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琴
懷化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對策探究
孫琴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懷化418000)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打造農村特色產業發展體系已經成為促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文章分析了懷化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作用,指出了現階段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人才工作機制等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對策,為有序實現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鄉村振興戰略;懷化農村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對策
近年來,懷化以打造鄉村振興“產業路”、便民服務“智慧路”、風景優美“生態路”為抓手,推進“四好”農村公路、現代農業產業一體化等農村公路建設,形成“建、管、養、運”綜合發展和“農村公路+特色產業”“農村公路+電商物流”等融合發展新格局,有效帶動了水果、藥材種植、鄉村旅游等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便捷交通基礎優勢,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強勁動力。按照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懷化將扶貧產業升級打造為鄉村振興的品牌農村特色產業,同時建立健全產業幫扶風險監測預警機制,著力防范產業發展風險。堅持以農村創業帶動就業,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發展吸納勞動力就業能力強的特色產業基地、就業幫扶車間、鄉村工廠,著力打造農民就近就業圈。在此基礎上,深入實施強農行動,大力發展精細農業與精深加工業,重點發展中藥材、水果、茶葉、油料、畜禽、蔬菜、竹木等特色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既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內容,也是促進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條件[1]。就懷化市而言,推進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需要結合懷化農村地區的發展實際,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探索新思路、新方向,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懷化將發展農村特色產業作為促進山區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節點,強化規劃引導,夯實基層基礎,加強扶持服務,在整個地區范圍內逐漸生成種植業、旅游業、畜牧業等一系列優勢產業。
第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結合懷化農村自然資源特色,科學合理規劃優勢特色產業,以優化農村特色產業布局,推動傳統農業結構轉型升級。現階段鄉村整體空間在逐漸收縮以趨向于穩定狀態,資源表現出稀缺狀態,對此鄉村發展應由單純承擔農產品供應轉至承擔多元化復合型功能,將附屬功能轉變為核心功能[2]。第二,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構建完善的銷售平臺,提高農民特色產業經營參與的積極性,切實擴大農產品價值內涵與附加值,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比例,進而控制農村逐漸空巢化的發展局勢[3]。第三,賦予農村多重價值功能。農村特色產業依舊基于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的發展,擁有顯著的地域性。農村擁有豐富的特色產業文化,極易實現與鄉村旅游的高度融合。農村特色產業進一步實現了文化、生態、生活的協同發展,賦予了農村多元化價值功能。
一直以來,懷化農村特色產業始終以種植業與鄉村旅游業為主體,將農產品與旅游產品作為主體對象,雖取得了一定收益,但并未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系統之間的協同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中很多都是人為建設的景點,致使農村特色產業與農業相脫節。此外,農村特色產業建設依舊以田園景觀與風景名勝為主要宣傳特色,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現階段只有餐飲住宿與農業產業相配套,其他方面與農業生產、產品銷售、文化體驗有關的活動少之又少,休閑功能與消費方式單一,形成了產業化程度相對偏低的不良局面[4]。
懷化市雖然有很多特色農產品,如中藥材、水果、茶葉等,農產品數量規模不斷擴大,但特色農業盲目跟風,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更具影響力的農業品牌,導致農業品牌競爭力偏弱,特色產業發展不足。農業的生產與市場需求對接不精準,與“建設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的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懷化地處湘鄂渝黔桂5省(自治區、直轄市)邊區中心位置,有著發展農業產業化農產品物流業的優越區位基礎。但是農村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建設滯后卻成為懷化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突出掣肘。其主要體現于兩個方面:農村交通投入不足;規劃設計不到位。其中少數地方尚未充分考慮對農村特色產業化發展方向并進行路網規劃,很多鄉村公路是單純因陋就簡在天然毛路基礎上改建而成,部分道路未與既有國道、省道、縣道等主干道統籌規劃、協調建設,少數鄉村仍遺留有“斷頭路”。
當前我國許多欠發達地區農村人口結構普遍呈現為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村中的多數是婦女、兒童、老年人。懷化多數農村相對偏遠,缺乏農村集體經濟,且農業盈利水平偏低,抗風險能力較差,而種植養殖資金需求逐漸增加,資金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產業正常發展與擴大再生產。大部分涉農企業、合作社與農戶缺乏足額抵押物,致使許多金融機構并不愿意向他們貸款,各式各樣的涉農基金也未有序進入農業企業。
現階段懷化地區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成為制約農村特色產業及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政府應高度重視,適當擴大經濟投入,拓展投入方式。第一,完善農村交通設施,政府須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與企業對于優勢資源的投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區域交通,保障游客便捷地進入和離開,從而為農村特色產業的穩定發展打好基礎。第二,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合理布局通信設施,使得農村地區覆蓋高速穩定的通信網絡。可以建設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農村產業專用網,與電商企業之間形成健康的合作關系,整合資源打造規模效應。第三,科學規劃城鎮建設,打造特色旅游產業與鄉村產業園區,健全配套設施,尤其是旅游接待中心、休閑娛樂場所等,確保基礎功能設施可以充分滿足農村產業發展需求。同時結合當地文化資源,建設凸顯懷化農村民俗風情的標志性建筑,給游客別具一格的視覺體驗[5]。
為了促進懷化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必須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產業發展規劃主體,充分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群策群力,為發展農村特色產業貢獻力量。有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培養各式各樣新型經營主體,以助于農村產業實現集成化發展。第一,以政策為導向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以典型示范與優質服務等個性化與多元化手段培育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的產業融合主體,以生成新型業態,使其成為擁有現代化經營理念的主體,以促進農民增收,推進共同富裕。第二,政府應提高人才政策彈性,優化薪酬福利制度,吸引更多專業人才來農村就業。第三,引進多元化教學資源,合理利用湘農科教云、云上智農等多種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組織人才在線自主學習。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直播帶貨線上培訓,邀請專業人員結合實際案例與實際操作經驗詳細講解電商直播知識,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為了進一步保障懷化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應始終堅持以政策支持為導向,加強頂層設計,嚴格遵守因地制宜原則,科學規劃農村特色產業整體布局。