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波
(1.菲律賓碧瑤大學 菲律賓 碧瑤 2600;2.濰坊國開中學 山東 濰坊 262100)
高中體育作為高中教學中唯一一門戶外課程,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壓力釋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標要求學校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全面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就要求體育教學要能夠達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的目的。而實現這些就要求學生不能只是在課堂上掌握體育技能而不進行課后的鍛煉,只有將體育課上學習到的技巧和能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提升身體素質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這樣的目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同時還要多組織一些有趣的體育活動,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其中。只有老師教學方法得當學生愿意參與,體育鍛煉才能真正達到應有的效果,形成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
高中階段是學生面臨高考壓力和社會壓力最大的時候,而在這一時期除了高中體育其他的課程都是室內課程。這就讓高中體育教學成為了學生排解壓力和日常調節的主要渠道。對于高中生來說,進行體育鍛煉能夠很好的激發自身的身體機能,抒發心中的焦慮和不滿,同時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在高中階段,體育鍛煉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歡快和輕松的,能夠讓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并保持身心健康。此外,高中階段正是學生長身體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進行體育鍛煉能讓學生發育的更好,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高中階段主要的體育鍛煉活動都是在體育課堂上完成的,所以高中體育是培養學生終身鍛煉意識的基礎。只有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喜歡上體育鍛煉,學生才能體會到體育鍛煉給身體帶來的好處,才能體會到出汗的快感,從而愛上體育運動。因此,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老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喜歡上體育,喜歡上鍛煉,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只有這樣,高中體育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和意識養成,為之后的生活工作提供便捷。
高中階段是學生逐漸成熟的階段,此時的學生已經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未來的方向,也對自身有清晰的認識。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是最合適的時期。高中體育教學不同于初中和小學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高中體育教學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對體育不竭的熱愛。這些意識的培養為加深學生的體育能力和體育興趣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體育意識。而在目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還是停留在小學初中階段,沒有很好的意識到高中體育的特殊性和教育的目的的層次和格局。這就導致學生被強迫進行自己不喜歡的體育鍛煉,慢慢失去了對體育的興趣。這是違背高中體育教學的本質的。面對這種情況,要想在高中體育中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就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將高中體育教學當成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的重要途經。同時,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時,要積極提升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參與興趣,將學生喜歡的、熱愛的、經常玩的項目加入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體育帶來的快感,從而喜歡上體育,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為之后的學習工作提供基礎和幫助。
高中階段是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和提升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對于高中生未來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的學生生活中,有著考試的壓力和升學的壓力,在面臨重大挫折的時候難以排解,這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成為影響學生發展的重大隱患。而高中體育作為高中階段學生能夠獲得身體鍛煉和情緒宣泄的出口,為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當學生處于極度緊張狀態時,很難在學習中體現出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這些通過進行體育鍛煉就能夠實現,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此外,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并不需要延續初中和小學的教學方式,將體育變成技能培訓,教給學生很多關于體育鍛煉的技能問題。而是要在高中體育中為學生營造一種開放的氛圍,這個氛圍的產生能夠激發出學生更多的能力和潛力,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擁有無限可能。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對體育的偏好,設置一些學生喜歡的課程和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學習到組織能力和激發創新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體育教學中激發自己的潛能,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在我國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身體素質過弱并且意志力不強,很難承受不符合現有體能的一些運動,導致體能越來越低。通常,體育意志力是指學生在繼續體育活動的時候在遇到達到自己極限或者讓自己身體感覺到一點不舒服的情況時,能夠堅持下去的意識。這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只要一次達到了這樣的心理極限范疇,就會在下一次面臨同樣情況的時候表現出非凡的意志力。所以,體育意志力的形成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面臨困難的心理抗壓能力,而且還會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時候更加積極,不再把體育鍛煉當成一種體力勞動。雖然,大家都知道意志力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我國的現狀分析,大多數高中生都缺乏體育意志力。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就是學生缺乏良好的鍛煉習慣,而且在鍛煉中沒有毅力,不敢突破極限。這些都是由于現有的體育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通常,現有的體育教學是在課堂上學生聽從老師的指令,學習各種各樣的鍛煉技巧,有時候還會因為動作或者姿勢不對受到責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從心理上認為體育鍛煉是非常難的,而且需要自己付出很多的努力,導致這些同學在畏難情緒的幫助下擱置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從而造成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是常規化的東西很少。這樣一來,學生就不可能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能力,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做好高中體育教學就要從源頭出發,改變體育教學的方式和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高中階段的學生都是16歲左右,正是身體發育的黃金年齡。在這一階段進行體育鍛煉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發育問題。這個時候,學生的男女特征變得明顯,對于男女的差別也有了意識。女生希望自己好看優雅,不想在男生面前做出不雅的動作。而男生則在運動的時候會特別關注女生的反應,如果女生喝彩會讓男生有很強的表現欲,如果遭到女生的嘲笑,就會害怕、膽怯不想學習。所以,在這一階段進行體育教學,學生會因為自身的發育問題而降低鍛煉的積極性,也會因為其他學生對自己的看法而不想學習。出現這種心理特征是非常正常的,而老師就要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過程積極進行引導,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達到教學的效果。同時,在高中階段學生之間的發育速度是不同的,對于女生來說已經發育完全,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已經成熟,做一些有難度的體育項目很容易。而對于男生來說,這一階段是正在發育的時候,會在做有難度的動作的時候顯得不自然,這就會遭到來自其他人的譏笑,導致學生認為自己就是不能做好這項運動,失去對體育的興趣,降低對自我的要求。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產生畏難和退縮心理,從而降低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在這一階段學生都有審美心態,所以會在鍛煉的時候不想去戶外,怕曬黑、怕出汗。這些問題的存在真實的影響了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選擇,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利于體育鍛煉的。
