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審題老師:俞可欣(麗水市實驗學校)
特邀點評老師:楊麗佳(特級教師,麗水市實驗學校)
本次習作,要緊密結合小說單元的學習,充分發揮想象,創編生活故事,在虛構的故事中找到生活的影子。關注故事情節、環境及人物形象,提煉和加工現實生活,創作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
一個好故事,首先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有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其次,大家可以學習本單元課文《橋》的寫法,在結尾處點明:老支書與發生矛盾的小伙子是父子關系,且在生死關鍵時刻,父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鄉親們。制造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讓故事變得吸引人。教材里列舉的“淘氣包張明”“雷厲風行的班長王寒冰”“充滿活力的班主任李軍”,把這三個人放在一起,如何讓情節變得更曲折呢?同學們可以從生活中尋找多個故事原型組合,大膽想象,擬訂方案,進行刪減、添加、改編,形成一個新的故事。
小說一般有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本單元的課文給同學們很好的范例,比如“心系群眾的老支書”“善良體貼的桑娜”。描寫時,特別關注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展現人物鮮明的形象。同學們可以一起來構思下“淘氣包張明”這個人物,在同學們身邊是不是有原型?說到“調皮搗蛋”,會想到身邊的哪些同學?把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處世方式等素材運用到今天要寫的這個主人公身上,把虛構和現實結合,人物形象將不僅飽滿而且真實。
好的環境描寫,具備渲染故事氛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等多重功能。如《窮人》開頭的環境描寫,不僅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場景,渲染了氛圍,又烘托出主人公善良的品質。教材中提供的環境,也頗具深意:開滿丁香花的校園,生機勃勃,活力十足,是對故事氛圍的渲染;丁香花又可以是故事情節推動的重要物件;丁香花的故事背后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同學們在動筆描寫環境時,要精心構思,充分考慮它在故事中的多重功能,巧妙安排,開展細膩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