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增值賦能: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邏輯理路與實現路徑

2022-12-06 12:59:46尹愛青柳欣源
關鍵詞:美育特色評價

尹愛青,劉 暢,柳欣源

(1.東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2.東北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24;3.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20024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把學校美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更加明確美育是我黨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學校美育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重要育人環節。學生美育評價是推動素養落實、強化學科融合、落實教學改革的關鍵,通過學生美育評價賦能美育,推動美育課程教學改革;通過學生美育評價實現學生增值,促進學生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提升。本研究以學生美育評價為核心,分析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美育評價的時代意義、邏輯理路與實現路徑,對于豐富美育評價理論體系,指導學生美育評價實踐,促進美育評價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通過梳理和分析國內外關于美育評價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21世紀初藝術教學實踐與評價改革研究成為國外學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學者們分別圍繞促進學生學習的評估項目、藝術評估項目中的表現性評價(1)Persky H.,“The NAEP arts assessment: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large-scale performance assessment”,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Routledge,2004,pp.615-644.和基石性評估模型(2)Willerson A.,“Bridging the gap:How the National Core Arts Standards forge the divide between the arts and assessment-based learning”,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Vol.120,No.4,2019,pp.221-227.(3)“Applying Model Cornerstone Assessments in K-12 music:A research-supported approach”,Rowman & Littlefield,2018.展開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我國關于學生美育評價研究經歷了以下階段:一是以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政策背景、指標體系研制、實施原則、目標內容以及應用范圍等方面為主要研究內容的萌芽階段(4)段鵬:《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思考》,《教學與管理》2015年第15期,第18—20頁。(5)郭聲健:《論“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實施背景與基本原則》,《課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7期,第75—80頁。;二是以基于藝術素質測評實踐細化內容維度(6)徐偉、李嶸:《助力音樂監測 賦能學生素養——以“成都市成華區藝術(音樂)素養監測行動”為例》,《中國音樂教育》2019年第11期,第20—25頁。、開發測評試題(7)潘麗琴、王歡:《初中畢業生音樂素質測評命題探析——以2020年江蘇省各市音樂測評為例》,《基礎教育課程》2021年第5期,第63—70頁。、反思測評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8)袁丹:《基于藝術素質測評,提高學生藝術學習興趣的研究》,《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年第7期,第138—139頁。為研究主題的實驗階段;三是從以往對知識技能的單一評價轉向對藝術學科核心素養、學業成就的全面評價研究的發展階段(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學者們以素養為目標(10)趙伶俐、文琪:《以審美素養發展為目標的美育評價》,《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1年第3期,第22—29頁。,以育人為導向,從“育分”和“育人”的統一關系(11)郭聲健、劉珊:《國家美育評價政策:背景、內容與原則》,《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1年,第14—21頁。,從“改”“提”“增”三個角度談美育進中考的新思考(12)潘麗琴:《“雙減”背景下美育進中考的新思考》,《中國音樂教育》2021年第12期,第9—12頁。。

綜上所述,我國關于學生美育評價相關研究經歷了從政策解讀到實踐探索、從實踐反思到價值回歸的發展過程。但當前研究仍存在基礎理論相對薄弱的不足,有待從美育評價本質展開深入的學理探尋與實踐探索。本研究回歸學生美育評價增值賦能的時代意義,深入探求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邏輯理路與實現路徑。

一、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時代意義

(一)回應美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以美育引領社會文化繁榮與發展,開創新局面,已經成為新時代國家文化發展重要戰略。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同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促進美育高質量發展,乃新時代美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石。

面對新時代國家對高質量教育與創新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遵從教育規律,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基礎環節,正確的評價“指揮棒”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扭轉當前學生評價中存在的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等錯誤傾向,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1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著眼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首次將改進美育評價作為學生評價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凸顯了學生美育評價改革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學生美育評價是美育改革發展的風向標,是促進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提升的催化劑,為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亟須創新美育評價體系和機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美育評價體系,以回應美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二)聚焦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

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藝術課標》)發布為標志的新一輪課程改革,從中觀層面上對學生美育評價提出了時代要求。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在“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體驗,突出課程綜合”的課程理念下,以藝術核心素養為目標引領,以學業質量標準為外驅動力,推動課程評價過程性方式的轉型。

