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第五幼兒園 朱麗文
幼兒階段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開端,這一階段教育質量的好壞對幼兒的長久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園園內教育是幼兒慢慢接觸、學習新事物的有效途徑之一,它不僅對幼兒心態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還對幼兒的心智發育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幼兒園開展區角活動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主要針對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教育同仁提供一些幫助。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上,為此,幼兒教師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但集體教育的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發展。區角活動能更好地詮釋個性化教育,在幼兒自主活動形式中占有很大比重,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選擇范圍。
幼兒園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采取的教學方式大都是集體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基礎上保證教育資源的高效性,幫助幼兒形成集體觀念,但是不利于幼兒的個性發展。然而,區角活動的有效開設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幼兒集體教學活動的束縛,還能促進提高幼兒的主動性、能動性??梢哉f,幼兒園開展區角活動可以使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材料,積極地投入活動中,還利于幼兒自主學習。此外,幼兒對新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但是因為受能力的限制,幼兒在吸收新知識時速度較慢。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區角活動時,可以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為幼兒創造與人溝通的機會,促進幼兒的社會發展能力。幼兒在與其他幼兒溝通交流時,可以在強化自身交際能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語言溝通能力。同時,區角活動還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選擇空間,對培養幼兒不畏困難和不言放棄的品質起著積極的作用,利于幼兒的未來發展。
區角的設置環節是區角活動開展的前期準備階段,教師在這一環節的設置上需要對幼兒的需求與興趣有全面的把握。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將幼兒融入區角活動中,注重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自主參與到區角活動中。此外,教師在設置區角時,應將自身的教育理念體現出來,同時根據區角活動的進展及變化,對活動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
例如,在設置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區角活動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幼兒的心理特征。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較弱,教師在設置區角活動時應側重對其動手能力的培養,如組織幼兒串珠子、插花籃等,這些在成人眼中機械、枯燥的游戲內容,對小班幼兒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他們能按照自己的審美將珠子串成不同的樣式。進入中班階段,幼兒的興趣點會有所改變,他們不再局限于反復的動手操作內容,男孩和女孩喜歡的活動也會有明顯的差別。中班的男孩會比較喜歡數字元素多一點的活動,因此,教師可以在區角活動中設置一些魔方、數字擺放的游戲,使他們能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對數字的敏感程度。
區角活動材料的科學投放是活動能順利開展的關鍵,教師投放的材料是區角活動教育功能的主要載體。豐富多樣的材料會使區角活動的開展更具趣味性,科學的地投放材料也會使區角活動更加合理,能與幼兒的活動需求相貼合,幼兒的活動效果才會更加明顯,教師在投放材料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利用廢舊資源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對家中的塑料空瓶進行加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讓家長和幼兒將空的塑料瓶子剪成各種各樣生活中可以再次使用的物品,還可以讓幼兒在空的塑料瓶子上進行涂鴉,做成藝術品。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幼兒用空的塑料瓶子制成花盆,在新制作的花盆里種植自己喜歡的果蔬或者綠色花草。通過對廢舊材料的搜集和再制作,能增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融洽家園合作,使幼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將家中的廢舊盒子拿到幼兒園進行加工。在該環節,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家長來園與幼兒一起將廢舊的盒子做成各式各樣的扇子,或是將廢舊的紙盒制作成紙抽盒等。
例如,教師在鼓勵幼兒將廢舊的盒子DIY 成各種紙巾盒,并邀請家長參與其中,幼兒和家長紛紛被這一活動激起了心中的共鳴。教師可以讓幼兒和家長準備廢舊紙盒子、墻紙、軟尺、透明膠布、剪刀、美工刀、筆、紙巾等材料。在準備好材料后,幼兒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和幼兒先用軟尺在廢舊紙盒上量出中間的位置,之后用筆畫出來即將要裁剪的地方。接著,家長和幼兒開始用剪刀和美工刀,沿著線開始裁剪,在裁剪好后使用透明的膠帶將之前開的口封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廢舊的紙盒子上面有提手等,需要家長和幼兒將提手上面剪掉,之后再將帶有提手的一半剪掉,在剪的時候要注意美觀。之后再將沒有提手的一半的中間位置剪成一個長方形口,為后續的抽紙提供方便。在完成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后,使用提前準備的墻紙將其包裝,最后再用剪刀將對角線剪開,最后再將抽紙放進去,至此一個完整的廢舊盒子便制作成功了。通過展開這樣的教學,幼兒不僅可以使區角活動開展得更順利,還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
2.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大自然是最美麗的,每個季節都是對人類的饋贈,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合理利用身邊的自然資源,讓大自然為區角活動的展開添加趣味性。例如,在秋天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落葉、落花收集起來,將之制作成標本,為幼兒的知識講解提供實物樣本,促進幼兒對季節變化的直觀理解。又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路邊的小石子撿回家,將小石子染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當作飛行棋子。這樣的方式能在引導幼兒樹立正確資源理念的同時,豐富游戲內容,增強幼兒的活動體驗。
