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騰飛 湯維龍 曹現果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學校構建產業學院契合2017 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的要求,也是進一步貫徹2019 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的舉措,更是對中共十九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的落實[1]。廣西是全國林業大省,自治區林業草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的七大戰略中著力打造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明確指出要提升木材加工產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但是,目前廣西從事家具生產與制造的人才相對缺乏,畢業后能直接上崗實現零距離對接的概率相對較低。因此,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家具人才迫在眉睫,構建定制家具產業學院成為破題關鍵。
近年來,廣西積極深入地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廣西林業特色資源,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面推動打造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截至2020 年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到62.5%,位居國內第3 位、西部第1 名。2021 年,林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了8000 億元,成為廣西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十四五”期間,廣西年林木砍伐限額將逾5700萬立方米,廣西木材生產占全國的50%,人造板的生產能力將達到5000 萬立方米,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速生豐產林基地、全國主要儲備林建設基地、木制品生產基地以及人造板基地。由此可見,廣西豐富的林業資源為定制家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后盾。
目前,廣西建成規模以上家具家居生產企業1730 家,區級及以上的林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222 家。廣西高端綠色家具家居的迅速發展,亟需解決從事家具產品開發設計、家具工藝設計、定制家具設計及銷售等崗位的專業型人才緊缺的問題,成為廣西家具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廣西的家具行業受制于經濟發展水平,使得家具行業未能順利發展起來[2]。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定制家具的生產模式深受大眾喜愛,急需培養大量的高素質、受過科學化培養、擁有專業知識與家具企業崗位精準對口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構建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是解決家具人才需求、崗位能力欠缺問題的理想人才培養模式。
1.培養定制家具行業人才
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主要是培養定制家具行業的相關人才,包括家具設計、家具生產、家具安裝、家具銷售等。產業學院培養出來的家具人才不僅要擅長設計,也能進行生產管理、家具安裝以及售后服務等,這對于產業學院的課程質量與實踐基地的實訓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根據企業崗位能力量身定做,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符合崗位能力需求的家具人才。此外,對家具人才溝通能力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大部分定制家具公司的設計崗位基本要求是設計加銷售,因此,定制家具產業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還應具備與國內外客戶良好的溝通能力。
2.廣西民族元素家具研發
廣西少數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富,在少數民族文化熏染中,家具無一例外呈現出民族獨有的文化特色,比如桂式家具、侗族的傳統家具等,這些家具都包含了鮮明的民族元素。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定制家具設計方案中融入少數民族符號,不僅可以弘揚民族文化,還可以在應用中促進民族元素的時尚化,實現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目標。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通過開設少數民族文化課程,將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家具創新設計中,使更多人了解廣西少數民族文化,讓具有中國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3.引導建立定制家具行業標準
當前家具行業正處于轉型成定制家具行業的關鍵時期。隨著家具市場上的定制門類越來越多,設計方案與實際產品出入大、設計師業務不夠熟練、售后安裝送貨不及時、實際產品質量不如賣場展廳優良、五金配件使用壽命短、只修不退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些與定制家具行業的生產操作規范、服務方式、安裝流程等技術要求良莠不齊現象緊密相關。因此,定制家具行業急需行業標準來規范生產與服務。構建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可以邀請區內龍頭企業,組成定制家具聯盟,由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協會牽頭,引導區域內定制家具行業共同制定出相關的生產規范與標準,實現定制家具行業規范發展。