首先,藝術課程內容的結構化與綜合化對美育評價機制的建構提出了新要求。學生美育評價應凸顯過程性評價,以藝術實踐為基礎,以學習任務為抓手,有機整合學習內容,依據課程標準中“內容要求”“學業要求”與“教學提示”,構建 “教—學—評”一致的美育評價機制。

其次,《藝術課標》中學業質量標準的具體化與明確化為美育評價標準的確定提供了新依據。“根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征,形成學業質量標準,為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第100頁。藝術學科學業質量標準的可測性與可評性,為學生在每個學段學習之后應達到的合格標準提供了標尺和依據,也為學生美育評價標準劃定了“基準線”。

最后,藝術教學評價的過程化與多樣化對美育評價實踐的落實提出了新挑戰。《藝術課標》指出,“評價應涉及學習態度、過程表現、學業成就等多方面,貫穿藝術學習的全過程和藝術教學的各個環節”。“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重視表現性評價、堅持多主體評價”的評價基本原則要求美育評價的落實須指向學生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的發展,實現對學生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正確價值觀的判斷。

學生美育評價是落實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聚焦育人導向、素養立意、任務驅動、真實情境的課程改革發展方向,需要從整體上建構綜合、全面、立體的學生美育評價體系以滿足課程改革發展的需求。

(三)解決美育評價的現實問題

自2020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各地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美育評價改革。為了解中國學生美育評價的現實樣態,發現當前學生美育評價的現實困境與挑戰,《教育現代化背景下的學生美育評價研究》課題組于2020年12月分別對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學生美育評價現狀展開調研。

通過調研分析,可以發現,學生美育評價“應試化”問題亟待解決。課題組通過對全國范圍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n= 295 678)、校長(n= 838)、教師(n= 11 555)和家長(n= 168 763)進行問卷調查,揭示出教師、家長對學生美育評價應試化的擔憂。一方面反映了教師、家長對學生美育評價內涵的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師、家長對學生美育評價操作落實的困惑。若是美育中考、美育評價成為“題海”戰術的誘因,導致美育教學只教“考點”、學生僅背“考點”的應試教育,那么就違背了通過美育評價促進美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能力的初衷。因此,理清學生美育評價“為何評”“評什么”“如何評”是避免“應試化”現象的關鍵所在。

學生美育評價“形式化”問題不容忽視。課題組通過對高中階段6省(廣東省、陜西省、吉林省、貴州省、云南省、湖北省)19市高中藝術課程大綱、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以及測評工具、測評質量分析報告等材料進行匯總梳理以及對典型高校的個案研究,發現高中和大學階段還沒有形成具有統領性的評價機制,學生美育評價在實施過程中缺乏較為完善和完整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案。不同于義務教育階段美育評價問題,高中階段與大學階段美育評價“形式化”現象較為凸顯。如何構建完善完整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案以解決美育評價“形式化”問題是美育評價研究的重要任務。

為回應美育發展的時代要求,落實藝術課程與教學改革,解決美育評價的現實問題,我們必須進一步理清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邏輯理路,從而實現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增值賦能的價值功能。

二、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邏輯理路

(一)價值邏輯:“以美育人”的價值判斷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是以“以美育人”為價值取向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明確中國特色學生美育的價值是理清學生美育評價內涵的關鍵。縱觀古今,美育價值在中國歷史傳承與現實推進中逐漸明晰,“以美育人”的美育價值是中國美育從古至今的價值追尋。從孔子提出“文人以禮樂,亦可以成人矣”,指出“樂”可發展“成人”(15)祁海文:《禮樂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第95頁。,到近代王國維第一次從教育學的角度,明確提出美育是培養“完全之人物”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16)舒新城:《中國現代教育史資料(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1008頁。,再到蔡元培指出,“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17)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91頁。,可見美育的價值不僅是培養藝術技能,更是有著生命之境界,承載著修身養德之育人價值。中國現當代美育研究,明確了美育育人價值實現的路徑:從審美向度指出美育是在審美實踐中提升審美能力的過程(18)柳海民:《教育原理》,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11—313頁。,從道德向度指出美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號實踐能力的過程(19)王一川:《美育與美學》,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年。,從人格向度強調美育是以深度體驗方式使德性內化的整體人格的教育過程(20)杜衛:《美育三義》,《文藝研究》2016年第 11期。。新時代更是對美育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成為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2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6/content_5551794.htm。。綜上所述,中國特色學生美育價值體現在以“審美”為起點,以“實踐”為支點,以“育人”為落點,運用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與美的環境,在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與創造美的藝術實踐中激發學生創造力、激活生命力、塑造知情意。“以美育人”是古往今來中國特色學生美育的價值追求。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應扎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美育精神,凸顯中國美育價值,以“以美育人”為價值取向,在美育實踐中衡量與判斷美育育人價值的成效。

