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灣仔中學 宋 磊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作為現代課程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手段已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根據思維導圖的性質以及學科的特征,將其進行有效結合是當前在教學方面的突破。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呈現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形、圖像等方式將重要內容展示出來,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掌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
對初中歷史學科來說,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同時記憶的內容很復雜,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技巧是很難將知識吸收的,而思維導圖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初中歷史學科教學方面,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僅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厘清歷史的知識脈絡,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形成記憶,同時通過思維導圖還可以建立起歷史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更好的理解,提升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學習的興趣,為豐富歷史課堂教學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融入思維導圖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有非常大的幫助?;诖吮尘埃疚膶λ季S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為更好地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提供一定的依據。
第一,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優化,同時使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確,教學內容也更加全面。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可以讓教師對整個教學有更好的把握,提升教學質量。
第二,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對歷史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從而構建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初中歷史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其主要表現在歷史知識點的煩瑣,學生想要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將其掌握有非常大的難度,因此加入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學科中每一章節的內容,并將其進行聯系,形成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
第三,通過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建立的前提是要求學生對其所學的知識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之后通過關鍵詞的總結建立之間的關系。在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建立關鍵詞,而關鍵詞是需要學生經過深入思考總結出來的,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第四,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做好筆記,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很多學生在進行歷史筆記的記錄時只是通過簡單的詞匯進行總結,這對學生來說不容易理解和記憶。由于學生記筆記需要一定的精力,所以還會分散學生對歷史知識吸收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思維導圖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加入對學生的大腦有很好的激發作用,能提升學生的記憶,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從當前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得知仍然有很多問題存在,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并分析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初中歷史教師所灌輸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很難讓學生接受,從而使得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優勢無法很好地體現出來,不能調動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部分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即使這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思維導圖對歷史教學有非常大的幫助,也愿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或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但是出現的次數不夠,加之深度不夠等,導致僅僅在某一兩個章節中進行使用,使學生無法將知識進行聯系,從而失去了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最后,思維導圖的繪制是需要學生加入的,但初中歷史教學過程大多數采用陳述式的語言,無法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效果不理想。另外,部分教師沒有進行積極的引導、交流,使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積極性嚴重下降。
由于歷史學科比較枯燥無味,加之知識點比較多,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不高,另外歷史主要是以過去的事件為主,因此學生只是被動地對其進行接受。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改變,而思維導圖的優勢正好彌補了歷史教學中的不足,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或者是導課過程中融合思維導圖,從而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例,在進行“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單元教學時,其中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我國早期國家夏、商、周的發展以及變化,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備課時所準備的思維導圖課件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在屏幕上將思維導圖中的三個中心詞——夏、商、周呈現出來,同時在三個中心詞的周圍畫出一些氣泡圖,例如,在夏朝周圍氣泡圖中呈現“禹、啟、桀”,之后在各自后面再次呈現一些分支,包括時間、事跡、傳位等。該思維導圖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清晰的認知,同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重難點有一定的把握。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在每一個關鍵詞上加入鏈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的加入加深學生的認知。通過多媒體與思維導圖的結合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歷史。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為課程教學的主體,要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向歷史核心素養方面進行轉化,激發學生歷史學習以及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學習更好地理解歷史。作為歷史教師來說,要認識到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培養的重要性,同時提高歷史教學重視度,通過轉變教學理念來更好地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思維導圖的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對“明朝”這一時期的內容進行總結過程中,教師在將明朝的內容全部講解完成后,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思維導圖卡發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對“明朝”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以及理解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之后將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講解,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在進行思維導圖的展示過程中可以發現,在“朱元璋強化皇權”方面的內容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學生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因為課外讀物閱讀量的不同而出現的,沒有閱讀過相關書籍的學生僅僅將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總結,而閱讀過歷史書籍的學生則將朱元璋所做出的貢獻以及一些落后的制度一起進行總結。對學生的不同看法,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討論,同時教師提供一定的指導,這在豐富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
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是讓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關聯,同時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事件,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某一主題為基礎,對歷史事件進行縱向分析,使之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很多學生在進行歷史縱向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時需要教師及時引導,讓學生在第一時間了解到相關的內容,從而對歷史縱向關聯的構建提供幫助。
例如,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單元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期間,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將這一部分內容之間的關聯進行清晰的整理,其效果要優于提綱式的教學方式。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蘇聯社會主義構建的過程與學生進行分享,讓學生通過對蘇聯社會主義構建模式進行模仿來更好地制作出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構建過程,之后與蘇聯社會主義構建過程相對比,更好地探索出我國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軌道,使學生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構建過程有更深層的認識。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構建歷史本身的橫向關聯。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過程來更好地構建歷史知識橫向關聯,使學生全方位對歷史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例如,可以以“19 世紀中期中西方歷史比較”為主題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通過將各個板塊間的知識進行融合,加深學生對國際史觀的認識,同時可以了解到在同一時期,我國與西方國家的發展歷程,使學生可以形成整體的觀念,讓學生在歷史思維方面得到提升,培養學生對歷史進行探索的能力,讓學生今后在歷史方面的學習更加深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
初中歷史的知識點比較多,在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讓學生在回顧知識的同時進行新的思考。但是傳統的歷史復習部分教學過程中,學生自覺意識比較差,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同時教師無法很好地掌握學生具體的復習程度。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只是復習所寫的筆記,無法達到對歷史知識進行復習的效果。思維導圖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很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薄弱之處,同時通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更好地對歷史知識進行把握,提升學生復習的效率以及質量。
例如,在進行“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關鍵詞提供給學生,如“正面戰場”“敵后戰場”“百團大戰”等。通過關鍵詞的提供讓學生通過課本以及筆記回憶相關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建構。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幫助,讓學生順利完成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同時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內容。
另外,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思維導圖競賽活動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的效果,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難點內容,是當前針對初中歷史重難點知識進行總結的最好方式。
為了使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優勢,需要相應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活動的配合,也就是歷史課堂主題探究式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歷史課堂教學來說,不僅僅要擴大學生在歷史方面的知識儲備量,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歷史學習以及探究的能力,而提升學生歷史探究能力不僅僅要依靠教師的教學,學生自身的加入是非常重要的。主題探究式教學就是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思維導圖在主題探究式教學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設計更加清晰地了解相關知識點,同時對相關內容進行探究。
例如,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這一單元進行總結時,可以以核心知識點為中心,對與之相關的內容逐漸進行擴展,從而構建本單元的知識網絡結構,及時把握其中的關鍵詞以及歷史發展順序。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為其提供一定的方向。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這樣可以在學生共同努力下更加完整地對知識內容進行整理,更好地促進主題探究式活動的開展。
所以以思維導圖為基礎的主題探究式歷史課堂可以很好地實現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有非常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是對之前歷史的總結,其中包含的知識點比較多,同時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瑣碎,如果教師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僅僅依靠學生死記硬背進行學習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對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將歷史知識進行總結、整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到相關的歷史知識內容。
思維導圖的正確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知識建構方面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通過歷史學科的學習可以綜合性地培養學生,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思維導圖更好地發揮其優勢,其多元的知識建構和突破傳統思維的能力一定會在課堂教學中取得顯著效果,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很大的幫助。
所以,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要積極地引入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合理運用來活躍歷史課堂的教學,從而使其在歷史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