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淮北 235000)
歸化和異化是英漢翻譯中常見的兩種翻譯技巧,在具體的翻譯工作開展中,不同的翻譯原則背景下所選用的具體翻譯方式存在細節性的差異,可分別以直接以及間接運用的方法對其進行進一步細分,合理選擇翻譯方法是進一步取得更好的英漢翻譯效果的重要條件,也是樹立我國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徑。
中西方文化差異不僅是翻譯需求產生的客觀原因,也是跨文化交際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只有首先針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引發因素進行分析,才能在進一步的翻譯工作開展以及跨文化交際中找到翻譯工作調整優化的切入點以及交際中,中西方文化內涵的特色性差異,為跨文化交際提供便利,并同步取得良好的翻譯效果。
從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宏觀背景角度分析,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將儒家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中,以追求和諧與統一為主要目標。而西方的文化內涵和基調中則強調天與人相分離的思想。是將人與自然分割開來,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自然環境的思想,強調個人思想的獨立和張揚表現。在文化層面來看,西方文化更強調人作為個體的獨立性,而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則側重于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統一狀態。這是基于自然與人之間關系的研究中我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表現出來的顯著差異[1]。
中西方的文化雖然以語言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但不同的表達方式中也代表著不同類型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支配語言表達的重要基礎。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國與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引發原因,以思維模式的差異為典型代表。在我國當代文化背景下,人的思維活動方式與人的生存需求會直接相關,且在思維方式方面以形象思維為主。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支配下,人們對于個人主觀感受的表達方式也更為形象、直接,常見用更為直接和強烈的詞匯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而在西方人的思維模式中,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逐步發現和客觀評價的關系,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兩個對立面上,西方人的思維模式也相對更為抽象,強調科學技術意識對思維和行為的指導作用[2]。
思想信仰方面的差異從本質上來講還是由于中西方在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所遵從的思想內涵和形式存在差異,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中,儒家和道家思想是主流的思想引導體系,因此,其在思想信仰色彩方面具有一定的宿命論特征。這從一些中國傳統俗語中就可以得到顯著體現。例如“盡人事,聽天命”等。而通過對西方人的語言表達習慣進行觀察可見,西方的英語語言與基督教存在密切的聯系,在一些感嘆類用詞中,西方人更習慣于用一些宗教術語作為情緒表達的詞匯,以“My god”為主要代表。
跨文化交際中產生交際行為的兩部分內容中,包括了本族語音與非本族語音。將這之間通過交際這一行為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3]。關于交際的主體雙方,不僅可以包括英語與漢語分別作為母語的人群之間的交際,更可以包括任何兩個在語言表達方式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異的兩部分人群的交際。要想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翻譯是現代社會背景下實現差異化群體之間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而交際中語言運用的合理性以及對一部分語言表達禁忌的規避就是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應當關注的重點問題。
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出發研究英漢翻譯的問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現實意義。一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從我國所處的發展環境和社會發展狀態來看,全球化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期良好穩定成果的重要前提。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觀要求也可看出,跨文化交際是未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推動力。英語作為外來語言中普及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類型,在英漢翻譯問題的研究過程中將跨文化交際作為切入視角,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4]。二是符合樹立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的樹立不僅要通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來實現,更需要以跨文化交際為平臺,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際中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正向有效傳播,一方面樹立好我國在西方國家面前的國家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向西方國家展示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提升我國國際地位的有效途徑。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考察英漢翻譯工作的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出英漢翻譯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服務和支持作用,是優化我國國際形象、樹立我國民眾文化自信的積極實踐。
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歸化的方法主要強調在翻譯過程中保留源語言的基本內涵,避免在翻譯的過程中造成源語言所表達的基本含義的改變。在具體的翻譯處理中,依托源語言國家的表達習慣以及語言文字組織特征進行翻譯處理,調整目的語達到相應的翻譯效果。這種翻譯方法的應用目標在于為讀者理解原文的含義提供幫助,從翻譯專業的角度上分析,這是對翻譯目的語的歸宿使命的保持和強調。而翻譯中對于與文化相關的差異問題,一般通過基于目的語言的翻譯協調進行解決,這種需要運用歸化方法進行翻譯的英漢翻譯的情況多表現為人為創造的詞匯和短語的翻譯中[5]。例如“亞洲四小龍”這一具有創造性的形容詞。在翻譯中就需要運用歸化翻譯的方法。直接翻譯為 “Asian Four Dragons” 會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而在理解上存在歧義。在我國的文化背景中,龍是神圣的圖騰,也象征著帝王的崇高地位。而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龍則有一定的邪惡色彩,公主與惡龍的故事就是西方童話故事中的典型代表。為了避免直譯的方式造成中西方讀者的理解沖突,可選擇老虎這一在中西方文化內涵中象征意義比較相似的詞匯作為亞洲四小龍的翻譯用詞,將其翻譯為“Four Asian Tigers”,實現近義詞的翻譯歸化。