(二)功能邏輯:“增值賦能”的功能實現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是以“面向人人,注重發展”為原則的內部增值和外部賦能的功能實現過程。學生美育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改進教學過程,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評價最終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評價是為滿足決策和教育效能核定的需要,描述、獲得和運用有關客體的目的、計劃、過程和成果價值的過程。”(22)Stufflebeam D.L.,“Philosophical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guides for evaluating education”,1978.因此,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是為美育內部增值的過程,即實現學生的個體增值發展,通過學生美育評價結果的反饋與運用“以評導學”,激勵和提高學生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向美而生,全面發展。同時,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也是為美育外部賦能的過程,通過學生美育評價結果的反饋與運用“以評促教”,改進學校美育機制,加強美育制度保障,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可以通過“以評導學”的內部增值直接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促進學生個性且全面地發展,同時通過“以評促教”的外部賦能,改進美育機制、加強美育保障,進一步實現美育育人價值。

若要實現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為美育賦能,則須在學生美育評價過程中遵循“面向人人,注重發展”的基本原則。首先,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探索以進步幅度和努力程度為標準的學生美育評價,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注重以表現性、創造性、真實性任務驅動的學生美育評價,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其次,尊重區域的差異發展,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地區實際情況的學生美育評價方案,促進地方美育區域發展,鼓勵學校美育特色發展,關注鄉村美育穩步發展。再次,強調學生美育評價的全面性,即面向全體,人人參評。以全體學生為評價對象,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無論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美育評價的目的在于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美育的機會。最后,凸顯學生美育評價的基礎性,以課程標準為綱,守住美育“基礎底線”,以校內學習為基,堅持學生學校學什么,學生美育評價就評什么。基于“面向人人,注重發展”的基本原則,學生美育評價通過“以評導學”為學生個體增值,力求使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在高質量美育中得到個性且全面的發展,讓每個孩子都沐浴在美育的陽光下,都有獲得美育的權利。

同時,學生美育評價通過了解學校美育現狀,可以促進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負責人重視學校美育工作的現實困境,通過“以評促教”,為美育外部增權,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現實困境,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促進鄉村地區和薄弱地區學校美育的發展,倒逼不能開齊、開足美育課程的地區盡快完善課程建設,深化美育教學改革,加強美育評價制度的保障,整體推進各級各類學校美育發展。

(三)內容邏輯:“知情意行”的內容呈現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是對學生“知情意行”進行綜合立體呈現的過程,既體現目標取向的工具理性,也蘊含過程取向的實踐理性,更強調主體取向的解放理性(23)周文葉:《學生表現性評價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第58頁。。

首先,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體現目標取向的工具理性。在對學生美育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進行數據收集與評判時,注重對學生美育結果的測量,強調對學生美育結果與預期美育目標達成度的評判。以結果性評價,如學業成就測試作為數據收集的主要方法。基于學生美育的目標,對學生通過美育所獲得的認知與技能水平進行測評,是對學生美育結果的客觀描述,反映學生美育結果與預期目標達成度。

其次,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體現過程取向的實踐理性。在對學生美育過程中所呈現的“行為”進行數據收集與評判時,強調對學生美育過程的觀察與記錄。以過程性評價,如學生的寫實記錄、檔案袋、藝術展演等作為數據收集和評判的主要方法。通過對學生美育實踐行為表現結果和過程的觀察與記錄,實現學生美育學習與學力的“可視化”(24)篠原正典、荒木壽友:《教育的方法與技術》,京都:智慧女神書房,2018年,第212頁。不僅反映學生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結果與進步,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地呈現學生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四方面素養在真實情境中的真實表現,以及體現學生參與藝術課程學習、藝術活動以及社會藝術實踐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踐表現與學習品質的狀況與變化。