4.開展社會培訓服務
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不僅培養在校學生學習定制家具的專業性知識,同時也可接納企業員工以及社會人士到產業學院進修,學習定制家具行業中的前沿知識,可以培訓企業即將入職的新員工,即入職培訓。還可以借助廣西民族技藝傳承與創新科學普及基地以及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面向社會人士普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知識,比如駱越文化、稻作文化等。通過大師工作室以及木工實訓基地等載體舉辦或者承接定制家具的設計競賽或者家具制作、精細木工等技能賽事。產業學院通過企業員工培訓、社會公眾文化普及、行業賽事承辦等社會服務,為廣西定制家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1.共同制訂培養方案
建立廣西家具定制產業學院,家具人才的培養是根本,具備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構建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的第一步。培養方案通過與企業崗位緊密對接,根據家具人才需要具備的技能來培養相應的能力,比如家具設計師要具備造型創意、造型表達、產品制作能力,家具繪圖員要具備產品建模、渲染等能力,店面銷售需要具備信息管理能力等。人才培養方案應根據崗位所需能力來設置相應課程,比如開設《家具造型設計》《3Dmax 電腦效果圖》《家具營銷》等專業課程,做到有的放矢,產業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做到學校與企業共同商討,這樣才能確保制訂出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3]。
2.分段式項目化教學
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采用分段式項目化教學模式,即在一個學期內遞進式開展若干門專業課程的學習,各門課程均在相應的教學時間段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實踐教學以及成績考核等內容。分段式項目化教學模式分為純粹分段式和混合分段式,產業學院更適合采取混合分段式教學,該教學模式便于學生理論結合實踐,避免空有理論而毫無技能的現象。通過分段式項目化教學模式培養定制家具行業的技術人才,對于家具設計、生產工藝的掌握程度更高。教學的開展離不開與企業的共同合作,課程理論部分可以主要由學校專職教師進行講授,實踐部分可以由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來授課。
3.開展“1+X”證書考評
“1+X”證書制度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評價學生掌握專業技術技能的程度[4]。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加入“1+X”證書制度評價,設置部分核心專業課程內容與“1+X”證書考核內容相符合,讓學生在獲得“1+X”證書后,可以免修部分專業課程,比如《3Dmax 電腦效果圖》《家具與室內設計CAD》等專業課程。不但能提高產業學院學生主動學習家具專業技能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來規劃自己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多專業技能。深入實施“1+X”證書制度,需要企業方牽頭,讓學生明白在企業中工作需要獲得什么樣的證書,具備什么樣的能力,以此說明“1+X”評價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考證的興趣。
4.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是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技藝技能、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及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5]。將工匠精神融入定制家具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訓和跟崗實習等方面潛移默化工匠精神,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體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素質,也可以提升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精益求精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可以讓學生受益一生,這些精神與態度不管是從事何種行業都不可或缺。在人才培養體系中融入工匠精神內涵,方能使產業學院人才質量更優、企業走得更遠、行業發展得更好。
5.實行校企“雙師”制
師資是產業學院培養家具人才的主要力量之一,校內教師需要有扎實的家具專業知識,豐富的創新思維。不僅要有具備扎實理論的教師,還要具備家具企業一線的高級熟練技術人員,他們有家具行業豐富的實戰經驗,可以邀請這些高級技術人員作為產業學院的實踐教學教師,企業教師可以發揮自身工作實踐的經驗優勢,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通過這些高級技術人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具有完備的生產性知識,更加了解行業行情,更有能力勝任所從事的崗位。學校和企業各出師資發揮各自擅長進行教學,各司其能,才能使聯合培養的效果最大化[6]。
1.混合辦學