異化翻譯策略是與歸化翻譯策略相對的一類翻譯策略類型,具體應用中翻譯方法的應用目標和側重點與歸化翻譯策略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翻譯策略主要強調的是對翻譯源語言的外在形式和內在文化內涵做到同步充分尊重,以突出源語言的特點為目標進行翻譯。翻譯人員通常以翻譯效果接近作者的表達原意為目標。這種翻譯方法的使用目的更加具有宏觀性,主要是為了實現源語言對目的語言與文化內涵的豐富與促進。這也是更加符合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這一宏觀視角的翻譯策略的翻譯方法[6]。從讀者的角度上來講,這種翻譯方式有利于讀者通過所翻譯的內容更加全面地體會外國文化的特點和內涵。例如,在我國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走后門”,在翻譯成英語后,具體內容如下:“Going through the back door for favoritism”。這種翻譯方式就非常生動地將依托不正常手段謀取利益的行為進行了闡述,更加貼切,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際中讀者之間的交流。
從事英漢翻譯的工作人員在翻譯工作的開展中可靈活選擇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策略。不同的翻譯策略在具體應用時,要結合翻譯內容的特征以及翻譯受眾的需求在翻譯路徑上實現科學選擇。下文分別從歸化和異化兩個角度探討相關翻譯策略的具體應用路徑,并同步觀察科學應用翻譯方法對于促進跨文化交際的積極作用。
1.通過直接意譯的方式進行應用
直接意譯的方式具有典型的歸化翻譯策略特征,是將翻譯對象直接轉換成為目標語言使用者更為習慣的內容進行翻譯的方法。這種方法在翻譯中既在一定程度上對源語言所表達的文化內涵進行了保留,又實現了具體翻譯內容總體含義的傳達。例如,英語俗語“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的翻譯中,異化翻譯的背景下,一般翻譯為“將珍珠投在豬前”。由于珍珠和豬在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含義存在褒貶上的沖突,因此存在造成誤解的風險。應當運用直接意譯的方式尋找更加恰當的形容詞匯進行翻譯,力求通過翻譯讓讀者深刻感受到語言表達的直接內涵和情感色彩,從而提高讀者對語言表達效果理解的準確度,基于上文的英語俗語,可選擇“對牛彈琴”這一詞匯進行直接翻譯[7]。
2.通過間接意譯的方式進行應用
上文已經闡述,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會對人們的思維模式造成直接的影響。西方人與東方人的思維方式差異會進一步影響其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方向和程度。若在翻譯過程中過多地保留源語言的內涵,并且按照源語言的形象進行翻譯,則會使讀者感受到理解過程中的困難,因此需要翻譯人員結合詞匯或短語所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將表現在字面上的詞匯含義舍去,開展翻譯工作。例如dog 一詞,雖然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這一詞匯的常規表達含義中都有動物狗的意思,但在一些俗語中,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就會帶來具體翻譯詞匯的內涵差異。因此,在翻譯中,若看到dog 這一詞匯就直接翻譯為狗,則會導致翻譯結果與原文詞匯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
1.通過直接異化的方式進行應用
這種翻譯方式的目標側重于源語言文化內涵的展示和呈現。是含義層次更高、表達含義深刻性更強的翻譯方式。直接運用這種翻譯方式時,翻譯者往往直接根據翻譯內容的詞匯排列順序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式適合于在源語言與目的語言內涵差異微小的情況下應用。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此種翻譯路徑,有利于應用簡潔明了的詞匯表達方式對需要翻譯的內容進行直接呈現,是更加具有實用性和便捷性的翻譯方式[8]。例如,形容女子美貌的漢語詞組“傾國傾城”就可以直接翻譯為“her beauty was such as to overthrow cities and ruin states”。這種翻譯方式無論是對于東方讀者還是對于西方讀者,都能夠便于其對所形容的美人的美貌程度有深刻的體會和理解。
2.通過是釋義的方式進行應用
這種翻譯方式的應用可以解決異化翻譯方式無法準確全面地翻譯出相應的文字的內涵的問題,通過輔助性的釋義的方式促進內容翻譯的準確性和貼合性更進一步提高。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上分析,這種翻譯方式有利于提升語言和相關信息傳達與交流的順暢程度,掃清雙方交流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可規避的語言障礙。例如帶有典型中國特色的俗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單純運用異化翻譯方式進行翻譯時,可翻譯為“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e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但異化直接翻譯的方式背景下,此句翻譯為“每個家庭都說自己的衣櫥里藏著骷髏”這種翻譯效果雖然直接將英語詞匯表達的意思進行了呈現,但對于中國讀者而言,在理解上就存在著顯著的困難。而在翻譯中,若翻譯人員能夠結合我國的文化背景在完成基礎翻譯的情況下通過具有中國特色的注解方式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作為輔助釋義的內容進行注解,就能夠促使讀者馬上領會這結構相對復雜的句子的含義,并且這種翻譯方式也能夠促使讀者通過自主地體會感受到跨文化交際背景下靈活有效的翻譯方法對文化交流效果產生的促進作用。
3.通過加注的方式進行應用
加注的方式是在歸化與異化兩種翻譯策略均不能夠做到全面準確地反映翻譯內容的準確含義的基礎上出現的一種更加完整且準確的輔助翻譯方法[9]。其與相對更為直接的釋義翻譯方式相比更加獨立和完善。翻譯后的文字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也更加豐富。翻譯人員只要合理選取翻譯的內容和具體翻譯中應用的詞匯素材,就能夠達到優化翻譯效果的目的。這種翻譯方式一般應用在一些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詞匯的翻譯中[10]。例如,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山海經》中《精衛填海》故事就是一個美麗且文化寓意深刻的故事。翻譯中,這一故事的直接翻譯方法為 “The bird Jingwei trying to fill the sea” 但由于這個故事本身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故事情節也是非常精彩的,若在翻譯中只將故事的基本含義進行翻譯,則意味著翻譯效果體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應當在翻譯過程中通過加注的方式將這一神話故事的梗概用注釋的方式顯示文本中,便于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事的內容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發揮跨文化交際和傳統文化傳播的作用。
總的來講,跨文化交際的研究視角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趨勢和需求的研究視角。翻譯工作者應當首先對跨文化交際的內涵與基本要求進行充分學習和理解,隨后再從英漢翻譯的角度入手,對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的應用方法進行學習和掌握,在具體的翻譯工作中,結合個人的工作經驗酌情選擇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力求通過科學選擇翻譯方法,合理運用翻譯路徑達到更加科學精準的翻譯效果,為跨文化交際工作的開展提供服務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