下提出孔外,卸至指定位置,按照該方法循環作業,直至鉆進深度達到設計值為止。
旋挖鉆機運行中,直接用鉆斗取出泥土,無需用泥漿攜帶泥土,在不改變清孔泥漿比重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完成清孔作業,沉渣厚度可被控制在許可范圍內。
鉆進至設計孔深處時,先安排自檢,再由監理驗收,要求孔位、孔的垂直度、孔徑、孔深均滿足要求,若某項或多項指標超出許可范圍,則及時采取修整措施,直至實測結果達標為止。
主筋接長時,根據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接長量,采取閃光對焊接長的方法,螺旋筋和主筋以電弧點焊的方式連接,加強箍筋的焊接方法為雙面搭接焊。鋼筋分節制作,現場作業人員嚴格控制鋼筋間距、長度等關鍵尺寸,保證實測偏差在許可范圍內,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
鋼筋連接成型后,必須由監理工程師檢驗,若無誤則安排鋼筋籠吊裝作業。吊裝環節的設備為25t吊車,主副鉤三點起吊,人工輔助,精細調整鋼筋籠的姿態,使其有效入孔,而后檢測頂部標高。
導管采用的是雙螺絲方扣接頭導管,其優勢在于不易卡掛鋼筋籠,結構的嚴密性較好,且拼接速度通常比普通導管快1倍。導管最大外徑250mm,按不低于0.3MPa 的壓力組織水密封試驗,據此檢驗導管的嚴密性,確認無誤后可安裝到位。
導管埋深控制在2m~6m,初灌量按如下公式計算而得:
V初=k·π/4·D2(H1+H2)
k:經驗系數,取1.15~1.25;
D:樁孔平均直徑;
H1:導管距孔底距離;
H2:導管初灌埋深。
混凝土灌注環節,按照混合料拌和、澆筑的流程有序進行,且保證每個環節、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混凝土拌和時,根據配合比精準控制各材料的用量,經過充分拌和后,得到均勻性較好的混凝土。其中,水泥用量在370kg/m3以上;粗骨料的最大粒徑需在導管內徑的1/6以內,且需小于40mm;水灰比約為0.55,坍落度19cm~21cm,擴散度35cm~37cm。混凝土拌和后及時運輸至現場,做二次拌和,而后方可用于澆筑施工。
(1)建立并實行報驗簽證制度,精準測量放樣,于合適的位置施工鉆孔灌注樁。
(2)按設計要求制作鋼護筒,將其埋設到位、調直,期間加強對鋼護筒中心的檢測與控制。
(3)鉆機精準就位,而后加強復檢,有偏差則及時調整。
(1)鉆機就位后,靈活調整轉盤底座水平,并在鉆進期間定期校正,要求重機輪緣、固定鉆桿的卡孔、護筒中心線共處相同的直線上。
(2)若存在地下障礙物,先探明情況,合理優化鉆進參數,不可盲目鉆進。
(1)鉆進時加強對鉆頭的檢查,判斷外徑是否合理,是否有磨損的情況,若有外徑超標或嚴重磨損的情況,則及時更換鉆頭。
(2)鉆孔時,嚴格控制泥漿的質量,依托泥漿靜水壓力作用,在孔壁形成具有防護功能的泥皮,阻止水的滲流,實現對孔壁的有效防護,防止其發生坍塌。
(1)準確測量鉆桿、鉆頭尺寸,完整記錄數據;根據鉆機機高的測量結果和樁的標高加以換算,進而在主動鉆桿上做好控制記號,以便有效控制樁長;
(2)鉆孔到達中風化巖層后,視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孔底標高,有效控制樁基深度。
(1)遵循“少灌勤提”的原則,且必須以相對緩慢的速度提升導管。
(2)隨著混凝土灌注量的增加,待實測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時,導管需保持足夠的埋深,同時緩慢灌入混凝土,在此方式下,以免混凝土從導管底口涌出后產生過強的沖擊力。
(3)混凝土面進入鋼筋籠1m~2m后,根據現場灌注情況適當向上提升導管,但要保證導管埋深不小于1m。
