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蕾
(中共和縣縣委黨校,安徽和縣 238200)
商貿流通業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健康成長的支柱產業,不僅能夠打通起消費與生產之間的通道,還能通過科學引導促成消費結構的規范化與合理化,提高財富創造的質量和效率,切實緩解消費與生產之間存在的供需矛盾,激活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活力,推動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理論研究的層面上,國內外專家及學者普遍將企業、土地、資本、勞動作為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與刺激要素,而將商貿流通業引入農業經濟發展問題中,逐漸成為我國學術界主要研究的熱點問題,譬如商貿流通業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作用機理及經濟影響等。在綜合分析國內外有關商貿流通業的研究成果后,深入分析商貿流通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機理,并以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為抓手,有利于為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指明新的發展方向。
商貿流通業主要指商品流通及為商品流通提供必要服務的產業,主要包括倉儲業、餐飲業、貿易業及交通運輸業等。由于商貿流通是連接消費與生產的關鍵環節,是城鄉、工農及地區的紐帶和橋梁,因此能夠影響到農業經濟的運行速度和發展速度。其作用機理如下:首先是“農產品運輸”,商貿流通業的健康發展可以提高農產品運輸設備的運輸效率與數量。而效率優越和規??捎^的運輸設施可以促進農產品的發展和流通,拓寬農產品的市場維度,加大農產品的需求,進而提升我國農產品的“銷量”和“價格”,幫助農民獲得更加客觀的經濟收入。與此同時,商貿流通業還能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的規范化與專業化發展,提高農業產值與生產率的提高,進而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速度,使農業經濟獲得更科學、更健康的發展。[1]其次是“農產品交易”,交易市場是產品流通的關鍵平臺,可以實現產品所擁有的市場價值。通常來講交易市場主要包括普通交易市場與批發市場兩種,兩者都是農產品流通交易的重要載體,通過協同發展與相互溝通,可以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增長提供必要的基礎和保障,其中農產品批發市場能夠影響到產品從農民到銷售商的流通質量。而銷售商則決定了產品從銷售商流通到消費者的效率。所以,商貿流通業的健康發展可以推動普通市場與批發市場的發展,提高產品從農民流通到消費者的速度,進而實現發展農業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目標。最后是“農產品儲存”,農產品存儲是在農產品規模因 “受環境因素影響和制約”,而造成產品不穩定、產品市場供不應求或供大于求時,對農產品進行相應的貯存存儲的模式,能夠發揮“穩定產品價格”“調節農產品供應量” 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在科學保存農產品的基礎上,保持農產品的品質,延長產品的供應時間。所以在某種層面上,商貿流通業的快速發展,對提高農產品存儲技術與設施建設,擁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可以確保農產品生產商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實證探究能夠發現,商貿流通業的健康發展對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擁有正效應。即當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速度越快時,農業經濟便越發達。然而我國傳統的農業經濟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要想切實利用商貿流通業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還需要明確我國農業經濟在持續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
農業經濟發展對推動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擁有舉足輕重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在農業資本投入量上卻存在“資本投入不足”,“增長要素緊缺”等問題。譬如勞動力要素的稀缺,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導致農業經濟發展受到影響。而企業規模的不足,又會影響“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率,進而導致商貿流通業因發展規模與發展效率等因素,導致農業經濟難以得到快速提升和發展。[2]簡而言之,商貿流通業雖然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受到農業資本投入的影響,致使其對農業經濟增長的正向作用受到影響。
根據相關實證研究及數據分析,能夠發現商貿流通業對我國東部農業經濟的影響較大,對中西部農業經濟的影響要弱于東部。其原因在于東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均衡。由于經濟發展程度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擁有鮮明的影響,即當地經濟越發達,當地的商貿流通業便會越發達。而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又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但通過深入分析和探究能夠發現,影響東西部商貿流通業發展的農業因素有產業鏈、供應鏈及市場發展等因素。而完善西部地區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及市場流通體系,能夠提高商貿流通對當地農業經濟的影響。否則將會導致商貿流通業難于在農業經濟領域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和作用,進而影響到當地農業經濟的建設水平和質量,不利于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商貿流通業是銜接農產品消費與生產的中間橋梁,是包括垃圾處理、產品包裝、初加工、產品分揀等環節的重要產業,然而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卻存在商品流通成本高、流通速率薄弱等問題,且農產品從農民到消費者的環節較為冗長,極大地延長了農產品流通的供應鏈。其基本原因在于我國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導致商貿流通產業與農產品生產商或農民的銜接效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批發市場與零售市場的產品流通質量和效率。譬如在網絡基礎建設薄弱的背景下,農民難以快速地將產品提供給批發市場,無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生產質量和效率。
結合商貿流通業對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能夠發現商貿流通業發展越快,農業經濟便越發達。因此需要我國著重發展商貿流通產業,提高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但與此同時,當地農業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又反作用于商貿流通產業,弱化商貿流通業在農業經濟增長中所擁有的功能和作用。[3]因此可以說,要想借助商貿流通產業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就需要破解我國所面臨的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尋求全新的發展路徑。
農業資本投入量的增加,能夠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到零售業、批發業等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率。所以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需要通過制定財政補貼政策的方式,提高農業資本投入量。并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扶持政策等多種方式,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大力發展農業經濟,進而借助農業資本投入的方式,深化商貿流通業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使其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在加大農業資本投入的背景下,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大商貿流通業的設施建設,提高運輸效率和存儲規模,形成全方位、系統化的商貿流通體系。從而使我國農業經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商貿流通業雖然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對中部、西部及東部的農業經濟影響程度卻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東部等地區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及市場發展的完善程度有所不同,導致商貿流通業難以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和作用。[4]所以要想切實提高商貿流通業對農業經濟影響,首先應加強政策扶持。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應結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和狀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快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的建設。其次,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使當地農業生產和銷售市場有效地銜接起來,提高農業供應鏈、產業鏈的銜接程度,隨后并根據農產品的流通特征,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存儲、交易及運輸的銜接程度。
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滿足銷售市場的發展需求。特別在農產品儲存、交易及運輸的層面上,農村基礎網絡建設都發揮出難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加強農村網絡建設還能在推動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幫助農民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基于農業產業鏈的網絡建設,通過構建商貿流通網絡平臺的方式,為農產品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加工商提供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及運輸的依托,使我國農業經濟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我國農業經濟增長擁有著鮮明的推進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商貿流通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需要結合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特征和機理,明確農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和策略,以期發揮商貿流通業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加快農業經濟發展速度,推動我國社會市場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