最后,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體現主體取向的解放理性。在對學生美育過程中表現的“情意”進行數據收集與評判時,在注重美育目標同質性的同時,更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重視學生在每一個美育具體情境的際遇中所產生的個性化與創造性的表現。以表現性評價,如完成表現性任務等作為數據收集和評判的主要方法。在學生審美體驗、藝術表現與創意實踐等真實任務中,實現對學生表現的觀察與多元視角的評判。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在數據收集與評判的過程中兼顧“結果”與“過程”,堅持“求同”且“存異”,通過標準化、個性化、過程性、結果性與表現性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數據的收集與評判,綜合立體地反映學生美育中的知、情、意、行,全面多元地呈現學生美育中的個性與創造。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學理就在于:在對學生美育過程中“知情意行”進行綜合立體呈現的基礎上,基于“以美育人”的價值取向對美育育人價值實現程度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同時學生美育評價在遵循“面向人人,注重發展”原則基礎上,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發展和學校美育工作改進,最終實現學生美育評價賦能美育的價值功能。

三、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實現路徑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實現路徑是學生美育評價實施的具體步驟,回應了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如何評”的問題。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實現路徑以學生美育評價理論內涵為基礎,以“育人”為核心,回歸美育本體,強調“面向人人,注重發展”的基本原則,由評價目的制定、評價內容選擇、評價方法設計、評價標準制定以及評價結果應用五個環節組成。五個環節環環相扣,形成了反饋促進的循環動態發展。

(一)目標定位:實現個體增值,促進全面發展,強調“以美育人”的價值引領

評價目的是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實踐的邏輯起點,直接影響學生美育評價內容的選擇、方法的設計和標準的制定。

根據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內涵,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是以“實現個體增能,促進全面發展”為評價目的,通過“以美育人”的價值引領充分發揮激勵、改進、促進發展的評價功能,將“為了學生發展”作為學生美育評價的出發點,以“育人成效”作為學生美育評價的判斷依據。在“以美育人”的價值引領下,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反映人的本質,反映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特點,扎根中國大地,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來設計和推進,始終堅持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將學生美育評價作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育人體系的重要環節,最終實現個體增值、促進全面發展的評價目的。

圖1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實踐路徑框架

為了實現個體增值、促進全面發展的評價目的,評價者應堅持“以美育人”的價值引領,充分理解增值與發展的內涵,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意義,注重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關注學生學業成就的進步以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展程度,在尊重差異、關注過程、強調發展的評價過程中實現讓每個學生都能收獲自己的成功,強調面向人人、注重發展,最終實現學生美育評價“以美育人”的價值。

(二)內容選擇:遵循美育規律,傳承優秀文化,聚焦審美與人文素養的提升

評價內容是學生美育評價實踐的支撐點,是“實現個體增值,促進全面發展”學生美育評價目的的實質構成。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內容的選擇應凸顯美育特征與基本規律,在遵循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全面反映學生美育過程與結果的整體情況。評價者在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獲得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體現對學生藝術實踐過程的要求,凸顯藝術學科的本質特征,更強調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凸顯傳承與弘揚文化的美育功能。

同時,學生美育評價內容更應凸顯中國特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評價內容的選擇上充分運用能夠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藝術作品,引導和激發學生對蘊藏在藝術作品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通過選擇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作品為評價內容,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的血脈里,成為中國學生的中華民族文化基因。

評價內容的選擇應突出具體任務的審美性、實踐性、人文性、創造性等美育特性,避免評價內容機械化、刻板化、標準化,違背美育的基本規律。同時,評價內容的選擇應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過評價內容的導向性倒逼美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改進。聚焦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通過學生美育評價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2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本課題組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等文件精神,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為依據,經過理論研究、專家咨詢與研討,最終建構了貫穿大中小全學段的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內容指標體系框架。

