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是安全風險和隱患問題易發的工程活動,它的施工作業環境以及工程技術有著獨有的特點,而且現場流動性較高,擁有不同的工作人員和機械設備。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安全是有關部門關注的重點,需要將預防理念應用到其中,實現對于施工現場的綜合管理。建筑施工的周期時間較長,包括機電安裝、主體施工以及地基施工等不同的階段,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工作人員需要提前對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通過相關案例總結其中的安全隱患,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應對,強化現場的技術監督,有關人員可以對此進行具體的研究,圍繞施工安全展開探討。
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來看,安全是影響建筑工程整體效益的主要問題,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就會涉及到工程索賠以及責任追溯等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建設企業來說,施工安全還可能引發工程返工、人身安全等內容,從而對企業的口碑以及市場競爭力帶來較大的影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與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強化工程技術應用的穩定性,及時發現存在的違規問題或者避免安全問題的擴大,將損失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不同的角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相關部門對于施工現場安全的重視程度。
建筑工程與城市規劃建設以及國家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可以為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經濟提升提供相應的基礎保障,當建筑工程發生較大的安全事故時,對城市的穩定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為此,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控制與管理是促進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它可以減少工程中的隱患問題,實現對風險的規避,同時做好各個環節的交接工作,從側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給工程的使用提供相應的保障。同時,施工安全控制與管理可以強化現場的有序性,按照技術規范等要求進行操作,對于提高工程的管理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屬于技術密集型活動,而且由于施工面積較大,材料、設備和人員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對最終的安全造成影響。施工安全控制與管理可以確保施工現場的穩定性,加強對于細節的管控工作,提高工作人員在施工中的安全意識,按照工序流程進行操作,并且及時將異常現象報告給相關部門,提高了他們對危險源的辨識能力,并且在安全措施的應用下滿足工期要求,減少過程中的不利因素,符合工程的整體規范,具有一定的長期性。
安全檢查是及時發現隱患問題的重要手段,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有關部門需要根據安全檢查制度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安全控制與管理技術的相關工作。首先,有關部門需要明確安全檢查的主要對象,將檢查制度與工程的概況和施工特點結合到一起,檢查主要是圍繞施工現場的不規范現象開展,它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包括生產設備、現場狀態、安全設施等不同內容,在安全檢查對象的確立時需要對其進行分類,由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區域范疇的跟蹤管理,確保它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其次,安全檢查制度可以分為日常檢查、專業檢查以及季節性檢查三種方式。日常檢查主要就是對施工現場開展普通的檢查,它需要每天按照要求執行。專業檢查則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它需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流程由相關的負責人進行專業技術的檢驗,明確存在的違規現象。而季節性檢查在內容上較為復雜,分為冬季、夏季等,根據不同季節的環境和氣候特點進行制定。另外,在安全檢查制度的制定中還應該明確檢查方法,對相關的數據和信息進行記錄與傳遞,還可以采取突擊的方式,對特別部門進行多層次的管理,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后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消除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如圖1所示,就是某工程施工安全檢查的評分表,根據結果進行后續操作。
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不同的供需要求,包括材料、設備以及人員等。在機械化作業的應用下,施工技術的安全隱患問題也在增加,需要做好這方面的管控工作。首先,有關人員需要明確施工技術的技術規范以及關鍵要點,對技術所需要的設備型號以及材料類型進行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危險隱患,包括設備構造問題以及機械傷害等,對它們的信息進行詳細的記錄。其次,在施工技術的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員需要制定標準化的作業模式,加強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技術工序與技術交底的合理性,避免由于不規范操作引發的安全問題,盡量確保操作的簡單化,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使用,對場地采取合理的布置方式,減少不確定因素的發生。另外,在施工技術的應用中應該注意個人的安全防護,尤其是對于特殊作業,如圖2所示,需要提供不同技術的防護用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現場是出現隱患問題的主要位置,可以分為現場火災、高空墜物以及坍塌等不同的問題,需要由相應的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合理的排查。