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和家長的督促,認為體育鍛煉就是浪費時間,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這樣的思想導致學生即使非常喜歡體育鍛煉也不敢進行。同時,老師和家長認為考上好大學就是對前途最好的保障。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師會喜歡成績好的同學,家長會拿成績好的同學與自己做對比,好像全世界都是圍繞成績展開的。這樣的學習氛圍就導致體育鍛煉變成了一個異類,一旦進行體育鍛煉就是不被允許的,就是浪費時間。面對學校和家長的壓力,學生要想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就要在體育鍛煉中得到有效及時的指導。首先,學生就要從思想上認為體育鍛煉本身是非常好的事情,不僅不會耽誤學習,還會促進身體激素的分泌,使學習效果更好;其次,體育鍛煉是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的,體育項目包含的東西太多了,有很多適合在課堂上打瞌睡的適合進行,能夠立馬恢復精神。當籃球場沒有場地的時候,可以和幾個同學在平地上鍛煉。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心理狀態,這樣的話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鍛煉,提升鍛煉的效果。所以,要想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就要對學生繼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可體育,從行動上支持體育。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分為理論課程和實際課程,理論課程就是根據教材講解一些運動的基本知識和技巧,而實際課程就是戶外的鍛煉。在現有的高中體育理論教材中,很多都與學生的認知狀態和學習規律不符合,甚至與學生的興趣偏差很多,這就導致理論與實際結合不起來的問題。所以,高中體育的教材選取非常重要,一方面教材要能夠與學校的體育鍛煉活動相結合,體現體育教學的內容與價值,另一方面教材要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預見知識,比如各種比賽的規則和技巧、運動中的注意事項、運動的分類及各運動項目的不同。這些能夠幫助學生在眾多的運動項目中選擇自己適合的感興趣的,同時避免在運動的時候發生危險。此外,在進行教材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高中階段這個特殊的時期,要明白現有的高中生的需求,男生喜歡什么,女生喜歡什么,在教學的時候要側重什么,只有了解清楚這些并根據掌握的情況進行教材的選擇,才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當然,為了更加方便有序的進行教學,可以將男生女生分開教學,也可以根據年齡和喜歡的運動種類分開教學。對于一些有很強競賽性質的運動,老師就可以組織一些比賽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到比賽中來,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只有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活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將高中體育教學落到實處。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正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非常希望自己成為人群中的焦點,能夠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欣賞。所以,為了迎合學生的這一心理,老師就可以根據現有的教學內容組織一些體育賽事。在體育賽事中取得勝利就能獲得同學們的贊賞,這就在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虛榮心。同時,在體育賽事中,除了正規的比賽,老師還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目前對體育活動的掌握情況,組織適合他們的新穎的比賽形式。這一比賽形式從學生出發,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內在需求,讓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到其中,提升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此外,老師還可以將競賽當成是教學中的一部分,讓學生參與到競賽的設計中來,提升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感和存在感,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是要提升學生的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只有學生在競爭中體會到了體育鍛煉的好處,才能從內心深處愿意去學習和鍛煉。當然,競賽只是一種形式,不是為了比賽的結果,所以要對人惡化參與其中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放下思想負擔,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所以,總的來說,要提升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要在課堂上多組織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交流感情提升興趣。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對事情的判斷和自己的思想,只要經過正確的引導就能很好的進行自主學習。所以,要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鍛煉的自覺性。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老師就要從思想上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思想和行動上都為學生放行。在組織活動的時候積極聽取學生意見,在考核學生成績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教育背景和基礎水平。在原有的水平上提升就可以得到良好或者優秀,而不是根據現有的考核成績,只有達到優秀的成績才能得到優秀的評價。同時,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歸屬感和教學設計的合理性,老師可以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對學習的看法,明確什么時候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在學生參與課堂設計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到老師在教學中花費的心思,還能感受到自己學習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加愿意參與到學習中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而且能夠將這種認真學習的氛圍和習慣帶到生活中來,為自己營造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氛圍,實現終身體育的教學目的。
在進行終身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師生關系不好,老師就會失去對學生的了解,降低了進行學生因材施教的可能性。對于體育教學來說,老師要積極學習提升自身素養,設計出合理科學的課程。而學生則要積極配合老師的課程設計,提升自己在體育鍛煉中的興趣和能力。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便營造一個相互信任的教學氛圍。老師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充分了解到學生的興趣、個性和身體發育情況,從而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課堂上接受到屬于自己的教育,提升自己對課堂的參與感和積極性。而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告訴老師,讓老師為自己進行疏解。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對體育教學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從而提升了學生在產生問題之后的解決速度和解決方式。在這樣的師生和諧氛圍中,體育教學會成為生是之間溝通的方式,從而建立學生對于體育的好感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總的來說,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學生未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的高中體育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以從教材出發,提升教材的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基礎。老師還可以多組織競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其中,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當然,提升學生的體育終身意識就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為提升終身體育意識提供基礎。另外,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還要培養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和諧關系是信任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才有可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終實現終身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