(1)鉆進時漏漿。鉆進成孔遇到本就存在于施工現場的舊基礎時,可能漏漿。針對漏漿問題,先投放泥球,盡快安排補漿,保證漿液注入的有效性。在孔內攪拌泥漿,向孔壁塊石的間隙中填充稠泥漿,起到屏障作用,阻止滲漏的發生,有效維持孔壁的穩定性。經過處理后,若漏失停止,經現場檢查確認無誤后,隨即恢復鉆進。
(2)卡鉆、難以正常鉆進。鉆孔時遇到石塊雜填層,可能有卡鉆事故,若程度輕微,可強制性提升鉆桿,以便將鉆頭提起;若有嚴重的卡鉆現象,挖除導致鉆頭卡死的石塊雜填層,或是用沖錘破碎,而后將鉆頭提出。
(3)孔斜。鉆孔時需有效控制垂直度偏差,即該值必須在1%以內,但在部分工程中有孔斜的情況,具體與如下幾方面有關:①地層的軟硬程度不均,鉆頭受力缺乏均勻性,導致孔斜;②在軟弱巖層交界部位、巖土換層處、巖層面傾斜處鉆進時,鉆頭的受力缺乏均勻性;③鉆機的現場準備工作未落實到位,即鉆機底盤不平整。
針對孔斜問題,采取如下防治措施:①全面整平施工現場,鉆架到位后調整鉆盤與底座水平,并在施工期間定期檢測、校正。②鉆孔作業人員密切關注現場的地質條件,對于有傾斜狀的軟硬土或巖層變化部位,則以相對較慢的速度鉆進,或是在斜面處填入適量的片石,用沖錘先處理斜面,待其具有平整性后,方可恢復鉆進。③若鉆進時遇到孤石,先將其清理干凈,而后方可繼續鉆進。
(4)樁身夾泥。導管密封性不足時,泥漿經由導管的縫隙進入導管內,或是導管栓塞有脫落的異常情況,此時均易導致樁身夾泥。針對該問題,需及時提出導管加以處理,而后再繼續組織混凝土灌注作業。
(5)卡管。
①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小、集料離析、初灌時隔水栓卡管等均是關鍵的原因。為此,用長桿沖搗導管內的隔水栓,或是適當抖動導管,借助此類措施使隔水栓或混凝土下落,若采取該方法仍無法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則將導管提出,做全面的清理,而后再重新吊裝。
②混凝土在導管內停留過長的時間,該部分發生初凝,后續灌注的混凝土在下落過程中遇到較強的阻力,出現混凝土被堵在管內的情況。為此,在灌注混凝土前先詳細檢查灌注機械,以便正常作業;混凝土拌和階段,可摻入適量緩凝劑。若已經卡管,則用振動器予以處理,將導管內的混凝土振出。
(6)坍孔。鉆孔護筒內水位有先升高后下降的異常變化時,可能有坍孔問題,工程人員應予以高度重視。針對坍孔問題,需要先查明原因,再采取適宜的應對措施,適當加大水頭,以免坍孔現象的發生。坍孔不嚴重時,適當加大混凝土埋深,通過混凝土的注入,將坍孔產生的泥砂擠出;若有嚴重的坍孔,則隨即暫停灌注,將導管拔出,回填黏土,再由專員結合現場情況商定技術方案,有效處理。
(7)埋管。施工中加強對導管埋深的控制,不可超過6.0m,提升導管時不宜過快。針對已經出現的埋管事故,視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混凝土面距樁頂不深時,對原護筒做接長處理,并將其沉入混凝土面以下,做充分的抽水、排渣處理。
(8)澆短樁頭。混凝土澆筑作業即將結束時,適量加注清水,通過水的注入稀釋泥漿,并用探測器檢查,以便明確混凝土面的標高。針對已經存在的問題,則接長護筒,抽水、抽渣,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澆筑混凝土。
綜上所述,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本文的分析后,提出成孔、泥漿護壁、清孔、鋼筋籠制作與安裝、成樁等各關鍵環節的作業要點,并闡述質量控制措施和常見問題的防治措施,希望所提內容可作為同仁的參考,以便在路橋工程中高效施工鉆孔灌注樁,為工程后續的施工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