框架以基礎指標、發展指標為一級維度,課程學習、藝術活動、學業水平、自主學習、個性發展為二級指標。

在基礎指標中將學生校內參加課程學習和藝術活動情況作為評價內容,重點考查學生美育學習的態度與興趣、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通過有溫度的情感評價、有導向的價值評價,促進學生態度與興趣、情感與價值觀的發展。同時,圍繞學生應具備的藝術基本素質、藝術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聚焦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反映學生在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四個方面的綜合能力表現。

表1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內容指標體系框架

在發展指標中,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為目的,主要對參與藝術實踐的方式與成效進行考查與判斷,尊重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特長與專長的發展,以此鼓勵學生在藝術實踐中發揮專長、個性表現、自信成長,終身熱愛。通過基礎指標、發展指標全面反映學生美育發展的情況,實現對學生美育價值的綜合判斷。在遵循基礎指標、發展指標評價框架的基礎上,根據地區差異、學情差異等實際情況有效選擇評價內容。

本課題組以該指標體系作為貫穿大中小全學段學生美育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和理論框架,在確保一級維度和二級維度一致的前提下,根據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學段特點分別研發了三級指標。該指標框架為不同學段學生美育評價工具的研制奠定了基礎。

(三)方式創新:基于真實情境,注重過程追蹤,鼓勵審美實踐的任務驅動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方式是收集與解釋學生美育過程與結果的具體方法與手段。21世紀以來,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學校美育是豐富多元的,美育的審美性、情感性、實踐性、創造性與人文性等特點要求學生美育評價不能簡單通過量化表征進行測量。單一量化的評價方式會把復雜的、多變的、個性的美育現象數字化、簡單化和表面化,不僅無法從本質上保證對學生客觀性、多元性、創造性的綜合呈現,而且往往丟失了美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因此,學生美育評價方式的選擇既要關注客觀、標準、科學的結果性評價,也要強調主觀、多元、建構的發展性評價,更要注重個性、創造、多元的表現性評價。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方式的設計與選擇應凸顯美育特征,在目標定位和內容建構的基礎上打破以往單一化、標準化的評價模式,基于真實情境,注重過程追蹤,采用多種途徑通過記錄、觀察、檔案袋等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基于審美實踐的任務驅動,強調聚焦審美與人文素養,創設能夠引發學生參與審美實踐的情境,使學生在基于審美實踐的藝術實踐活動中(演唱、演奏、繪畫、舞蹈、創作)完成相應任務(對藝術作品的評析、表現或創造),評價者在觀察學生的實際操作和作品成果的基礎上評價學生的審美與人文素養。同時,在評價過程中不僅應強調評價者對學生實際操作和成果的評價,同樣應重視學生參與評價的進程,強調過程的追蹤與發展,運用動態性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之后能夠通過自定目標、自我評價、自我調整等方式,促進學習,發展實際操作能力,獲得全面發展。

(四)原則遵循:尊重差異,因地制宜,建構多元共存的判斷尺度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標準是學生美育評價實踐的關鍵點,是衡量學生在美育過程中表現的依據,是對學生美育進行價值判斷的尺度與準則。在遵循“面向人人,注重發展”評價原則的基礎上,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標準絕不能是單一和唯一的,必須通過構建多元共存的判斷尺度,以滿足對不同地區、不同個體學生美育過程與結果的價值判斷。尊重差異,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共存的判斷尺度,回應了實現個體增值、促進全面發展的評價目標。