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可以通過校企共建生產性基地與跟崗實習的基地,以及企業投資建設學校的基礎性設施等,實施混合制辦學。只有加強校企合作,才能穩定地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家具行業人才。除了采用混合制外,還可采用“現代學徒制”,與家具企業簽訂“學徒”協議,先在學校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后邀企業中的骨干技術人員入駐產業學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施學徒定向輸出,此模式既促進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關系,也保證了家具人才的技術技能。
2.建設實踐基地
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有利于提高人才技能培養的速度與質量,充分利用企業淘汰的家具、設備供學生認知實習,從真實的實踐操作中獲取理論知識和技能。企業也可以讓專業的家具技術人員在校內實踐基地對學生進行培訓,培養學生基本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熟練掌握家具結構、生產工藝后進入家具企業中跟崗實習。學校合作的企業也是產業學院的實踐基地,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和跟崗實習都可以在企業中進行,通過在企業中的實習,使學生的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1.簽訂人才對接協議
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產業學院與企業簽訂人才對接協議,把學院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直接輸送到合作的知名家具企業,使這些優秀人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就業機會。通過上述所實施的“現代學徒制”,還可以設立學徒班,與家具企業簽訂學徒培養協議,先讓學生在校內進行為期一年的理論知識學習,然后讓企業中專業的高級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專業實踐技能的教學,最后的就業渠道同樣也可以是相對應的合作家具企業。
2.舉辦多次線上線下招聘會
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學生除了參加校園招聘外,也可以邀請合作企業入校招聘,讓即將畢業的學生選擇線上或線下的招聘會。后疫情時代,產業學院可以通過線上網站,給學生提供多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渠道查詢到這些家具公司的招聘信息進行線上應聘。產業學院負責人也可以線下邀請部分就近的企業舉行小規模的現場招聘會,通過企業的合作關系網邀請各大企業來產業學院進行招聘,擴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為保證定制家具產業學院的正常運行,校企合作須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需明確規定學校和企業的負責人管理的內容和范疇,校企雙方負責人根據制度行事,才能明確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產業學院管理制度不僅包括學院管理、師資管理,還包括學生管理。每項工作都需要明確專門負責人,關系到學校方面的,由學校相關負責老師來負責,關系到在企業當中進行的,包括在跟崗實習或者是企業教師來校授課的,就由企業方面來管理。校企雙方互相合作,日常工作各自管理,重要工作協同商討,這樣才可以保障產業學院良好地運行。
1.學校教師發展機制
為激勵學校教師的科研熱情以及利用課余時間下企業鍛煉的積極性,家具定制產業學院需制定績效考核與職稱評定制度。新的績效考核與職稱評定制度不能只看在校科研情況,應該把下企業鍛煉、參與產業學院工作也作為加分項,以此激勵學校教師下到企業多進行橫向課題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爭取理論研究產物可以投放于企業生產中。產業學院的重點方向在于深化產教融合,因此,對于學校教師在這一方面的成果應加以鼓勵,把對產教融合有重大貢獻列入績效考核與職稱評定的加分項,以此促進師資與產業學院發展。
2.企業教師晉升機制
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實行“雙師”制,除學校的教師之外,還有企業的員工。為調動企業員工進校教學的積極性,企業也需要為他們制定專門的崗位晉升機制,保障企業教師的權益。企業教師保證自己在企基本工作內容完成的前提下或者企業特別委派,方能到學校教學,應該確保這些企業教師在學校教學的薪資應當與在企業中一致。企業教師付出的心力不同于在企其他人員,因此,應該保障他們的待遇優于企業中沒有進校教學的同類同級員工,這樣才可以激發企業員工進入產業學院教學的熱情。
產業學院是一種多元化育人的模式,除了學校和企業作為主體,地方政府也應當參與進來進行管理指導,為產業學院提供保障。目前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深度仍未達到預期,多是因為企業效益得不到保障,導致企業的積極性不高。因此,要避免合作過程中企業利益出現損失的情況,地方政府應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保證企業的最大權益,比如針對參與產業學院共建的企業進行獎勵等。校企合作應是雙方互惠互利,而不是讓某方權益受到損害,保障機制可以提高企業與高職學校合作的積極性、銜接的緊密性,從而實現產業學院可持續發展。
校企共建廣西定制家具產業學院,有助于促進家具專業教學體系與工作體系之間的互融互通,進而成為加快辦學改革、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樞紐;有助于明確校企供求雙方對于家具人才培養的需求;有助于整合廣西區域家具產業資源、加速廣西家具產業經濟發展、提升家具企業的設計創新能力;也有助于家具設計相關專業在人才培養、前沿技術、科學研究等方面抓住先機、緊貼時代脈搏,從而培養廣西建設需要、社會和市場急缺的優秀家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