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亭 位桂香
(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 陜西 西安 710049)
田徑運動作為一項重要的體育運動形式,對于增強運動員的體魄,穩定訓練情緒以及提高訓練效果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現有田徑運動訓練中,往往存在著運動員信息不足或者是自信心受挫的現象,對田徑運動訓練的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如何能夠積極認識到田徑運動訓練中自信心的重要性,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通過深入分析田徑訓練中自信心的作用,有利于提出可靠的培養措施,全面發揮自信心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積極作用。以此能夠通過優質的教學資源,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更好地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的水平,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從心理表現上來看,自信心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性心理品質。在個體中的表現,可以反映出個體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項活動信任程度的一種心理特性。自信心是對自身個體的表現充滿了肯定性態度,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表達自我價值,能夠實現自我尊重和理解的意識特征。自信心在個體上的差異性表現,可以對個體的學習、比賽以及就業等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自信心的產生并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個體對自己以往很多成功經驗的總結和肯定。構成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對個體的身體健康和諧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個體產生自信心,將會不斷地超越以往的自己,內心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從而具備一種較為明顯毫不畏懼的心理感覺,對自身的表現更加具有信心,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和行為。
田徑運動員訓練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心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理念和態度,同時也是自我體驗和自我評價的綜合品質。運動員所具備的自信心成為運動員訓練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心理基礎,在運動員具備強大自信心時,無論訓練中出現怎樣的困難,訓練的難度有多大,運動員都會在強大的信心支撐下,認為自己肯定能夠一一克服。從而以一種更加平靜穩定的心態去進行應對,進一步增強訓練的效果。現代社會,田徑運動技術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和創新,運動員自信心的增強,對實際訓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田徑運動訓練中,在加強田徑運動員技術動作訓練的同時,還應當全面重視運動員自信心的培養。
自信心是經過后天培養出來的一種心理品質,是個體對自己能力的確定,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行為方式上的穩定性狀態。田徑運動員在具備強大信心的前提下,容易在訓練和比賽中形成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能夠積極排除訓練和比賽中出現的不利干擾,在訓練動作完成時更加果斷。堅定訓練和比賽肯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動力支持。
在運動員缺乏自信心的狀態下,將會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滿意,原有的田徑動作水平不能得到完全的展示。而自信心強大的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感覺良好,在內心強烈的驅動下,運動員更加愿意參與到運動訓練的情境當中,訓練的信念也就更加的強烈。能夠積極發揮自身的潛能,主動克服訓練中所遇到的困難。便也就很少產生焦慮和放棄的念頭,能夠很快就振作起來,在強烈訓練欲望的支持下,更加快速地投入到運動訓練當中。
運動員在具備強大自信心之后,便會在運動訓練中表現出強大的活力,面對訓練中的困難,不但敢于進行突破,同時還敢于體驗之前從沒有體驗的事情。對自身充滿信心,擁有勇往直前的必勝信心,在強大的信念下,運動員的訓練潛力將得到有效激發。積極活躍的情緒,將對體內生化物質代謝產生影響,腎上腺素增加,導致運動員心跳加快,呼吸緊促,血糖濃度上升,肌肉緊張,人體機能的潛力得到有效激發。如果沒有強大的自信心,這些生理機能上的反應將不會如此明顯,就會影響到機體的正常訓練能力。
自信心作為運動員心理素質的一種表現,自信心強大的運動員,將會在運動訓練之情便在大腦皮層中形成一種優勢興奮灶。刺激運動員對自己能力進行不斷的肯定,激發運動訓練獲得成效的強烈愿望。運動員在強烈的暗示下,將全面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加倍努力去進行訓練,根據自己所制定的訓練目標,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運動訓練中的障礙和不足。