尊重差異,因地制宜,建構多元共存的評價標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評價標準形式的多元共存,既要有以質性為主的分等評語標準,也要有以量化為主的數量式標準;另一方面是評價標準尺度的多元共存,既要有根據學生發展的相對性評價標準,也要有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特色的地區性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的形式主要包括分等評語標準和數量式標準。分等評語標準以定性為主,用文字描述來反映學生達到要求的程度以及行為表現的實際水平,根據文字描述不同等級所要達到的要求,來判斷學生的等級。有時也對定性描述進行定量賦分處理,以便評價結果的統計。如在我國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將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學業水平劃分為1、2、3級,通過對學生藝術作品成果和藝術實踐表現的實際考查來判斷學生達到的學業水平。數量式標準是基于每項末級指標明確的數量,并以此作為判斷等級的標準,有時以某個數量點值作為評價標準,判斷評價對象水平的高低,有時以某個數量區間作為評價標準,從而評判評價對象的等級。比如在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等教育階段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26)《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個學分作為學生畢業的數量點值是衡定學生能否畢業的評判標準。又如在對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的評價中,可以通過根據學生參與的頻次和時間確定判斷等級標準,每學期至少參加2次藝術實踐活動方為合格。值得強調的是,學生美育評價的標準作為一種判斷標尺,并非完全冰冷的數字,更重要的是需要評價主體有情感、有溫度的質性評價。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應建立一個有彈性的標尺,為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提供盡可能的空間。首先應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獨特性,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實施差異評價標準。關注和理解學生個體發展的不同需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發展目標,促進學生個性且全面的發展,實現個體的自我價值。其次,應因地制宜地建構學生美育評價標準。由于全國各地美育水平參差不齊,對課標標準尺度以及對學生學習程度的把握存在差異性,學生美育評價應尊重和承認地區間、學校間和學生間的差異性,在把握住課程標準“底線”的基礎上,根據各地方美育發展現狀,形成彰顯地方特色的個性評價標準“高線”。在遵循全面性、基礎性、差異性、靈活性和導向性、科學性原則的基礎上,形成多樣共存、彰顯特色的學生美育評價標準。

(五)結果運用:強化反饋、改進、激勵功能,實現美育評價賦能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結果運用是學生美育評價實踐的落腳點,是學生美育評價的最后環節。學生美育評價若要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必須明確學生美育評價結果的使用范圍、方式與邊界。

評價結果運用是根據評價的目的,對評價的結果和評價的信息資料進行全面而精細的說明,幫助學生找出存在的問題以及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為解決問題和改進學習提出具體的途徑和策略。在學生美育評價實施的最后環節,以書面的形式形成關于整個評價工作的報告,在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發現和行動建議等方面做出總結和鑒定是對學生美育成效進行反饋、激勵與改進的重要依據。

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結果的分析與診斷可以通過靜態背景分析和動態發展分析,從縱向和橫向的角度對學生美育評價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比較自我成長的進步以及和別人的差異,激勵學生不斷成長與發展。“以評導學”促進學生美育內部增能,使學生能夠在評價結果反饋中獲益。還可以通過因果分析的方法,分析影響學生美育達標程度的原因及結果,在影響達標要素的諸多因素中分析出促進或干擾的因素及其帶來的后果,改進學校的美育質量。“以評促教”為學生美育外部增能,使美育機制在評價結果反饋中得到改進。

綜上所述,由評價目的確定、評價內容選擇、評價方法設計、評價標準制定以及評價結果應用五個環節組成的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實踐路徑,強調“面向人人,注重發展”的基本原則,凸顯“育人”為核心,遵循面向全體的主體觀照;聚焦審美素養與人文素養的評價內容,通過表現性與發展性的評價方式綜合呈現學生的“知情意行”;彰顯學生個性、注重因地制宜的多元評價標準,強調對美育育人效果的價值判斷;通過評價結果的反饋與運用改進美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真正實現學生美育評價“以評促教,以評導學”賦能美育的價值功能。

結 語

本研究從頂層設計出發,統籌考慮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的各層次和各要素,從時代意義、邏輯理路與實現路徑三個維度回應了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為什么、是什么、如何評三個核心問題,為落實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實踐基礎。進入“十四五”,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教育強國的重要階段,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已成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撬動學校美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杠桿”。中國特色學生美育評價應以“以美育人”為價值引領,面向人人,注重發展,通過“以評導學、以評促教”為實現學校美育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猜你喜歡
美育特色評價
特色種植促增收
今日農業(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中醫的特色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學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完美的特色黨建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風采童裝(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欧美午夜网站|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日本在线亚洲|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蜜臀|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国产亚洲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午夜色综合|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67194亚洲无码| 日韩国产另类|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国产精品视屏|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99re精彩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久久婷婷六月|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99久久性生片|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欧美激情成人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九色综合视频网| 91精品视频网站|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欧美色图久久|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久一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2019国产在线|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免费黄|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