首先,由于機械設備使用數量的增多,現場的電氣設備類型也在增加,電力系統的安裝以及使用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了提供更為安全的施工環境,在安全管理與控制工作中需要加強對于供電系統的監管工作,及時發現存在的異常現象,包括溫度升高、短路等,從而緊急切斷相關電源,避免問題的擴大。另外,在施工現場需要對基坑等位置進行圍護,通過柵欄的安裝避免非工作人員的進入,同時設置照明燈,起到提醒和防護的作用。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人為主觀因素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即現場管理人員的安全思想以及具體施工人員的安全觀念、技術水平。如果工程項目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強,在工程施工中就會加大資金、人力等因素的投入,形成健全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整個工程的安全性。如果進行施工的人員在安全方面比較專業,施工技術過硬,施工中就會嚴格遵循施工規范和操作規程,在施工過程中小心謹慎,不會進行任何冒失的行為,杜絕了違章操作。因此,為了實現對施工安全的有效控制,必須將人為主觀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同時,施工安全水平也決定著施工人員自身的安全,要實現領導者和施工人員總體安全思想的提高。
在項目施工中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材料。只有保證材料的品質,才能為施工安全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一旦物料質量不達標,就會為工程埋下隱患,甚至影響到工程竣工和建筑物的使用。工程施工中涉及的物料種類較多,對其進行全部檢查的難度較大,但是抽檢方式又不能反映全部產品的質量水平,很容易出現疏漏。很多企業獲取項目之后,在利益驅使之下,采購質量不過關、技術標準不符合設計標準,監理單位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物料的檢查不合規范,很多以次充好的產品被用于施工中,造成安全隱患。
施工模式和方法主要是指施工設計方案、施工組織的構建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施工方法方面是最容易出現安全漏洞的工序。例如,對電線的布置太隨意,使得漏電現象頻發;電工進行實際操作時帶電作業,造成觸電事故;人員施工時間控制不到位,疲勞作業,存在墜樓的隱患。以上現象均是由于不重視施工流程、胡亂操作帶來的后果。
施工機械和設備的品質也是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設備往往需要進行運輸,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同時設備的類型也比較多,全面進行檢查幾乎很難做到,抽檢的方式也不科學,同時,很多施工企業只重視施工技術,卻忽視設備保養和維護,很難在技術和管理上實現對設備的合理監管,使得整個施工存在較大的隱患。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控制與管理工作中,監督體系是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的保障,為了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組織結構上的劃分,為監督制度的執行提供相應的保障。首先,需要明確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從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來看,可以分為施工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決策人員等不同的類型,為了形成有效的制約體系,保證監督管理的應用效果,有關部門需要設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不同工作下的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對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的內容以及責任進行落實,按照區域進行合理的監督和分工,從而確保監管的完整性。另外,在完善監督制度時,還應該制定合理的細則,采取標準的管控措施,由工作人員進行遵守和執行。
安全教育是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有效手段,只有增強工程技術的專業認知,才可以應對施工現場存在的突發事故,并且采取一定的安全管理手段進行預防和控制,在施工作業開始之前,有關部門需要組織現場的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教育和培訓工作。首先,需要對現場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進行檢查,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資質,對相關證件進行驗收,確保員工身體素質達到標準要求,能夠滿足文化以及技能方面的需要。其次,需要為工作人員提供技能培訓的平臺,對涉及到的安全知識進行學習,同時采取考核制度,只有達到要求的員工才可以簽訂合同進行施工。另外,為了增強安全教育的效果,還需要通過反復的實踐進行優化,定期在現場展開應急演練工作,保證工程的穩定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傳統的安全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確保管理的深入展開,有關部門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其中,加強信息化建設。例如可以應用BIM技術,通過可視化三維立體模型的應用對現場進行追蹤管理,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而且還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與控制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確保工程的穩定性和整體效益,促進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有關人員需要就安全管理的內容進行分析,明確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從而完善現場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人員的教育培訓,做好各方面的信息化建設,為建筑工程技術的應用提供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