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中國小康網 袁凱
縣域是我國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載體,是資源和能源供應的重要基地,也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隨著農村改革和鄉村工業化步入加快發展軌道,我國縣域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規模占全國GDP近40%。
發展縣域經濟是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強縣富民的重要途徑。良好的投資環境則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靈魂”,投資環境反映一個地區的發展理念、市場化程度、自然與人文環境,以及政府的管理服務水平。在最新出爐的“2022年度縣市未來投資熱點百佳樣本”中,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浙江省溫州市樂清縣、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位列前十佳。
去年,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在未來投資熱點百佳樣本中排在第49位,今年該縣繼續深入探索“互聯網+農業”模式,排名上升6位。
聚力“電子商務進農村”,武功縣以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投資熱力。《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從武功縣人民政府了解到,早在2013年,該縣就搶抓“互聯網+”和“一帶一路”重大機遇,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抓手,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匯聚電商企業380余家,引進快遞企業40余家,輻射引領了西北地區乃至全國40多類2000余種特色農產品觸網銷售。“2021年,我縣電商銷售額已達50.59億元,‘買西北·賣全國’模式已經成為全國縣域電商發展‘八大模式’之一,農產品電商排名位于全國第五、西部第一。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武功縣委網信辦主任徐文靜如是說。
同時,武功縣積極發展基礎產業優勢,影響力日益提升。據了解,武功獼猴桃已經列入陜西全省獼猴桃產業集群,躋身全國知名果業品牌行列,鍋盔、麻花、掛面等特色農產品和手織布、刺繡等手工藝品也行銷網絡。“武功到,自然成。下功夫,成好果。”
此外,武功縣搶抓陜西打造咸陽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機遇,全面創建陜西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了秦創原(武功)創新促進中心;大力發展以食品工業為重點的電商物流“首位產業”,推動武功成為咸陽乃至陜西工業經濟“新版圖”;聚力打造西部最大的農副產品線上線下集散地,電商產業園被認定為首批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園,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激勵支持縣,被譽為“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
更值得一提的是,武功縣的“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不僅發展了縣域經濟,更促進了民生改善,推動了社會發展。通過電商減少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將農產品直接由田間推向市場,武功縣電子商務帶動就業4萬余人,助力人均增收1076.3元,實現了群眾購物、銷售、生活、創業“四個不出村”,為外來投資與經濟發展保留了基礎人才。在電商影響下,武功縣農村還出現了“長輩精耕細作+晚輩網絡營銷”趨勢,父子店、夫妻店、姊妹店等網絡小店遍地開花,為本土經濟發展培植沃土。
始終堅持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在以創新衍生新供給、催生新動能,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同時,算好綠色發展“長遠賬”,這是延吉市找到的促進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投資環境的破題之法。
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延吉市扎實推進創新資源引進、創新主體培育、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新環境營造等各項工作,全市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同時,該市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園、延吉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等項目優勢,重點發展智慧醫療、智慧旅游、軟件開發、文化創意等科技型服務業,榮膺“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
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是構建投資環境的重點內容。在知識產權產業化方面,延吉市發揮與朝、韓、日、俄等國家的技術合作優勢,培育優勢產業科技研發實力,大力扶持企業創新發展。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并推動延邊大學建立企業科研人員實訓基地。據了解,近年來,延吉市全市專利申請與授權量持續高居吉林省縣市榜首,科技創新能力進入全國百強。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營造投資環境的基礎指標。近年來,由于大城市用地成本和人力成本高企,加之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中小城市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環境問題在影響投資者意愿上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延吉市堅持發展綠色產業,堅持立足本地資源、環境、企業和現有基礎等實際情況,在產業選擇上把目標瞄準“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高科技含量”的“兩低兩高”項目,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著力培育壯大人參精加工、功能食品、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目前,延吉科技創新園項目入駐企業58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其中,韓資企業14戶、日資企業2戶。
創新與淘汰并行,延吉市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行業先進產能代替落后產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具體而言,延吉市開展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工作“百日攻堅”行動,出重拳、下猛藥,全速推進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先后關停和淘汰了鋁業集團、玻璃廠等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產能企業,使信息服務、人參加工、生產型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市經濟科學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謀劃項目,充分考慮環境容量、生態底線,不符合環評要求的一個不上。”延吉市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由《小康》雜志社獨家發布的中國縣域發展百佳樣本,依托《小康》連續17年獨家發布的中國小康指數(現為中國現代發展指數),創建縣域高質量發展綜合測評體系,展現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就,記錄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進程,力求在客觀、公正的原則下,以新銳央媒視角,聚焦縣域,關注民生,為社會呈現真實、精準、有效的大數據分析、解讀成果。
自2020年發布以來,“中國未來投資熱點百佳縣市”“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縣市”等縣域發展主題百佳樣本引起各級政府、媒體以及各行各業高度關注,為全國縣域提供客觀發展指標、測評及總結。
今年,《小康》雜志社繼續獨家發布“2022年度中國縣域發展百佳樣本”,由12個主題構成,同時面向全國縣域,展開多項縣域發展主題合作,充分發揮縣域發展綜合效應,為縣域發展賦能。
作為“2022年度中國縣域發展百佳樣本”之一,“2022年度縣市未來投資熱點百佳樣本”實行全網數據解析,設置經濟環境、政務環境、產業支撐、城市建設、營商環境、疫情防控等多個網絡數據評選維度,設立人均GDP、投資回報率、融資、人才、市場開放、勞動力成本、上市公司、產業配套、審批、稅收、交通通達、人口增長、防疫應急等120個關鍵詞標簽,采集自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數據超過1億條,數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基于其開源情報分析大數據平臺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2022年度縣市未來投資熱點百佳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