第一,持續推進精簡農業發展,合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突破懷化部分丘陵山區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與規模化的難題,并全力落實山地精細化農業提升行動,構建精細化農業引領區與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第二,聚力打造“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經濟科技創新發展”“種業創新高地”“特色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及冷鏈物流”“綠色低碳與高質量發展”等四大高地,率先破解高效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難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懷化農村建成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先行區。第三,在懷化農村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各產業之間的聯系,根據政府、產業、市場等要素設計科學有效的運行體系,應深入挖掘當地特色資源以合理配置優勢資源,優化農村特色產業結構,帶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促進懷化農村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重要舉措。單純在農產業中便包含糧食產業、水果產業、養殖業等,同時鄉村還可發展旅游業等。基于科技賦能,加強各產業間的聯系,整合各產業優勢,實現產業耦合,可切實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對此,懷化地區農村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地形、交通條件等因素,以科技賦能生成科技展示、產業孵化、組培研發、物流配送、農業旅游等一體化的園區,以此生成多產業集聚效應,實現規模效益提高與可持續穩定發展。例如,懷化農村通過楊梅社會化服務與保鮮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楊梅品質的顯著提升。引進并使用全新冷鏈保鮮技術,可進一步實現楊梅分選、預冷、殺菌、抽濕、包裝、快遞投送等流程的優化。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多家科研機構深入合作,構建工程技術中心,并創建國家級出口茯苓質量安全示范區與楊梅、茯苓、山核桃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及示范區。與此同時,還積極深入探索并實踐了加工園區、種植基地、科研中心、現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體融合新業態,生成完整產業鏈;培育深加工企業,研發楊梅黃酮等特色產業;構建電子商務中心、倉儲冷鏈物流中心,形成線上線下銷售、冷鏈物流配送的立體化營銷系統;以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與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模式,基于企業帶動、股份合作、土地入股等多元化方式,吸引農戶參與生產、加工、銷售等經營活動,帶動農民增收。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懷化農村特色產業發展以“品牌強農”政策為依據,結合區域農產品特點,打造特色農產業品牌,全面加強電商平臺、供銷平臺等線上線下各平臺的建設,推進農產品從源頭走向市場,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例如,懷化地區油茶種植與茶油加工歷史悠久,是湖南省油茶集中產區、產業集群、油茶產業帶之一,發展勢頭強勁有力,助推該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特色優勢產業與綠色支柱產業。第一,加強基地建設,堅持把有限的財政資金著重用于油茶種植示范基地獎補,帶動油茶種植擴面提質,打牢產業發展基礎。第二,強化茶油加工,以產業園區為依托,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片區科學布設一批以脫殼、烘干及儲運為一體的茶籽初加工生產基地;實施財政獎補,支持茶油加工小作坊完成設備和工藝升級改造;引導茶油加工規模企業加大產品的研發投入,大力發展茶皂素提取和護膚品、保健品開發等茶油精深加工,進而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第三,增強品牌建設,圍繞打造“懷化山茶油”區域公用品牌,通過財政獎補,積極舉辦“油茶采摘節”“美食節”,組織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大型展示展銷活動,助推懷化茶油“三位一體”品牌體系建設,以有效提升懷化茶油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拓寬產品銷路,推進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注重技術創新,支持油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凡引進油茶產業高層次急需人才的企業,一律按規定享受該市人才引進激勵政策,推動油茶產業科技幫扶全覆蓋,加速科技賦能。第四,側重模式優化,大力發展油茶種植管護專業化組織,開展市場化、標準化油茶林托管經營和茶籽采摘作業等社會化服務。打捆中藥材、文旅、醫養健康等產業資金,支持油茶特色小鎮、油茶康養基地、油茶生態莊園、油茶研學基地等項目建設,推動油茶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把油茶產業鏈條從種苗繁育、基地種植、茶籽初加工,到茶油精深加工、護膚保健品開發等,再延伸到油茶與文旅休閑融合發展,開啟了懷化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6]。
農村產業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又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和人才培養建設,做好農村發展整體規劃,構建健全的產業發展機制,以實現農村特色產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1]鄭釗冰,鄭其良.基于鄉村振興視角的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24):178-180.
[2]肖卓霖.鄉村振興戰略下清遠農村特色產業發展路徑的優化[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4(6):18-24.
[3]李麗娟,孔隴.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特色產業發展路徑研究:以甘肅臨潭縣為例[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21,39(2):24-31.
[4]祁迪,翟晏彬.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分析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趨勢[J].吉林農業,2019(19):29.
[5]黃鶴飛,郭妮.鄉村振興視域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策略[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3):27-29.
[6]孫琴,鐘毅.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懷化地區休閑農業發展途徑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32):159-161.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Huaihua Rural Areas
Sun Qin
(Huaihua Polytechnic College, Huaihua, Hunan, 418000)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making ful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o build a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system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regional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Huaihua,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t this st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talent working mechanis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rderly re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uaihua Rural Area;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9.29
F320
A
2095-1205(2022)09-94-03
孫琴(1989- ),女,漢族,湖南益陽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作物遺傳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