在區角活動的開展中,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作為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一旁觀察。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中明確自己的定位,對幼兒的活動應以觀察引導為主,適時進行指導,以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教師對幼兒的指導應把握時機,在察覺到幼兒已經對活動內容感到厭倦、只是在機械地重復活動內容時,教師應以“同伴”的身份加入活動中,引導幼兒對活動進行調整,進而形成新的活動內容,拓展活動情節,激發幼兒對活動內容的興趣。在幼兒因同伴之間的矛盾、材料缺失等因素中斷活動時,教師應及時介入到區角活動中,對幼兒的活動給予幫助,以促進幼兒園區角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幼兒在進行折紙游戲時,對紙張的顏色上出現了爭執,幼兒雙方都喜歡粉色的折紙,但是折紙只有一張,這就需要教師對雙方進行開解,在開解的過程中滲透德育,使幼兒學會禮讓對方。
幼兒內心是單純無邪的,當他們在進行單一的區角活動時,如果沒有他們喜歡的環節,幼兒很難融入其中。因此,幼兒教師要想更好地展開區角活動,就需要注重將幼兒生活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借此使他們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心得知識,利于他們對物體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從中掌握扎實的生活常識。
例如,為了促進幼兒對花草的認識,幼兒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區角區域增設一個植物角,并鼓勵班級中對花草感興趣的幼兒將自己喜歡的花草帶到這個植物角中,并介紹給其他幼兒,借此在拉近幼兒之間關系的同時,可以強化幼兒對花草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做一個關于花草樹木的工藝品,工藝品可以是自己手工制作的,也可以是在家長的協同下完成的。幼兒通過制作這樣的工藝品,不僅可以為幼兒園的植物區角增添色彩,且可以提高幼兒對區角活動的參與性。
幼兒有著貪玩好動的性格特點,這對幼兒教師在教育工作上的壓力是很大的。因為,幼兒教師既要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又要注重幼兒的安全和情緒。而區角活動的出現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健康成長,同時區角活動也解決了很多幼兒教師無法處理的難題。可以說,區角活動在有效拉近幼兒和教師距離的基礎上,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于活動的展開。當然,幼兒教師想要區角活動順利地展開并取得高效的效果,在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表現適當地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這對區角活動的有效展開起著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區角活動中帶領幼兒學習“良好生活習慣”時,教師可以先向幼兒提出幾個問題,問題如下:“小朋友們,你們在家的時候,會幫助你的爸爸媽媽做家務嗎?”“你喜歡做哪項家務,會做哪項家務呢?”“今天我們要開展的區角活動內容便和做家務有關系,想知道是什么嗎?”。教師通過引入這些問題,不僅可以使幼兒懂得即將學習的內容,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應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的表揚和鼓勵,如“真棒!”“真厲害!”“真聰明!”等鼓勵的話語,促使幼兒更有干勁,從而使活動更加有效。
幼兒對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且對新鮮的事物沒有抵抗力,幼兒教師便可以根據幼兒這一特點在區角活動中投入一些幼兒沒有見過的材料,材料的選擇可以是“農家樂”,借此吸引幼兒對新鮮材料的好奇心,開闊幼兒的視野。投放“農家樂”材料在滿足幼兒好奇心的基礎上,還有助于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區角活動中展開與農家樂相關的活動時,應注重選擇一個簡單的、幼兒易于接受的材料作為活動的材料,切勿選擇幼兒無法接受和吸收不了的材料引入其中。
例如,在區角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幼兒播放一些黃瓜、西紅柿等“農家樂”材料,以此吸引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參與性。在觀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一邊看一邊觀察這些材料有什么區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見過這些材料。在相關材料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借此強化幼兒對這些材料的印象。由于此次為幼兒安排的區角活動中的材料都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的素材,因此幼兒對這些材料充滿了熟悉感,且都可以積極地參與其中。接著,教師便可以讓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材料作為范本并將其畫出來,在幼兒畫完這些材料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相互評價學習,借此為區角活動的有效展開奠定基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將幼兒對區角活動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還利于區角活動的有效性。
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對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著顯著的作用。為此,幼兒教師應重視幼兒區角環境的面積大小,區角活動空間的利用至關重要。幼兒教師在展開區角活動時,如果可以利用的區角活動空間較小,那么就要重視對區角活動的各個角落以及墻面的利用。如果幼兒教師不注重對區角的角落和邊角的重視,那么就會不知不覺地增加日常的工作量,甚至會因為收放材料而手忙腳亂,不利于幼兒的活動,而且還會增加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等待時間,甚至造成很多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玩得不盡興等情況。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窗戶的護欄,在上面擺放各種小籃子,在籃子中放置各種幼兒喜歡的玩具,讓幼兒通過探索的方式,把護欄變成一個游戲區域。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減少活動區域小的問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區域活動教學質量。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開設一些智力區域、“扮家家”區域或者視聽區域,這些區域可以和其他區域活動相結合,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區域活動的擁擠,又可以使區域活動更加有趣。這樣的方式可謂是一舉兩得,既方便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還能減少幼兒追逐打鬧的情況。
綜上所述,區角活動的環境設置是最關鍵的環節,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積累,精進自身的教育能力與專業素養,積極促進幼兒園區角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使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