田徑運動訓練中,隨著訓練效果的不同,運動員的情緒也會隨著訓練動作而發生變化。在運動員獲得較為理想的訓練成績時,情緒容易產生高興激動的心理狀態。在運動員訓練成績不夠理想時,運動員將會產生沮喪失落的心理表現。而在運動員具備強大自信心素質時,對于訓練中成績的好壞,具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在訓練成績不理想狀態下,由于內心具有強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困難。內心的情緒便會相對穩定,不再產生大起大落的心理狀態。能夠根據訓練表現進行自我調節,以正面的情緒去壓制消極負面的表現,訓練情緒較為平穩。良好的心理狀態下,不會因為暫時訓練成績的好壞而產生沖動性的行為。在運動訓練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運動訓練效果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運動員不會輕易地就進行自我貶低,也不會因為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信。在理性客觀的態度下,迅速理解教練員的意圖,保障穩定的訓練情緒,從而提高運動訓練的效果。
首先,科學設計訓練內容。在田徑運動訓練中,教師要作出科學的教學設計,根據每一個運動員實際的需求,設置必要的課程內容。對于田徑運動中長跑項目的訓練,對于運動員的耐力具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訓練中可以合理設置運動中的節奏,減少運動員心理承受力。促使運動員在最大范圍內能夠緩解身體上的疲勞,增加運動員對自己身體的信心,增強訓練效果。例如,長跑訓練中,可以在變速跑、定時跑以及追逐跑等不同節奏的跑步中進行轉換,延遲身體上的疲勞,增加運動員對中長跑訓練的興趣和信心。而對于要求速度的跑步項目,可以采用接力跑或者是斜坡跑等形式;
其次,以游戲激發訓練的信心。田徑運動訓練中,可以根據運動員的情感變化,實施不同的訓練方法,以此讓運動員增強自信。可以進行生動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迎合運動員心理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訓練效果。例如,可以選擇兩人三足跑步比賽、開火車等主題游戲內容。同時對于團隊合作的田徑運動項目,則可以采取接力賽、單腳跳接力賽等活動形式。運動員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做出跑、跳、投等各項基礎性動作,而且還具有明顯的游戲趣味性,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訓練興趣。在良好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運動員可以更加具有自信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田徑運動訓練中來。
首先,教練員的語言激勵。田徑運動的訓練,具有單調枯燥的特點。教練員所具備的親切溫和的語言,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運動員心理上的壓力,激發起運動員訓練的信心和勇氣。因此,在田徑運動訓練中,教練員應當注意觀察每一名運動員的訓練表現,發現他們訓練中的進步。以“好”、“非常不錯”、“動作很到位”、“速度有很大提升”等類似的鼓勵性語言,為運動員帶來激勵,以肯定的語氣給予激勵,增強運動員訓練的信心,充分調動起他們運動訓練的積極性;
其次,自我激勵的語言。為了樹立運動員訓練的自信,教練員可以在日常訓練中,指導運動員進行自我鼓勵。自我激勵性的語言可以保持運動員穩定、積極向上的心理情緒,增加不懼困難的信心,運動訓練效果得到大大增強。例如,在田徑運動訓練中,如果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可以對自己進行自我暗示:“放松”、“我一定行”、“我能行”等語言。大腦在得到語言信號之后,慢慢會平復住過度緊張的情緒。身體以及精神得到放松的前提下,便增加了許多堅持訓練的勇氣和信心;
最后,運動員之間相互激勵。田徑運動訓練是一個集體性的活動,教練員應當不斷向運動員灌輸他們是一個拼搏進取的團隊,在每一個隊員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應該相互的幫助。積極摒棄消極性的情緒,樹立健康向上的自信氛圍。具體來講,隊員之間可以相互的鼓勵,對于運動員的訓練表現,其他隊員要不斷對其傳達 “加油”、“看好你”、“堅持”等語言信號,同時對其作出掌聲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訓練的信心。對于自信心較為薄弱的運動員,在團隊成員的熏陶下,也會得到相應的激勵,從而喚醒起運動訓練的信心。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之后,田徑運動員在專項知識方面,獲得了相應的訓練效果,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訓練經驗。但是相對于實際比賽,日常運動訓練的節奏和邏輯相對薄弱,訓練水平并不等同于比賽水平。要想全面提升運動員的信心,勢必要通過比賽中的成績來進行。在多項比賽的歷練中,運動員積極調整自身的心理表現,心理承受能力將得到不斷的錘煉,進一步增強自身的自信心。豐富的比賽中,運動員根據每次比賽進行經驗方面的總結,通過實踐逐步提升自信心。教練員以及運動員自己,還可以根據訓練和比賽的成績,建立運動員的成長檔案,詳細記錄每次訓練以及比賽的情況,發現自己比賽和訓練中所獲得的進步。及時反饋到下一次的訓練和比賽當中。堅定運動員在每一次訓練和比賽中,都能夠獲得相應的進步,在一點一滴中積累訓練的經驗,獲得田徑運動的信心。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田徑運動訓練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運動項目的競爭力。運動員在進行刻苦訓練,掌握相應技術動作的同時,還應當具備強大的自信心。在良好自信表現的支撐下,運動員的運動潛力可以得到更好地激發,運動情緒也將更加的穩定。因此,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員在對運動員技術水平進行有效訓練時,還需要注重運動員自信心的培養。通過尊重個性、語言激勵、降低難度以及經驗積累等多個方面的路徑,幫助運動員克服心理上的不足,樹立起訓練的信心,全面提升田徑運動訓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